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作者: village , 发布日期: 2021-05-10 15:58, 已浏览: 1191 次, 已答卷: 4 次, 您已完成 2 次答卷

标记
1#
 
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2#
 
苏联最后一任国家最高领导人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3#
 
从内容上看,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最大不同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4#
 
二战后,在苏联推行开垦荒地,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的领导人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5#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6#
 
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最后十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其实质是指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7#
 
两极格局的解体对世界形勢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8#
 
斯蒂芬·科恩认为,在苏联倡导的“新经济体制”改革中,“由于保守的官僚力量不愿放弃行政命令式的领导方式”,阻挠了经济改革的施行。倡导“新经济体制”改革的领导人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9#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能表明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0#
 
某一历史阶段,苏联曾投资50亿卢布在东部大规模垦荒,垦荒地的肥力迅速耗尽,几百万公顷土地遭风蚀,换来了沙化的土地和丛生的杂草,造成这一结果的苏联领导人是(  )。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1#
 
1956—1964年,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持改革的最早领导人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2#
 
“二战”后亚洲部分国家经济腾飞和东欧剧变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大的启示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3#
 
《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4#
 
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通过了新的《苏共纲领》,指出:“为了动员内部潜力,更有效地利用基本建设投资、生产基金和财政资金,必须在国家计划任务的基础上,扩大企业的业务独立性和主动性。提高企业在采用先进技术和更充分地利用生产能力方面的作用和兴趣”。这些措施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5#
 
世界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罕见的政治家:作为总统,他背叛了国家;作为领袖,他背叛了人民;作为总书记,他解散了党;作为最高统帅,他背叛了武装部队,逮捕了他任命的国防部长。下列行为与这位政治家有关的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6#
 
美苏两级格局瓦解的标志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7#
 
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改革的重点放在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8#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9#
 
“两极中的一极自行坍塌,终于导致支配战后世界国际关系40多年的两极格局的最后崩溃”。“一极自行坍塌”指的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20#
 
“冷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终结了”。这一评论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21#
 
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末,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和民主德国经过改革后经济获得发展,这些改革的共同点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22#
 
1961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上正式提出干部更新制度,规定:每次选举,苏共中央委员及其主席团成员至少更换四分之一,主席团委员只能连任三届。这一制度有助于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23#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24#
 
据不完全统计,1981〜1985年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3.6%,1986年为4.1%,1987年只有2.3%。这些情况反映出戈尔巴乔夫改革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25#
 
有学者认为:“他的悲剧在于他没能建立一个新的制度去代替他所破坏了的制度。他刮起了他最终难以控制、不可驾驭的强大的改革狂风。他大大改变了原来的体制,而又拒绝承认必须让整个体制解体。最后,他成了旧秩序的危险,新秩序的障碍。”该学者评价的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26#
 
1983 年 4 月 24 日,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制定的《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将国营企业原来给国家上缴利润的办法,改为按国家规定的税种和税率向国家缴纳税金。《办法》的实施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27#
 
《 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指出:“ 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作者意在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28#
 
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29#
 
“……堪称是上世纪最独特而又大胆的试验。尽管其间利弊至今众说纷纭,尽管其未来仍存在不确定性,但它至少昭示了:两个互相排斥的肌体,在外力作用下快速接纳对方的可能性。”该评论最可能是针对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30#
 
赫鲁晓夫在上台之初说:“我们共产党人……好像是布道的神父,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吃。……我们又不是神父,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31#
 
赫鲁晓夫执政期间,几次合并集体农庄,还把一大批办得不好的农庄转入国营农场,在垦荒的过程中建立了许多新农场。这反映出这一时期苏联改革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32#
 
王昕伟在《苏联改革的若干思考》中指出: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一定成效的前提下,知难而退,缺乏坚定的改革决心与毅力,转而仓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造成全民政治热情高涨,而反对派则群起攻击,最后致使社会混乱,改革逐渐失去控制。这说明该改革( )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33#
 
