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快速发布
|
关注公众号
人文历史
智慧人生
|
微信登录
微信登录
找回密码
账号中心
您好,请
登录
首页
备课资源
视频学院
教研
视听经典
交流平台
问答
阅读
练题
积分
帖子
用户
快捷导航
高中统编
初中统编
学术前沿
难题汇集
品质试题-高中
品质试题-初中
高中历史
初中历史
学术讲座
重庆南岸历史教研
石家庄高中历史
肖仕扬工作室
陈维坚工作室
陈大斌工作室
陈祺文工作室
重庆市实中课程基地
巴蜀中学历史课程基地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家庭教育
心理教育
难点熔炉
教育关注
教育公益
网上作业
群组
动态
我要提问
我的提问
互助答问
公益教师
我要练题
已练试题
我的错题
宣传推广
每日签到
?
考试中心
?
2020届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联考试题
我参与的考试
|
我的错题集
|
试卷帮助
|
手机版
2020届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联考试题
作者:
一夜飞渡
, 发布日期:
2020-09-19 11:39
, 已浏览:
644
次, 已答卷:
0
次, 您已完成
0
次答卷
标记
1#
1. “天下”一词在中国古典文献中出现较早,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提出过关于“天下”的主张。其中《韩非子》中就有“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等等。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4.0 分)
A. 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
B. 法家思想吸收了百家之长
C. 为秦统一六国奠定思想基础
D. 国家统一 历史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
2.据史料记载,长安在盛唐时期人口总数约70万,其中皇室及服务人员15万,在京官吏约3万余,禁军和附近驻军约12万,到京师参加选官和科举 读书人1万,共需粮食580万石左右,其中依赖国家供给粮食的人口约32万。据此可以推知盛唐时期 (4.0 分)
A. 长安已成为国际性 大都市
B. 对东南地区粮食需求增加
C. 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局面
D. 坊市制度瓦解速度加快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
3.王阳明提出“良知”说,认为只要去除物欲的“昏蔽”,人人皆可为圣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4.0 分)
A. 摆脱了儒学思想束缚
B. 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
C. 冲破了社会等级观念
D. 批判了君主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
4.佛郎机是15世纪后期至16世纪初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火炮。以下明清时期历史文献中关于佛朗机的记载说明
(4.0 分)
A. 历史记录具有主观性
B. 国人对西方认识缺乏准确性
C. 国人天朝上国的心态
D. 中国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
5.有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武器,主要来自西方的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论者多将该运动以“反传统”一言以蔽之,其实,这场文化运动承袭着中华元典精神中的忧患意识、爱国主义等要义。该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4.0 分)
A. 对传统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的倾向
B. 纠结于传统与现代文化的选择问题
C. 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融合
D. 借助传统文化传播西方的民主思想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
6.抗战时期的游击战中,“日军、伪军、国民党、共产党的小股部队都是摸索前进,没有哪方的情报网络能精确掌握对方的具体行动。”而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在战术情报和敌军动态的掌握方面较其他方占据优势。这主要得益于 (4.0 分)
A. 两个战场的积极配合
B. 掌握了有利地形
C. 苏联等国的有力帮助
D. 贯彻了群众路线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
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继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改革,并对上市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五证合一”。上述党的举措有助于 (4.0 分)
A. 深化依法治国方略
B.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C. 释放社会创新活力
D.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
8.《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允许债权人搞饥饿体罚,要求监禁债务人不得使其挨饿。还规定“如果欺侮人,则罚款25阿司”。这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4.0 分)
A. 使平民的权益得到了保障
B. 有鲜明的人文关怀色彩
C. 调整了贵族与平民的关系
D. 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
9.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就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据此可知,伏尔泰 (4.0 分)
A. 反对英国国教
B. 推崇信仰自由
C. 主张宗教改革
D. 提倡君主立宪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0#
10.18世纪中期以来,英国的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就存在着固有的矛盾,一方面棉花要大量从国外进口,另一方面国内市场有限,难以及时消化主产的棉织品。这一个矛盾 (4.0 分)
A. 促进了英国棉纺织行业的机械化
B. 加大了英国棉纺织行业对海外市场依赖
C. 促进了英国呢绒业的技术革新
D. 推动英国棉花种植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1#
11.据统计,1924—1928年间,私人企业在苏俄大工业中所占比例不超过5%,在小工业中达到75%;私人企业在苏俄部分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为:缝纫工业为70%,制鞋工业为70%,食品加工业为34%,皮革工业为27%。材料表明苏俄私人企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4.0 分)
A. 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
B. 改变苏俄资产阶级构成
C. 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国家资本主义高度发达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2#
12.尼克松政府曾提出“把1973年作为欧洲年”,并表示“以前的决策所形成的时代行将结束”,“盟国之间应强调友好、平等和团结,在经济上鼓励相互合作,弥合盟国间的经济冲突”。这表明 (4.0 分)
A. 苏攻美守态势改变
B. 欧洲一体化推动美欧关系调整
C. 美欧建立平等关系
