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快速发布
|
关注公众号
人文历史
智慧人生
|
微信登录
微信登录
找回密码
账号中心
您好,请
登录
首页
备课资源
视频学院
教研
视听经典
交流平台
问答
阅读
练题
积分
帖子
用户
快捷导航
高中统编
初中统编
学术前沿
难题汇集
品质试题-高中
品质试题-初中
高中历史
初中历史
学术讲座
重庆南岸历史教研
石家庄高中历史
肖仕扬工作室
陈维坚工作室
陈大斌工作室
陈祺文工作室
重庆市实中课程基地
巴蜀中学历史课程基地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家庭教育
心理教育
难点熔炉
教育关注
教育公益
网上作业
群组
动态
我要提问
我的提问
互助答问
公益教师
我要练题
已练试题
我的错题
宣传推广
每日签到
?
考试中心
?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我参与的考试
|
我的错题集
|
试卷帮助
|
手机版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作者:
village
, 发布日期:
2021-05-03 20:32
, 已浏览:
1080
次, 已答卷:
3
次, 您已完成
1
次答卷
标记
1#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这一法令反映的是 (1.0 分)
A. 土地私有政策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新经济政策
D. 农业集体化政策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
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迅速发展。其原因是 (1.0 分)
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效果显著
C.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确立
D.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
“同那个血腥的强盗联盟破裂一这在历史上是一件作业。布尔什维克派敢做这件事情。”这是十月革命后颁布的某法令文件中的一段话。这一文件是 (1.0 分)
A. 《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B. 《土地法令》
C.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 《和平法令》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列宁认识到"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他的这种认识是 (1.0 分)
A. 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学的经典概括
B.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后的经验总结
C. 为苏联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D. 对利用商品市场发展经济的有益探索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
2007年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90周年。下列有关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0 分)
A. 革命是由布尔什维克党发动并领导的
B. 革命性质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C. 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D. 革命胜利后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相继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1.0 分)
A.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 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 重点发展轻工业以改善民生
D. 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
“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已转到……工兵代表苏维埃的机关。”发布这段文告只能是在 (1.0 分)
A. 巴黎公社成立之时
B. 俄国二月革命中
C. 一战爆发之初
D. 俄国十月革命中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
十月革命后,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外有英美等国的武装干涉,内有反革命叛乱,物资匮乏,为了解决内忧外患,苏维埃政府( ) (1.0 分)
A.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推行新经济政策
C. 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D. 推广玉米种植运动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变为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变为现实的过程,下列有关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连线,正确的是 (1.0 分)
A. 巴黎公社革命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B. 俄国二月革命一无产 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俄国十月革命一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革命第- -次取得胜利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0#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当时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去推翻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同苏维埃对立,会脱离群众。他要求苏维埃把全部政权收回到自己手中,然后通过苏维埃的内部斗争,使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据此可知,列宁意在 (1.0 分)
A. 对资产阶级实行妥协的政策
B. 支持临时政府的战争政策
C. 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D. 维持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1#
就起义的进程来说,十月革命没有经历长期的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乃至战争行动,伤亡人数很少,具有“政变”的某些特点,因此可以称之为一次“政变式革命”。这表明材料重在强调十月革命的特点是 (1.0 分)
A. 政党领导
B. 政治妥协
C. 急剧发展
D. 民众自发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2#
据史料记载,1946年苏联有75.8%的农庄每天付给庄员的报開是少于1公斤的谷物,而7.7%的农庄则无谷物可用来支付庄员的报酬。导致这一局面的根源是 (1.0 分)
A.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沉重打击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结果
C.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 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3#