1973年,勃列日涅夫在全国范围内改组工业管理机构,实行2~3级管理制,成立各种联合公司,如生产联合公司、科研生产联合公司等。这些联合公司兼有行政管理与生产经营两种职能。联合公司的成立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34#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无论苏联最高领导层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的程度。”这段材料试图说明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35#
 
从1953年到1963年,苏联的农畜产品共提价6次……1965-1979年,农产品共提价7次(分别在1965、1969、1970、1975、1976、1978和1979年)。苏联政府的这一做法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36#
 
赫鲁晓夫一直有着苏联的人均肉类产量赶超美国的愿望。但现实是,苏联差的还很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拿出了真正的杀手锏一一玉米。随之,全国各地大种特种玉米,但由于气候、土壤条件的限制,总体效果并不理想。这表明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37#
 
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对于苏联解体这个重大历史事件,能够得出的结论有
①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
③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④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38#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39#
 
1958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力争1961年之前,在肉类、牛奶、黄油的人均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并要求各地党委书记向保证一年肉类增产两倍的梁赞州委书记拉里昂诺夫学习。这一举措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40#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这样说:“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就是没头脑。”对此话理解准确的是( )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41#
 
1965年5月,苏联颁布《集体农庄市场新标准条例》,允许个人按市场价格出售农副产品。从1966年起对集体农庄庄员按国营农场相应的工资标准按月支付货币报酬,年终根据实际收入进行结算。这些措施( )
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促进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③表明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④摆脱了斯大林体制对农业发展的束缚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42#
 
1955年8月,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规定∶"工厂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基础上,可以自由接受其他企业和组织的订货,可自由出售多余的物资。"这一规定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43#
 
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认为:关于人类文明发展取向和制度选择的意识形态冲突已告终结,因为“自由民主已克服世袭君主制、法西斯与共产主义这类相对的意识形态”,于是自由民主成为“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这一观点形成的背景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44#
 
下列有关对德国近现代历史上两次统一的评述,正确的是( )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45#
 
1989年8月,波兰议会通过决议,团结工会领袖瓦文萨任总理,出现了战后东欧第一个非共产党领导的政府。1990年1月,统治45年的波兰统一工人党宣告停止活动。同年的总统选举,瓦文萨成为总统。这表明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46#
 
1989年美国总统布什制定了对苏联的新政策,称之为“超越遏制”战略,主旨是加强美苏合作,把苏联拉进“国际大家庭”,使其融合到国际社会中来。这一政策(  )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47#
 
1990-1992年间,世界各地许多出版商感觉跟不上形势。他们发现有20多万个地名索引不得不去掉重排,有数百万张地图都已过时,而地图出版也不得不由五年一版改为一年一版。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48#
 
克林顿曾说:“在新的危险与机会交替的时代里,我们最大的目标必须是扩大、强化全世界以市场为基础的民主社会。冷战期间,我们寻求遏制威胁,以保存自由体制。现在,我们寻求扩大生存在自由体制下的国家圈。”此言论主要是基于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49#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主席根·安·久加诺夫指出:“苏联和苏共的垮台是由于对财产、权力和真理的垄断。它断送了国家并导致国家上层的腐化和变质,直接出卖了民族利益。”据此可知,根·安·久加诺夫认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50#
 
戈尔巴乔夫认为,斯大林时期苏联建成的社会主义,“占上风的是僵硬的甚至残酷的极权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当然是在演变的,在斯大林死后,它的残酷性略有削弱,变得缓和些,但它的实质依然没有改变”。戈尔巴乔夫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51#
 
1989年11月,东德政府发言人因口误将政府放宽私人出境限制的命令,说成“柏林墙”立即开放。此命令一出,民众如潮水一般涌向“柏林墙”,并高呼“开放边界,打开大门”的口号。边防军不知所措,顷刻间,人潮就推倒了“柏林墙”。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52#
 
1990年11月21日,有34国参加的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通过了被誉为“新欧洲”宣言的《新欧洲巴黎宪章》。它宣告“欧洲对抗和分裂的时代已经结束”,各国今后的关系将“建立在彼此合作和尊重的基础上”。《新欧洲巴黎宪章》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53#
 
