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快速发布
|
关注公众号
人文历史
智慧人生
|
微信登录
微信登录
找回密码
账号中心
您好,请
登录
首页
备课资源
视频学院
教研
视听经典
交流平台
问答
阅读
练题
积分
帖子
用户
快捷导航
高中统编
初中统编
学术前沿
难题汇集
品质试题-高中
品质试题-初中
高中历史
初中历史
学术讲座
重庆南岸历史教研
石家庄高中历史
肖仕扬工作室
陈维坚工作室
陈大斌工作室
陈祺文工作室
重庆市实中课程基地
巴蜀中学历史课程基地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家庭教育
心理教育
难点熔炉
教育关注
教育公益
网上作业
群组
动态
我要提问
我的提问
互助答问
公益教师
我要练题
已练试题
我的错题
宣传推广
每日签到
?
考试中心
?
临川中学高三试题
我参与的考试
|
我的错题集
|
试卷帮助
|
手机版
临川中学高三试题
作者:
fighter
, 发布日期:
2020-09-06 13:05
, 已浏览:
619
次, 已答卷:
1
次, 您已完成
0
次答卷
标记
1#
1. 家族受封,有自己的领地,有自己的国号,这是家族的历史。后来家族有人做了皇帝,家族变成了王朝,原来的国号成了新王朝的国号,这叫“化家为国”。下列朝代不属于化家为国的是 (2.0 分)
A. 秦
B. 汉
C. 曹魏
D. 北宋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
2.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权,这些皆所谓贵族。但从秦汉以后,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政府里便没有第二个职位,第二个家庭,可以照样承袭。”这一历史现象表明 (2.0 分)
A.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B. 分封制度已退出历史舞台
C. 选官用官权力已收归到中央
D. 宗法血缘制度的逐渐瓦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
3. 唐代任官制度规定,五品以上高官的任命,先由中书门下审核。然后以君主的名义颁发委任状,品以下则由更部任命但是。读官补糊(七品) 拾道(八品)和监察御史(八品)的任命方式却与五品以上高官完全一样。这反映了唐代 (2.0 分)
A. 监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B. 官吏任命方式相对混乱
C. 监察与行政职权分立
D. 三省体制制约了皇权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
4. “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这说明该制度 (2.0 分)
A. 地方缺乏自主,不利地方政事推进
B. 是中央派出机构,非地方行政机构
C. 所辖地区广阔,并且拥有较大权力
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后世沿用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
5. 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靖康之变”后,定窑由于连年兵灾而逐渐衰落和废弃;金朝定窑瓷业得到了恢复;到了元朝,定窑在政府管制下逐渐没落。由于窑火的熄灭,遗址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并不为世人所知。据此可知 (2.0 分)
A. 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唐朝
B. 古代定窑产品行销南北各地
C. 瓷器生产受社会局势影响
D.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鼎盛时期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
6. 生活于嘉靖至万历初期的苏州名士王世贞和安徽文士詹景风曾一起议论苏州文士和徽商密切交往的情况。王世贞说:“新安贾人见苏州文如蝇聚一膻。”詹景凤回答:“苏州文人见新安贾人亦如蝇聚一膻。”这反映出明中后期 (2.0 分)
A. 文士清高,不同流俗
B. 士商交往,相互影响
C. 商贾逐利,世风日下
D. 政治腐败,官商勾结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
7. 据唐《通典》载:“东至宋(今商丘)、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材料体现出唐代 (2.0 分)
A. 交通便利促进商业发展
B. 对外经济交流十分繁盛
C. 坊市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D. 区域贸易促进城市繁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
8. “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文字)。其中,《为吏之道》说:“以此为人君则鬼(读为怀,和柔的意思),为人臣则忠;为人父则茲(慈),为人子则孝……君鬼臣忠,父茲(慈)子孝,政之本(也)。”材料可以证明秦朝 (2.0 分)
A. “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B. 并没有完全排斥儒家思想
C. 官吏注重修身养性
D. 主要是竹简与毛笔书写文字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
9. “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中国“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材料表明 (2.0 分)
A. 封闭性强导致落后
B. 重在思想不断解放
C. 西方注重科学研究
D. 中国缺乏理性精神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0#
10. 从灭南宋之后湖广、江西、江淮、陕西数省的辖区均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接壤。其治所均在与京师最近的水陆交通线上,也不难襄见行省代中央“分镇方面之职能是相当突出的。这反映了元代行省 (2.0 分)
A. 战略地位的相当重要
B. 代表中央分取各地的使命
C. 实现了地方高度自治
D. 削弱了地方与中央的联系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1#