俄国二月革命胜利后,“要把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被骂成是一种梦话。然而,到了十月革命前夕,有人如果还想维持资产阶级统治,就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了。这一变化表明 (1.0 分)
A. “四月提纲”的精神深入人心
B. 二月革命延缓了十月革命的爆发
C. 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机已成熟
D. 临时政府曾一度代表着人民的利益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4#
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世界历史进入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并存的局面。开创这一“局面”的是( ) (1.0 分)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 巴黎公社政权的建立
C.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5#
列宁认为:俄国占优势的是小农经济结构,因此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经济结构,在巩固工农联盟的前提下创造过渡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就必须把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以下属于“中间环节”具体举措的是 (1.0 分)
A. 余粮收集制
B. 贸易国有化
C. 实物配给制
D. 租让和租赁制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6#
苏维埃代表大会发布的《和平法令》规定:“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制归并别的民族)没有赔款的和约。”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1.0 分)
A. 十月革命推翻俄国沙皇君主制后人民急切要求实现和平
B. 苏维埃代表大会还发布了《告俄国公民书》《土地法令》
C.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实现了《和平法令》的愿望
D. 《和平法令》使德国看到一线生机并企图在东线发动新攻势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7#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下列各项可以印证“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某种意义上催生了现代化的新路”观点的是 (1.0 分)
A. 列宁成功实践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理论
B. 1917年3月,美国总统成尔逊说:“我们国家的命运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保卫这个国家。”
C. 1914年,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D. 列宁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8#
德国革命家罗莎·卢森堡在评价苏俄的《土地法令》时说∶“为了达到摧毁大地产和使农民立刻依附革命政府这两个目的,由农民立即直接夺取土地的口号是最简短、最简练的公式。”这反映了俄国 (1.0 分)
A. 苏维埃政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B. 布尔什维克党灵活务实的革命策略
C. 农民与布尔什维克政治诉求高度一致
D. 社会主义革命在欧洲产生较大影响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9#
1927年底到1928年初,苏联出现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认为富农的破坏和小农经济的落后、商品率低是造成当年苏联粮食收购困难的主要原因。据此可知,粮食收购危机导致( ) (1.0 分)
A. 苏联加快大规模农业集体化步伐
B. 苏维埃政府实行余粮收集制
C.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D. 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0#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建成的3个大型钢铁厂,都是美国和德国帮助建造的:工程浩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主要设备购自美国2家公司。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1.0 分)
A. 严重依赖外资推动工业化进程
B. 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C. 实行全面的经济对外开放政策
D.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1#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莫斯科日记》中写道:“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罗曼罗兰意在说明 (1.0 分)
A. 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弊端
B. 苏联为击败法西斯做出了巨大的贡就
C. 苏联的经济体制能为世界发展提供借鑒
D. 苏联政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2#
苏联在斯大林时代实行了居民证制度,没有居民证及相关文件,苏联公民就不能异地流动;居民证只发给城镇居民,农民则没有居民证。该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1.0 分)
A. 服务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 强化城市政权以镇压反革命
C. 缓解城市压力及就业紧张问题
D. 杜绝全国人口的自由流动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3#
从1921年起,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发生了重大改变。他指出,在农村还没有实行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之前,决不能过与地提出向农村推行共产主义目标。下列措施符合列宁上述观点的是 (1.0 分)
A. 实行余粮征集制
B. 实行实物配给制
C. 允许自由贸易
D. 实行义务劳动制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4#
在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达15%−20%,1929年英国开始实行对苏出口的信用保证制度,1936年英国给予苏联的一笔贷款利率又下调为5.5%。这说明苏联 (1.0 分)
A. 与西方的敌对关系得到全面改善
B. 完全放弃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C. 计划经济体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D. 抓住国际机遇加快经济建设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5#
苏维埃政府曾一度将约75%的零售业以及大量的小型手工业经营权重新归还到私人手中,农民可以自由买卖他们剩余的谷物,政府依然控制着经济“制高点”:重工业、批发商业、银行业与运输业。这些做法 (1.0 分)
A. 纠正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 有利于苏俄经济的恢复发展
C. 政策超越了当时基本国情
D. 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6#
