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复制链接]
一夜飞渡 发表于 2020-10-3 09: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卷: 2021届广州市零模历史试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食”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是极为突出的。古代文献中就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等等。古人还有把一切技艺都归结为食的惯语,如把政治比喻为烹调:“治大国如烹小鲜。”……一千年来,中国人的“食”,从食物来源、加工烹饪技术到饮食制度都发生了若干显著变化。从最初的南稻北粟到宋元时代的南稻北麦以及外来物种的传入,进一步改变了、丰富了中国人的食物结构。以品系繁多、工序复杂著称的“中国菜”烹饪艺术在南宋时期也趋于成熟。以至于后来马可波罗惊讶地发现中国人的食谱几乎构成一个庞大的动物园。聚宴的形式也由上古的“分餐制”变成了围桌共餐等。直至今日,喜谈中国文化者仍然关注有关“食”的观念,如以“吃了吗”为打招呼用语,以吃喝作为社交乃至政治运作的重要形式,直到从中式饮食中考证传统伦理原则及思维方式等等。
——摘编自秦晖《千年回顾:民以食为天》
材料二 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等。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隐忧,比如有些人盲目地把吃野味作为一种时尚。
——摘编自陈光《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食”文化发展演变的原因,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食”文化的变化。









参考答案:
(1)原因:统治者推崇以农为本,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精耕细作技术 进步;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交融影响;中外交流的推动;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宗法观念和儒家和合等思想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变迁和影响。
影响: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在治国、哲学、文学、礼仪等方面)影响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的进程;成为研究中华文化的重要素材,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传承了中华文明和中华精神。
(2)变化:由追求温饱到追求口味,营养均衡等;出现多元化、个性化消费观念
评析: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物资匮乏;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992年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丰富了物质生活;国人消费观念的变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但消费的多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及社会公共卫生和破坏生存环境,值得慎重对待。


本题解释:
(1)原因:根据材料一“古代文献中就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结合所学可知统治者推崇以农为本,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根据材料一“中国人的‘食’,从食物来源、加工烹饪技术到饮食制度都发生了若干显著变化。从最初的南稻北粟到宋元时代的南稻北麦以及外来物种的传入,进一步改变了、丰富了中国人的食物结构”结合所学可从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交融影响、中外交流的推动回答;根据材料“以品系繁多、工序复杂著称的‘中国菜’烹饪艺术在南宋时期也趋于成熟。”根据材料一“以吃喝作为社交乃至政治运作的重要形式,直到从中式饮食中考证传统伦理原则及思维方式等等”结合所学可从宗法观念和儒家和合等思想的影响分析。另外还可以结合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自然环境的变迁和影响来分析演变的原因。影响:根据材料一相关内容结合所学分析“食”文化发生演变的影响,主要从食品在历史长河中对政治、文化发展传承等方面的影响。可以从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影响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的进程、成为研究中华文化的重要素材、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传承了中华文明和中华精神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2)根据材料二“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可知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物资匮乏;根据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结合可知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992年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丰富了物质生活,国人消费观念发生变化。根据材料二“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隐忧,比如有些人盲目地把吃野味作为一种时尚。”结合所学可知消费的多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及社会公共卫生和破坏生存环境,值得慎重对待。





本站导读:
(一)更多分享与交流
请关注公众号“智慧学史”,或QQ群:3451268
(二)关于积分和求助
1、会员可通过每日签到宣传推广、分享资源、互助问答等免费获得积分和金币。
2、求取资源、获取帮助请到“问答广场”发帖。
(三)版权申明
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站网址(www.zxkcw.com)。
2、本站会员分享资源,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争议,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zxkcw@qq.com,我们核实后将及时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智学课程网

官方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18883312668

运营中心:重庆市江北区、广东省惠州市、江西省赣州市

QQ群:3451268

Email:zxkcw@qq.com

Copyright   ©2020-2023  智学课程网  Powered by©zxkcw  技术支持:圆月科技     ( 渝ICP备1400807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