1962年9月,利别尔曼在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上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文章建议利用利润、奖金等经济手段推动企业的生产发展;国家下达企业的生产计划只限于产品数量和交货期限两个指标,其余完全由企业自定。这一文章的发表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54#
 
1953年,赫鲁晓夫指出:“由于任务所包含的项目多,数最又太大,下面就必然要制作一大堆各式各样的报吿……每一个集体农庄在一年中要向区农业机关上交约有一万个项目的报告材料。和战前相比比,集体农庄报告中的项目几乎增加了七倍.”由此可知,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试图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55#
 
1987年6月12日,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勃兰登堡门前发表演讲:“戈尔巴乔夫总书记,如果你要寻求和平,如果你要为苏联和东欧寻求繁荣,如果你要寻求自由:就到这扇门来吧!戈尔巴乔夫先生,打开这扇门!戈尔巴乔夫先生,拆除这堵墙!”“这堵墙”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56#
 
1986年,法国哲学家雷吉斯•德布雷说:“摇滚乐、影像、蓝色牛仔裤,快餐、新闻网络和电视卫星所蕴藏的力量,比整个苏联红军的力量都大。”这主要体现了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57#
 
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的红旗缓缓落下,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升起来了,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结束了它69年的存在历史。这一事件标志着 (  )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58#
 
1958年6月,苏联政府取消集体农庄对国家的义务交售制,把它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从1952年到1964年期间,国家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表明苏联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59#
 
从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重新整顿农村经济关系,建立各种经济核算组织,改组农工综合体管理 机构为经济实体,广泛推行租赁承包制等。此举旨在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60#
 
1965年苏联对利润分配进行了改革。改革前,企业利润上缴国家部分占71%,29%留归企业自己。改革后上缴国家预算的比重减少到60%左右,其余部分归企业。这一变化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61#
 
1989年,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说:“如果说在初期我们认为这基本上指的只是纠正社会机制的部分扭曲现象,只是完善过去几十年间形成的、已经完全定型的制度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说,必须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这表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62#
 
“在经济上,赫鲁晓夫建立了地区经济委员会,给工厂管理者赋予更大程度的自主权,并激励他们提高效率和利润,以求放松集中化的经济管制。”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63#
 
苏联的工业利润总额从1965年的225亿卢布提高到1970年的360亿卢布;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由1961--1965年间的6.1%增加到1966--1970年间的7.7%。苏联这一时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64#
 
有学者在评价二战后苏联某位领导人时说道:“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了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此人的改革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65#
 
二战后初期戈尔巴乔夫很快发现,仅在上层小修小补不能解决问题。为此,他先后在东欧和苏联国内大刀阔斧推动改革,其激进程度超设想。改革最终导致了东欧的剧变和苏联的解体。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66#
 
第五个五年计划规定,工人和职员的实际工资至少要提高35%,集体农民的收入至少增加40%;到1955年计划完成时,工人和职员的实际收入了增加了39%,集体农民的实际收入增加了50%。这实际反映出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67#
 
1955年以前的苏联,国家下达的生产计划指标多达280项,详尽规定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播种时间、技术措施、收割期限、产量等等;1955年起,国家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这一变化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68#
 
从1950年到1960年期间,苏联农业人口减少了1100多万,但农业产量明显增加。1951~1955年,粮食的年平均产量为3850万吨,1961-1965年期间,年平均产量达到1.303亿吨,增长近50%。这一现象表明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69#
 
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8月,是德国分裂的象征。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联邦德国以及西柏林,柏林墙被迫开放。当天,有数十万民主德国人涌进联邦德国,此后,许多人在联邦德国滞留不归。所以有人说,德国的统一不是用手来表决,而是用脚来表决的。这反映了德国统一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70#
 
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后,苏联共产党认为原有的体制已不需要改革,在经济体制方面就不用"改革"一词了,而改用"完善"一词。这种做法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71#
 