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问题上指出:“1918-1919年我们处于极端贫困的境地,当时 没有人去考虑为期一年的储备或分配问题......往后只好‘等着瞧’。”据此,列宁意在说明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 (1.0 分)
A. 调动了苏俄人民革命积极性
B. 是一个长期的过渡性质政策
C. 实施初期是立足于战争需要
D. 对苏俄国情的认识存在缺失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7#
1918年,考茨基撰写的《无产阶级专政》认为,十月革命好比是“一个怀孕妇女,她疯狂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且引起早产”“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这一观点 (1.0 分)
A. 误解了俄国特殊革命形势
B. 歌颂了十月革命的开创性
C. 注意到国际反对力量威胁
D. 科学预见十月革命的结局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8#
1917年4月,列宁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逐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决定通过起义推翻临时政府。这一变化 (1.0 分)
A. 突出了阶级斗争必要性
B. 完成了革命性质的转变
C. 受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
D. 证明了革命具有残酷性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9#
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列宁的这两次讲话 (1.0 分)
A. 前者反映农业集体化,主要为解决战时粮食问题
B. 后者反映了农民不能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C. 政策调整主要是基于苏德战争结束社会危机重重
D. 这反映了苏俄在不断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0#
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下列史实能论证这种影响的是
①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②勾画未来理想社会的空想社会主义诞生
③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1.0 分)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1#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发生达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斯大林( ) (1.0 分)
A. 适时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适时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C. 合理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 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2#
到1932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苏联的工业产值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这主要是由于 (1.0 分)
A.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B. 计划经济体制的推动
C. 新经济政策实施加速工业化进程
D. 1929年大危机冲击西方工业生产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3#
到十月革命武装起义时,由于当时临时政府指挥的军队大部分远在前线,首都卫成部队又多转向起义军,所以十月革命并没有出现大家想象的激烈战斗,据《苏联共产党历史)记载,十月革命中只死亡六人、伤五十人。由此可见十月革命 (1.0 分)
A. 起义成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B. 实现了两个政权的和平过渡
C. 是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D. 直接促进了俄国的和平发展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4#
研究资料表明,十月革命爆发时,当晚在冬宫附近并未发生武装冲突,冬宫的防卫长官帕里琴斯基自己打开了冬宫大门,并把起义士兵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正在开会的地方。材料可用来说明 (1.0 分)
A. 十月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
B. 革命党人制订的计划详备
C. 临时政府已失去群众基础
D. 临时政府已被迫放弃抵抗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5#
某苏联领导人在1925年评论某项经济政策时指出:它是无产阶级国家所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政策,它预计到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预计到消灭阶级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该项经济政策是 (1.0 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种植玉米政策
D. 集体农庄政策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6#
1921年,列宁提出政府需要动用黄金储备从国外购买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从1918-1920这三年,苏俄的粮食总进口量略高于1700万普特,而1921年已达5000万普特,比前三年的总数还多两倍。这反映出 (1.0 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未达到目的
B. 农业集体化造成粮食产量衰退
C. 新经济政策比较注重改善民生
D. 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比例失调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7#
1929年,西方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而苏联借此时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机器设备购买者,1931年,苏联购买了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的机器。这表明苏联实施工业化的有利条件是 (1.0 分)
A.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 西方工业大国对苏联大量无私的帮助
C. 直接进口大量机器设备应用于苏联工厂
D. 苏联模式牺牲农业优先发展重工业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8#
2014年,俄罗斯历史教科书修改委员会指出,1917年十月革命与其他国家发生的革命,如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完全可以称之为“大革命”。这主要是因为它 (1.0 分)
A. 使俄国渐渐步入世界工业强国之列
B. 是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C. 永远改变了俄国历史发展的方向
D. 给中国革命指明前进方向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9#