D. 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继续维持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3#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上半期,随看启蒙运动从英、法向整个欧洲的扩散,德国思想文化界的精英们也汇入启蒙运动的洪流之中。但是,德国的启蒙运动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为:一方面,它高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思想大旗,从迷信和传统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它还针对德国分裂落后的现状,将启蒙运动的理性思考与民族情感融合起来,在宣扬理性等启蒙观念的同时,伴之以浓烈的民族情感,最终形成了启蒙思想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共生。由于这一特点,启蒙运动在德国成长的过程也成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过程,它不仅构成了德意志民族的自信,而且最终催生了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
——摘编自邢来顺《德国贵族文化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材料二: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过去”与“现在”不断交互和彼此制约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并于甲午后初步形成的。为救亡图存,维新派主张“满汉平等”,“合举国之民心”:立宪派主张“合族救国”;民国后,孙中山将“驱除跶虏”转变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使世界强国不敢轻视中国”。晚清中国思想界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流动局面,但剖析各种思潮,不难发现民族主义贯穿其中。
——摘编自俞祖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类型及主导价值》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文化民族主义”的内涵,并分析德意志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时代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形成过程的特点,说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对民主革命、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 (25.0 分)
该题自我估分:
(满分:25.0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4#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要求。
1500—2000年间世界主要国家及其力量源泉
——摘自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
综合上述表格信息,自拟一个观点,结合世界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12.0 分)
该题自我估分:
(满分:12.0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5#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建立后,针对全国各地税制不统一的状况,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财力需要,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全国税制的决定》,加强税收工作,建立新税制。同时还颁布了《全国税收实施要则》,规定除农业税外,全国征收14种中央税和地方税,即货物税、工商业税、盐税、关税薪給报酬所得税、存款利息所得税等,不久,又公布《契税暂行条例》,开征契税。在农业税制方面,对全国各地实行的税政、税种、税目和税率也进行了调整,特区省份也陆续制定了农业税征收办法。以上各税在全国一经实行以后,全国税政得以统一,这也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主义税收制度的建立,初步形成了以按产品或流通征收的所得税为主体税种,其他税种相辅的工商税收制度。当时建立的税改制度实行“多税种,多次收”的复税制体系,适应了当时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情况。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税制的沿举与思考》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税制改革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税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15.0 分)
该题自我估分:
(满分:15.0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6#
16.【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一战爆发,中国“希望”成为参战国,以期收回某些列强在中国的利益,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并且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潜艇战时悍然声言,无论是中立国与协约国间、还是中立国间通商的船只,只要经过其封锁区域,一概击沉。但是,对中国这个“弱国”和“半殖民地”,列强是不放在眼里的,他们对中国“要求参战”和成为“参战国”,是从维护列强自身利益出发,而非顾及中国的利益。后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一败涂地,但以战胜国姿态出席巴黎和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走上了国际舞台,揭开了中国追讨合法权益,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第一步,并进而促使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思想。
——摘编自袁继成、王海林《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5.0 分)
该题自我估分:
(满分:15.0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7#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20世纪20年代初,长江上驶过的船只几乎都挂着外国旗帜。卢作孚决心创办自己的航运公司,收回各国公司手里的内河航运权。1926年6月,卢作孚在重庆召开了民生公司的创立大会,确定公司的名称为“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其宗旨是“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卢作孚信仰“三民主义”,“民生”这个词,就来源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而“实业”,即以发展祖国实业为目的的综合性事业。靠“艰苦创业,努力改进航运服务”,卢作孚由5万元资本、一条小火轮,发展到上亿元资本、140多艘江海轮船,逐步统一了川江航运,并在长江航运夺得优势。1938年初卢作孚担任交通部次长,负责战时全国水陆交通运输。在10月至11月的40天里,他率领民生公司抢运人员、物资、机关、科研单位、学校设备及若干文物撤向大后方,这一壮举被称为“宜昌大撤退”。
——摘编自刘重来《卢作孚与宜昌大撤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作孚创办民生公司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卢作孚实施宜昌大撤退的意义。 (15.0 分)
该题自我估分:
(满分:15.0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总分:130分 及格:60分 时间:50分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未答题:
已答题:
0
答错题:
提交试卷
暂停计时
上一题
下一题
显示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