11. 辛亥革命后,“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在当时并未成为人们内心的坚定信念,《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皇权思想依旧在,袁世凯1915年称帝、张勋1917年拥溥仪复辟等等,在推动政治现代化方面,材料留给我们的借鉴意义是 (2.0 分)
A. 北洋军阀是中国进行政治现代化的主要障碍
B. 政治现代化需要一定程度的经济现代化支持
C. 皇权思想导致革命派挽救民族危亡努力失败
D. 政治现代化需要有民众的现代化观念为基础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2#
12. 有学者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2.0 分)
A. 推翻清朝统治成为社会共识
B. 仅凭暴力不能使革命胜利
C. 对袁妥协是革命党人正确选择
D. 妥协与斗争都是革命方式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3#
13. 1927年,共产党人瞿秋白在《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说:工人阶级要以自己做主干,集合农民兵士及一般反帝国主义的革命分子于国民党,使国民党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可自己努力做这一革命中心的元核——领导者。这一阐述 (2.0 分)
A. 开始认识到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B. 触及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问题
C. 继续追随国民党继续国民革命
D. 准备改组并掌握国民党领导权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4#
14.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抗战期间就乐观地断言,“现在中国与日本打仗,是中国在近代处境最危的时候,但不是中国在近代地位最劣的时候。中国在近代地位最劣的时候,已经在二十年前过去了。我们的时代是中国中兴的时代,而不是中国衰亡的时代。材料中“中国在近代处境最危的时候”是指 (2.0 分)
A. 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B. 国共两党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C. 中国经济军事实力不如日本
D. 日本要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5#
15. 年轻的胡适在1917年从美国归来时表达了“二十年不谈论政治”的决心,似乎表达了整个新文化界的普遍情绪。这表明当时 (2.0 分)
A. 政治改革的成效不大
B. 新文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C. 学者们崇尚思想革命
D. 民众对政治救国不感兴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6#
16. 毛泽东曾说:“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也是错误的。因为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的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毛泽东意在强调 (2.0 分)
A. 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作用
B. 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主力军
C. 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作用要结合
D. 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7#
17. 新中国成立初期,《相声行内轶闻》曾记录一件事:当时北京“折唱八角鼓”演员在某印刷厂演出“折唱”前,使了传统笑料垫话《反正话》来博取掌声(如“孙猴子,猴孙子”等)结果,台下的工人提出“我们不听这些对我们没有教育意义的旧玩艺”“我们开晚会不光是为了开心、取笑、滚热闹,我还要在娱乐里领受教育”。这种现象 (2.0 分)
A. 说明当时文艺事业异常繁荣
B. 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影响
C. 说明传统艺术已无存 必要
D. 反映了新旧文艺理念的冲突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8#
18.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反对私营工商业者不法行为的“五反”运动中,提出了违法不违法,对资产阶级是一个政治标准”的口号这类口号的贯物 (2.0 分)
A. 易导致经济问题的政治化
B. 扩大了新生人民政权的统治基础
C. 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特征
D. 会阻塞民众参与民主政治的渠道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9#
19. 新中国某年国家的基本建设投资从384亿元压到56亿元;积累率从39.6%降到10.4%;钢产量从1860万吨压到667万吨。该年最可能处于 (2.0 分)
A. 土地改革后期
B. 三大改造吋期
C. 人民公社时期
D. 改革开放初期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0#
20.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了“做国际社会中负责任大国”的外交理念,并在国际政治实践中开始了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除了倡导建立大国之间的“伙伴关系”外,还提出了“尊重世界的多样性”等主张。这些新外交思想的提出 (2.0 分)
A. 有利于深化中国的改革开放
B. 有利于世界各国接受中国
C. 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折
D. 表明我国冷战思维的结束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1#