1929-1932年,针对粮食、木材、毛皮等主要出口产品,苏联政府不止一次的通过扩大其生产和提高其质量的决议,并对履行出口任务加强了监督。该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1.0 分)
A. 转嫁经济危机
B. 支持工业生产
C. 抢占世界市场
D. 实现农业振兴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0#
“自由党人、社会主义者、商人、将军、贵族都策划着推翻它。然而,四天之内把这个政权摧毁的彼得格勒骚动,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有组织的反对派促成的。极度的饥荒把要求面包的长列队伍变为反政府的示威游行。”材料中的“彼得格勒骚动” (1.0 分)
A.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 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C. 使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D. 开创用和平手段夺权的先例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1#
1922年4月,列宁在《政论家短评》中指出:“苏维埃俄国要与世界上‘一此比较先进的,比我们富庶千百倍,在军事上强大千百倍的国家'并存。”此后,苏俄(联) (1.0 分)
A. 制定并实施新经济政策
B. 采取“优先发展工业”的方针
C.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D. 断绝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2#
1917年4月,列宁提出不赞成立刻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級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1.0 分)
A. 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B.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 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的条件还不成熟
D. 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3#
1921年3月16日,苏俄和英国签署了第一个贸易协议,5月又和德国签署了贸易协定,并继而和意大利以及欧洲大多数国家签署了类似的协议。这些协议的签署主要得益于 (1.0 分)
A. 苏俄政府调整了经济政策
B. 西欧各国承认苏俄政治大国地位
C. 欧洲社会秩序渐趋稳定
D. 欧洲各国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4#
1921年4月冽宁在《论粮食税》中指出:“某些工作人员可以而且应当调离中央机关到地方上去工作:他们以县和乡的领导者身份,在那里模范地做好整个经济工作,就会有很大的贡献,就能比有的中央机构做出更重要的、有全国意义的事业。"这一做法的主要意图是 (1.0 分)
A. 恢复发展农村经济
B. 快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C. 巩固社会主义体制
D. 赋予地方较大发展权力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5#
在列宁看来,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但社会主义国家并不一定要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取得胜利,俄国完全可以开辟自己的道路。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 ) (1.0 分)
A. 社会主义适合在落后国家建立
B. 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固定模式
C. 列宁是最了解俄国国情的领袖
D. 工业发达国家不易发生革命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6#
1929—1932年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生产资料生产年均增长28.5%,消费品生产年均增长达11.7%,比西方国家高得多。这说明苏联 (1.0 分)
A. 更重视改善民众生活
B. 已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C. 计划经济具有优越性
D. 应对经济危机措施得力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7#
有学者说:“‘新经济政策’对经济的宽松显而易见,但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使用权,并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外贸、重工业和运输业。”这反映出苏(俄)联 (1.0 分)
A. 高度集中经济体制的建立
B. 进行了经济政策的根本调整
C.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大趋勢
D. 恢复了资本主义的市场模式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8#
有学者指出: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新制度的框架。据此可知,该学者 (1.0 分)
A. 认为革命胜利来自舆论的宣传
B. 否定了列宁革命策略的灵活性
C. 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
D. 夸大了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作用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9#
列宁多次指出,十月革命后最初几年内俄国农村的灾难并不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而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够所引起的。这一认识推动了苏俄(联) (1.0 分)
A. 实行新经济政策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推行农业集体化
D. 实施余粮收集制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0#
1935年8月,斯达汉诺夫在一个工作班内采煤102吨,超过了当时定额的13倍。不久,苏联就在全国迅速开展了一次以劳动者个人命名的劳动竞赛,即斯达汉诺夫运动,先在采矿业,之后在冶金业、轧钢业、制鞋业、纺织业等工业部门。此运动,旨在 (1.0 分)
A. 降低劳动者生产劳动强度
B. 超额完成一五计划任务
C. 致力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D. 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比例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1#
1917年底至1918年初,苏俄外交人民委员部先后将大战前若干年和大战期间俄国同英、法、意、日等国的幕后交易和盘托出,其中包括列强在中东和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或进行瓜分的密约。苏俄政府此举 (1.0 分)
A. 遏制了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野心
B. 成为中国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C. 打击了帝国主义主导的国际秩序
D. 旨在扩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力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2#
