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快速发布
|
关注公众号
人文历史
智慧人生
|
微信登录
微信登录
找回密码
账号中心
您好,请
登录
首页
备课资源
视频学院
教研
视听经典
交流平台
问答
阅读
练题
积分
本版
帖子
用户
快捷导航
高中统编
初中统编
学术前沿
难题汇集
品质试题-高中
品质试题-初中
高中历史
初中历史
学术讲座
重庆南岸历史教研
石家庄高中历史
肖仕扬工作室
陈维坚工作室
陈大斌工作室
陈祺文工作室
重庆市实中课程基地
巴蜀中学历史课程基地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家庭教育
心理教育
难点熔炉
教育关注
教育公益
网上作业
群组
动态
我要提问
我的提问
互助答问
公益教师
我要练题
已练试题
我的错题
宣传推广
每日签到
智学课程网
›
教学资源
›
难点熔炉
›
试题分享
›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返回列表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复制链接]
一夜飞渡
发表于 2020-9-19 10: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试卷
:
2020届湖南长郡中学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纵观明代各种文献,明代财政危机解决方式有二,一是以杨廷和为代表,二是以张居正为代表。
嘉靖初年,杨廷和“裁汰锦衣诸卫、内监局旗校工役为数十四万八千五百,减漕粮百五十三万二千余石。其中贵、义子、传升、乞升一切恩幸得官者,大半皆斥去”。到嘉靖八年,大学士李时称国家财政充盈,仅太仓所积“可支数年”。
张居正推行考成法以来,赋役征收成为考核重点。万历二年,因张居正的推动,便议定:“除完纳八分……仍照例每年带征二分。”即增加到“十分”才能考满。至万历四年,又规定:“见年应征钱粮完数不及九分,府州县掌印管粮官,照例降调。”进一步推广一条鞭法,加大折银范围和数量,并不断提高折价,其折价与粮价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这种折银方式,政府在田赋额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获得3到4倍财政增量。——摘编自胡铁球《新解张居正改革
——以考成法为中心讨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廷和改革与张居正改革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改革的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
:
(1)不同点:在解决财政危机的方式上,杨延和主张减少财政支出,张居正侧重增加财政收入;在具体措施上,杨廷和主张裁汰官员、工役,张居正进行赋役制度的改革。
(2)历史影响:有利于增加财政税收,充实国库;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办事效率;繁重的税收造成百姓困顿,埋下明末的流民隐患
本题解释
:
(1)不同点:在解决财政危机的方式上,根据“裁汰锦衣诸卫、内监局旗校工役为数十四万八千五百,减漕粮百五十三万二千余石”得出杨廷和主张减少财政支出,根据“政府在田赋额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获得3到4倍财政增量”得出张居正侧重增加财政收入;在具体措施上,根据“裁汰锦衣诸卫、内监局旗校工役为数十四万八千五百,减漕粮百五十三万二千余石”得出杨廷和主张裁汰官员、工役,根据“张居正推行考成法以来,赋役征收成为考核重点”得出张居正进行赋役制度的改革。
(2)历史影响:根据“可以获得3到4倍财政增量”得出有利于增加财政税收,充实国库;根据“见年应征钱粮完数不及九分,府州县掌印管粮官,照例降调。”得出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办事效率;根据“并不断提高折价,其折价与粮价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得出繁重的税收造成百姓困顿,埋下明末的流民隐患。
本站导读:
(一)更多分享与交流
请关注公众号“智慧学史”,或QQ群:3451268
(二)关于积分和求助
1、会员可通过
每日签到
、
宣传推广
、分享资源、
互助问答
等免费获得积分和金币。
2、求取资源、获取帮助请到“
问答广场
”发帖。
(三)版权申明
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站网址(www.zxkcw.com)。
2、本站会员分享资源,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争议,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zxkcw@qq.com,我们核实后将及时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使用 微信 扫描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八上
一夜飞渡
尊者
0
关注
19
粉丝
521
帖子
发送私信
收听TA
Ta的主页
推荐阅读
更多+
会员达人
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