21.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这反映了他 (2.0 分)
A. 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
B. 推崇分权制衡下的民主
C. 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 强调政治自由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2#
22.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说明不结盟运动国家 (2.0 分)
A. 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争夺
B. 意识到美国严重威胁他们的安全
C. 欲建立他们主导的国际政治秩序
D. 根据国际形势变化调整斗争目标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3#
23. 亨廷顿认为,在多文明的世界里,建设性的道路是弃绝普世主义,接受多样性和寻求共同性。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这里的“多文明”指的是 (2.0 分)
A. 不同文明并存与发展
B.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 政治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 不同社会制度的冲突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4#
24. 黑格尔说,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和掠夺,但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和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地上,而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圈子。据此推断,海洋对古代希腊文明发展的深远意义在于 (2.0 分)
A. 公民团体形成
B. 城邦体制产
C. 商品经济发达
D. 民主自由意识强烈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5#
25. 古罗马政治体系中有三个支柱:执政官具有王制的色彩,元老院具有贵族制色彩,部落大会则具有平民政制色彩,三种制度精神共处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体系中。这体现出古罗马政治的重要特点 (2.0 分)
A. 三权分立
B. 中庸折中
C. 君民共主
D. 共和主义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6#
26. 有学者说“(西欧)以前的社会中,知识分子与大众之间在教育水平上的隔阂,现在则仅为程度高低的细小差别。从表面上看,这种变化与机器革命没有任何联系,但事实上正是机器革命才使世界上渐渐消除了文盲阶层”。其意在说明 (2.0 分)
A. 大众教育开始在西欧兴起
B. 工业革命促进了教育下行
C. 社会精英成为变革的主体
D. 机器生产有利于社会平等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7#
27. 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出版)中指出:“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所以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对于哈耶克的主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2.0 分)
A. 与凯恩斯主义理念相一致
B. 在20世纪70年代后受到重视
C. 反对私有制,推崇公有制
D. 提倡民主政治,反对极权政治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8#
28.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自倡议以来就引发了国际社会强烈关注和热烈讨论。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因为 (2.0 分)
A. 都以输出资本作为提升政治影影响力的手段
B. 都是先由政府提出方案再由民间力量具体实施
C. 都是援助国与受助国在平等的基础上来实行互利共赢
D. 二者都把经济援助的重点放在欧洲国家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9#
29.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推行 单边主义政策在国际舞台上遇到挫折,使其不得不调整对外政策,与其他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性伙伴关系。此现象说 (2.0 分)
A. 美国已失去了大国地位
B. 不结盟运动的影响深远
C. 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加强
D. 单边主义政策已遭废止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0#
30. 钟慢效应是指“运动的钟比静止的钟走得慢,而且运动速度越快,钟走的越慢,接近光速时,钟就几乎停止了”。由此可知,“钟慢效应”理论 (2.0 分)
A. 科学地解释了万有引力的存在
B. 是对自由落体理论的新发展
C. 莫定了光电效应的理论基础
D. 颠覆了人们传统的时空观念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1#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期,以等级为特征的传统礼制进一步突破,知识分子阶层、商人阶层整体崛起,这些影响到社会风尚的变化。万历年同编纂的《通州志》记载,该地之前在饮食上很简朴,“贵家巨族,非有大故不张筵”,但如今“无故宴客者,一月凡几,客必专席”,张翰在《松窗梦语》中说:“国朝士女服饰皆有定制,洪武时期律令严明,人遵划一之法。代变风移,人皆志于尊崇富侈。”
——管汉晖、李稻葵《明代GDP初探》