1919年莫斯科-喀山铁路段有两列军车因机车故障停在车站,车上的红军都盼着尽早到前线去。13名共产党员和2名工人利用星期六休假的时间,经过整夜的义务劳动,修复了3辆机车。这种“星期六义务劳动”引起了苏俄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并以星火燎原之势相继开展。由此可知当时苏俄 (1.0 分)
A. 经济政策亟需改变
B. 力图摆脱生产力不足的严峻形势
C. 支援前线是普遍的义务
D. 采用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3#
1917年,《四月提纲》发表后引发党内震动。加米涅夫认为“这是不能接受的,因为它的出发点是承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普列汉诺夫则主张“在工人阶级中间进行长期的教育工作和组织工作,为将来社会主义革命作准备”。据此可知 (1.0 分)
A. 党内分歧导致民主革命进程受阻
B. 和平夺取政权的方式脱离俄国实际
C. 布尔什维克党内部思想交锋激烈
D.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尚未成熟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4#
在某段历史时期,苏联出现“特殊移民”现象,指被剥夺财产丧失选举权被强制迁移、自由流动受到限制的富农。强制迁移富农又被称为“富农流放”或“劳动流放”。该现象说明苏联 (1.0 分)
A. 积极推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 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D.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5#
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托洛茨基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目的是在其基础上战胜它”,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势力妥协。苏俄核心领导人中唯有布哈林坚持新经济政策,但斯大林以复辟资本主义、反党等罪名对布哈林进行了处分,其后斯大林公开宣布,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吧”。这说明 (1.0 分)
A. 新经济政策不适应苏联国情
B.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不成熟
C. 苏联斯大林模式已经建立
D. 党内分歧影响经济政策走向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6#
有学者认为,我们可以将理论设定的“世界革命”称作“世界革命I”,而将实际改变世界格局的“世界革命”称作“世界革命II”。显然,讨论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其视角应该定位于“世界革命II”。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十月革命 (1.0 分)
A. 建立了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 粉碎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C. 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D. 推动了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7#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在经济上放开的同时,政治上沿用了战争年代的做法,权力集中现象越来越严重。1924年之后,斯大林的某些经济政策尽管与新经济政策的精神明显不符,但他通过先改变党的代表大会的决议,然后再确认的方式让其政策得以通行。由此可得出 (1.0 分)
A. 苏联的决策机制造成新经济政策的取消
B. 新经济政策推动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C. 新经济政策因引发严重的危机而被废除
D. 计划经济体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8#
1922年7月,俄共(布)中央东南局书记米高扬未经莫斯科同意就在归他管辖的地区征收25%的公民税;8月,诺夫哥罗德省农村九成的粮食还没收获,就提前按每亩20俄镑征粮,算作粮食税;特维尔省在粮食税之外额外征收1普特粮食,用作地方开支。这反映了苏俄 (1.0 分)
A. 扩大了粮食税征收的范围
B. 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敌对
C. 工农联盟政权得到了巩固
D. 新经济政策存在负面效应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9#
1920年1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开办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一起组织合营股份公司。1921年7月,苏俄政府又公布《租借条例》,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这反映出当时苏俄 (1.0 分)
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解除了中小企业国有化
C.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 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0#
1946年,斯大林指出:“苏维埃社会制度比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苏维埃社会制度是比任何一种非苏维埃社会制度更优越的社会组织形式。”斯大林还特别强调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的重要作用,上述言论表明斯大林 (1.0 分)
A. 旨在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 无意改变国家发展模式
C. 抨击西方民主制的虚伪
D. 意在扩大苏联的影响力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1#
苏联曾经在一段时期强调“没有充分的马克思主义论证,任何一个工艺过程,都不应该付诸实现。任何一种机器,也都不应安装,更不应从外国订货。”这体现出当时苏联 (1.0 分)
A. 科学技术教条化
B. 教育体制政治化
C. 科学技术国家化
D. 科技意识形态化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2#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报告指出:……把小农户联合为以公共互助的集体的耕种制为基础,利用农业机器和拖拉机,采用集约耕作的科学方法的大农庄。会后农业集体化迅速推开,1937年苏联基本实现了大田作物种植和收割的机械化。这说明,苏联推行农业集体化 (1.0 分)
A. 解决了农机器具积压问题
B. 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
C. 纠正了农民懒惰息工行为
D. 满足了农民占有土地的愿望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3#
1918年7月,第五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规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为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最高国家管理机关为人民委员会。这部宪法 (1.0 分)
A. 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 开创了社会主义宪法治理新模式
D. 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4#
1929年4、5月间,苏联政府通过了大力支持整村整乡实行集体化的决议,从下半年开始,在全国就出现了整村整乡、整区、整州农民全部加入集体农庄的运动。到1934年,农业集体化运动基本完成。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1.0 分)