1962年,苏联教授叶·利别尔曼在《计划·利润·奖金》一文中提出:“充分地挖掘企业的生产潜力,把按品种的产量计划和交货期限计划下达到企业……赢利率越高,奖金就越多;企业自己编制的赢利计划越高奖金也就越多。”这一主张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72#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对农业投资数额在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中居首位。从1973年开始,农业在苏联国民经济的投资总额中一直占27%左右。如果把与之有关的化肥、农药、农机、混合饲料、微生物工业部门的投资计算在内,农业投资占整个国民经济投资总额的30%以上。这一举措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73#
 
1703年,彼得大帝首次命名“圣彼得堡”(源自德语);1914年,圣彼得堡更名为“彼得格勒;1924年彼得格勒更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列宁格勒又更名为“圣彼得堡”。圣彼得堡的历次更名反映了三百年来俄罗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74#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大力推行名为“新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改革恢复了部门领导的管理体制,同时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并提倡物质刺激。这些举措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75#
 
戈尔巴乔夫曾回忆说:“经历(1985年)四月全会的转折将近一年后,我们发现改革政策遇到了巨大的阻碍,因而许多人将这一政策视作县花一现的例行行动……我感到党内和管理阶层官僚在强烈抵制,上面轰轰烈烈,下面却寂静无声。"由此可知,当时戈尔巴乔夫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76#
 
1953年,苏联取消此前集体农庄庄员、工人、职员历年各种畜产品义务交售的积欠,将庄员、工人、职员的个人副业义务交售额降低50%,降低集体农户的农业税额,鼓励庄员和职工发展私有牲畜。这些措施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77#
 
有学者提出∶"事实证明,尽管知识分子的主张、经济学家的设计、私人业主的金钱,通通对亲资本主义联盟的强盛作出了贡献,但只有党国精英们的制度立场才是最关键的。"材料认为苏联的解体主要在于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78#
 
1989年11月,东德政府发言人因口误将政府放宽私人出境限制的命令,说成“柏林墙”立即开放。此命令一出,民众如潮水一股涌向“柏林墙”,并高呼“开放边界,打开大门”的口号。边防军不知所措,顷刻间,人潮就推倒了“柏林墙”。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79#
 
1955年,赫鲁晓夫在中央全会的决议中指出应该在苏联所有地区广泛推广种植玉米,要求到1960年播种面积至少达到2800万公顷。1957年,他未经中央讨论,提出三四年内实现在肉类、奶类和黄油的人均产量赶上和超过美国的惊人目标,最终成为笑柄。这些主张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80#
 
从1953年到1963年,苏联的农畜产品共提价6次……1965—1979年,农产品共提价7次(分别在1965、1969、1970、1975、1976、1978和1979年)。苏联政府的这一做法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81#
 
1957年1月28日,赫鲁晓夫向苏共中央主席团提交了<关于完善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体制的几点意见》,建议将工业和建筑业的部门管理改组为地方国民经济委员管理,即把部门管理改为地区管理。赫鲁晓夫的这一提案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82#
 
1970年时任西德总理的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1995年统一后德国总理科尔再次跪在二战死难者纪念碑前,2013年大屠杀纪念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德国对纳粹罪行负有永恒责任”。德国领导人的行为有助于其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83#
 
“如同社会发展是永远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一样,斯大林去世后,消除斯大林个人给苏联社会主义造成的严重不良后果,改革斯大林体制,都只能在斯大林体制的基础上,从当时苏联社会实际出发,逐步进行。”材料意在说明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84#
 
1968年,美国学者杜兰特在著作中指出,"现在俄国的社会主义,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以使得这个体制拥有更大的生产动力"。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85#
 
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观点:“不能把苏联演变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经济建设没有搞好”"。经济没有搞好与苏联政局剧变之间“不是一种直接的、决定性的因果关系”。把苏联演变的原因归结为“经济建设没有搞好”,“会使人们在政治上得出及其危险的结论”。这种观点可以更好的说明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86#
 
从1954到1958年,苏联政府投资67亿卢布,动员数十万志愿者,共开尽荒地四千多万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其中的三分之一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87#
 