材料二 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令开关,允许民间“远贩东西洋”。明朝的这次“对外开放”迅速带来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是明朝的对外贸易星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出口量很大、进口量却很小,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了中国,总数多达数亿两,明朝成了名符其实的“白银帝国”,富人阶层普通喜欢囤积白银,一方面白银是财富的象征和避险的工具,另一方面也说明消费仍然不够活跃。面“重本抑末”政策对商人再投资也有鲜明导向。当时的社会排名是“士农工商”,当经商赚取到定银子后,这些富人们往往不去扩大再投资,反而是去买田置地,需求端一直处于长期乏力的状态,大量白银没有进入消费领域,经济转入了通货紧缩。
亚当•斯密分析中国明朝经济发展情况时说,当时的“财富已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极限”。为改变困局,尤其为了改善明廷日益恶化的财政状况,明朝中后期接连实施了多次经济改革,包括嘉靖新政、隆万新政和张居正改革等。但这些改革的主要举措大多集中在财政税收领域,无法能及类似“供给侧“这样的深层次经济问题,无法回应新经济急需政策“松绑”的诉求。
——摘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
(1)概括材料一中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经济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并从经济角度给出合理建议 (10.0 分)
该题自我估分:
(满分:10.0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2#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古罗马著名的法学家。其“自然法”思想对西方罗马法系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他认为自然定律是最高的理性。这种理性在人类心智中的凝化和充分发展就体现为法律。正义的源头就是法律……若是真正的法,就不会在罗马一个样而在雅典另一个样;或者明日之法与今日之法有所不同。如果正义原则的立足点是公民的决议、国王的敕令和法官的判决,那么在民众投票下,正义将会被认可为抢劫、通奸和伪造遗嘱。后来,基督教神学受其影响巨大。
——摘编自(爱尔兰)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
材料二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西汉广川郡(今河北枣强县)人。他是西汉时代最重要的政治法学家,其“以礼入法”思想对中华法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他据此的相关断狱案例在两汉的司法实践中被经常引用。例如:甲没有儿子,拣了个弃婴,作为养子乙。乙长大后杀了人,甲把乙藏起来。按照当时法律,藏匿犯人要受重刑。但《春秋》上提倡父子一方犯罪后可以互相隐藏。董仲舒认为他们是父子关系,所以甲不能判罪。后来,唐律明确规定了父子相互隐匿不属犯罪。
——摘编自马勇《帝国设计师:董仲舒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塞罗与董仲舒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背景及历史价值。 (10.0 分)
该题自我估分:
(满分:10.0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3#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联自1937年9月至1941年6月,视助中国飞机1235架,大炮1600门。机枪1.4万挺,步枪5万支,子弹1.8亿发。同期。苏联向中国提供贷款1.73亿美元。苏联志愿空军进入中国领空作战,连同苏联军事顾问、专家。技术人员共达5000人左右。上述援助,对于弥补中日两国在经济力、战斗力方面的巨大差距。走持中国抗战显然是必需的、不可缺少的。由于中国战场困住了日军主力,才阻碍了日军的北进计划,使苏联得以加强欧洲战场,避免两面作战,专心致志对付希特勒的部队。同样,由于中国战场的存在,对于延缓日军南进,为英美赢得时间,为美国空军表炸日本提供基地,阻挠德、日两军在印度洋会师等方面,也有不容抹煞的功绩。所以斯大林曾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中国)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摘编自杨天石《抗战时期中国与美、苏、英三大国的关系》
(1)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积极援助中国抗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科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苏联积极援助中国抗战产生的积极作用。 (10.0 分)
该题自我估分:
(满分:10.0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4#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形,开始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在“沉沦”时期存在着“上升”因素,“上升”时期也存在着“沉沦”因素。在“沉沦”与“上升”中,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经过了110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诞生了人民的新中国。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一卷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围绕“沉沦”与“上升”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0.0 分)
该题自我估分:
(满分:10.0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总分:100分 及格:60分 时间:50分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未答题:
已答题:
0
答错题:
提交试卷
暂停计时
上一题
下一题
显示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