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复制链接]
九月鹰飞 发表于 2020-10-1 10: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卷: 宁夏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惰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现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致,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
——董仲舒《天人三策》
材料二 理学家继承传统儒家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使士大夫阶层普遍参与讨论个人、家庭、家族、国家和政治,从而建立了统治者认定和推行的道德伦理规范,使阶级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有了一定的弱化,更使得士子的心灵得到充实。
——徐公喜、万红《宋明理学的层次模式》
材料三 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目的。
(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构建“理学思想体系”的出发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家加强个人“道德伦理规范”的两种主要途径。
(3)据材料三,指出“家国同构”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1)主张:天人感应。
目的:规劝君主实行仁政(限制君权)。
(2)出发点:建立统治者认定和推广的道德伦理规范(构建官方意识形态)。
途径: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
(3)新内涵:家国天下;世界意识。
意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国家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本题解释:
【详解】(1)主张:根据材料“国家将有失道之致,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可知,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
目的:根据材料“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可知,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的目的是规劝君主实行仁政(限制君权)。
(2)出发点:根据材料“这一思想使士大夫阶层普遍参与讨论个人、家庭、家族、国家和政治,从而建立了统治者认定和推行的道德伦理规范”可知,理学家构建理学的出发点是建立统治者认定和推广的道德伦理规范。
途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主张通过格物致知加强个人的“道德伦理规范”;陆王心学主张通过致良知加强个人的“道德伦理规范”。
(3)新内涵:根据材料“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可得出,家国天下;根据材料“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可得出世界意识。
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有助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家国情怀的提倡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国家意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提倡家国情怀能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家国情怀的提倡能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本站导读:
(一)更多分享与交流
请关注公众号“智慧学史”,或QQ群:3451268
(二)关于积分和求助
1、会员可通过每日签到宣传推广、分享资源、互助问答等免费获得积分和金币。
2、求取资源、获取帮助请到“问答广场”发帖。
(三)版权申明
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站网址(www.zxkcw.com)。
2、本站会员分享资源,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争议,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zxkcw@qq.com,我们核实后将及时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35关注

80粉丝

1086帖子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智学课程网

官方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18883312668

运营中心:重庆市江北区、广东省惠州市、江西省赣州市

QQ群:3451268

Email:zxkcw@qq.com

Copyright   ©2020-2023  智学课程网  Powered by©zxkcw  技术支持:圆月科技     ( 渝ICP备1400807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