1953年春,苏联集体农庄有93300个,平均每个农庄有农户212户;到1964年,集体农庄减少到38300个,平均每个农庄农户为436个。同时,一些办得不好的农庄转为国营农场,又在新开垦地区建立了许多新国营农场,国营农场数量因此增加了一倍。这表明( )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88#
 
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后,苏联共产党认为原有的体制已不需要改革,在经济体制方面就不用“改革”一词了,而改用“完善”一词,这种认识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89#
 
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批评了由于对斯大林的个崇拜而造成的错误。对此毛泽东评价说:“赫鲁晓夫的报告既揭了盖子,又捅了娄子。”赫鲁晓夫“揭了盖子”的重要影响是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90#
 
苏联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美苏冷战中处于攻势地位,苏联2/3的外汇收入来自向西方出口石油及油气产品,同时又大量进口西方的机械设备、粮食和食品,投入到高精尖武器的研发中。这一状况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91#
 
1959年,苏共通过的发展规划规定:1959—1963年国营农场的农产品成本应降低2.1%,但实际上却提高了24%、严重缺粮和缺饲料,导敛大量牲畜被屠宰,结果使肉、油、蛋及其他产品严重缺乏。这说明当时苏联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92#
 
1962年9月至1963年底,苏联《真理报》编辑部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关于完善经济管理问题的大讨论。讨论从“如何使企业关心最大的生产效果”问题开始,深入到计划经济和物质刺激的方法。据此可知,该大讨论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93#
 
从1988年起,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提倡把所谓的“民主化”“公开性”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曾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雷日科夫多年后评论说,“戈尔巴乔夫并没有考虑到过渡阶段的复杂性”,“改革”的“这两个内容同几十年来根深蒂固的制度发生了冲突”。这一评论旨在强调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94#
 
二战后,苏联电影工作者通过自身对战争的参与及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深刻地意识到“孤儿和寡母的眼泪没有干”,于是开始打破桎梏,创作了《伊万的童年》《士兵之歌》等作品。这说明,苏联电影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95#
 
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提出,"美苏经济方面可以和平竞赛,那就是在最短的历史时期内解决苏联的基本经济任务——在按人口计算的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并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赫鲁晓夫的这一主张性
①体现了民众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 ②具有合理性和可行
③意在提升苏联与美国竞争的实力 ④突破了传统模式框架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96#
 
1975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达到美国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而农业总产值则达到了85%,尤其是苏联的电力、原油、钢等产量,均大幅度超过了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由1950年相当于美国的33%上升到1975年的53%,成为当时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苏联的改革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97#
 
1957年,赫鲁晓夫对工业的管理体制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改组”,用地方行政命令代替中央命令。改组后,苏联的工业管理体制从部——总管理局——企业,改变为经济行政区——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局。这次改组旨在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98#
 
1943年,苏联某州的统计报告指出,在国家統一供给无法充分保障居民生活的情况下,对于工业城市和地区的居民来说,集体农庄市场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食物来源。这表明,集体农庄市场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99#
 
20世纪末,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西方民主体制一度俨然成为全球唯一“成功”的体制,由此陷入了盲目自负。1989年美国学者福山发表文章,指出冷战的结束意味着西式自由民主形成,他论断西式民主是“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与“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1992年福山更是宣称“自由民主是唯一的最佳选择”,人们“不得不接受自由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和终结性”。福山的言论被认为是西式自由民主的胜利宣言,为西方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推销其自诩的自由民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掾。福山的“历史终结论”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00#
 
苏联最后一任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90周岁生日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称其为杰出的当代政治家,美国总统拜登则感谢戈尔巴乔夫“对自由的忠诚”,称“世界已经变得更安全”。戈尔巴乔夫的政策导致 (1.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总分:100分 及格:60分 时间:100分钟
未答题: 已答题:0 答错题:

关注我们:智学课程网

官方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18883312668

运营中心:重庆市江北区、广东省惠州市、江西省赣州市

QQ群:3451268

Email:zxkcw@qq.com

Copyright   ©2020-2023  智学课程网  Powered by©zxkcw  技术支持:圆月科技     ( 渝ICP备1400807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