A. 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C. 突破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模式
D. 确保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5#
1935年,苏联国内贸易人民委员部发布决议,在零售贸易网点向公民销售商品时,只能使用现金结算,零售商品的信贷业务被禁止。这一措施意在 (1.0 分)
A. 解决消费品短缺问题
B. 增加对重工业投入
C. 启动经济体制的改革
D. 满足民众消费需要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6#
1940年上映的美国电影《愤怒的葡萄》在苏联没有通过审查,原因是苏联的审查官无法理解为什么电影中最贫穷的一家人会拥有一辆卡车,他们认为这是对资本主义的美化。这反映当时 (1.0 分)
A. 美国综合国力远超苏联
B. 苏联工业化的结构性局限
C. 美国电影缺乏现实基础
D. 苏联遭到西方全方位封锁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7#
英国工党秘书布克斯顿曾于1920年6月访问俄国,他在关于俄国农民态度的报告中写道:“他们在土地问题上很感激苏维埃政府,但是他们十分抱怨生活必需品的缺乏,抱怨强制性捐献。他们抱怨它,咒骂它,但是,当有机会推翻它时,他们又说‘不’。”布克斯顿的描写( ) (1.0 分)
A. 贬低了苏维埃政府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
B. 没有客观反映俄国当时的状况
C. 夸大了苏维埃取得国内战争胜利的原因
D. 比较符合当时俄国农民的实际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8#
2017年是十月革命爆发100周年,下列关于十月革命表述正确的是 (1.0 分)
A. 通过彼得格勒起义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根本原因是一战爆发激化了社会矛盾
D. 发生在资本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9#
经济发展模式或政策有一定的时代性,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下列选项中已经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是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②苏俄(联)的新经济政策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④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1.0 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0#
对于1927年底出现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认为是由于富农的破坏,进而提出农业集体化理论,以社会主义原始积累方式加快工业化进程;布哈林则认为其根源在于国家政策失当,主张重视农村和农民问题,保持国民经济平衡发展。双方分歧的本质在于 (1.0 分)
A. 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
B. 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不同
C. 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差异
D. 新经济政策是否应该延续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1#
20世纪20年代,苏联“所有的报纸和贸易指南上(商品)广告已是琳琅满目”。但到30年代中期,报刊商业广告日渐减少,80%以上是科研、招生、招聘、影剧等广告。这一变化反映出苏联 (1.0 分)
A. 外部经济环境严重恶化
B. 新经济政策尚需完善
C. 战时经济建设成就斐然
D. 经济体制出现变化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2#
某学者认为,苏联与西欧不同,在没有外部援助的情况下,为了获得重工业化的资金,只能通过压低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并通过计划经济,把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统一地、合比例地发展基础工业和战略工业部门。为了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循环,农村的集体所有制也是一个必然选择。该学者意在强调苏联 (1.0 分)
A. 采取了错位的发展战略
B. 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相得益彰
C. 失去了发展经济的良机
D.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道路具有开创性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3#
1919年2月14日,苏俄颁布法令宣布“必须从土地使用的个体形式过渡到集体形式”,而“所有各种个体的土地使用形式都应当看作是暂时的和正在过时的形式”。该法令 (1.0 分)
A. 引发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 体现了盲目乐观的情绪
C. 反映了战争形势的好转
D. 促进了经济政策的完善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4#
《苏联兴亡史》指出:“应该看到,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不是充分具备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俄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然而,十月革命却取得了胜利。这说明 (1.0 分)
A. 十月革命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B.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脱离实际的
C. 十月革命是无组织无准备的成功冒险
D. 应将革命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5#
据统计,1924年“工商业资产阶级”(私营企业主和商人)占苏联全部人口的8.5%,这一比例与工人阶级所占比例(10.4%)已非常接近。下列选项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1.0 分)
A. 苏联政府忽视了工人阶级利益
B. 新经济政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
C. 非国有化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
D. 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完成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6#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颁布《和平法令》,建议各参战国立即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翌年3月,苏俄政府单独与德国为首的同盟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割让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给德国,并赔款60亿马克。这一变化说明( ) (1.0 分)
A. 形势变化影响政府决策
B. 党内妥协势力占据上风
C. 没有认清世界大战本质
D. 苏维埃政权性质的异变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7#
1922年,列宁曾言:“做生意吧,发财吧!我们允许你这样做,但是我们将加倍严格地要求你做老实人,呈送真实准确的报表,要认真对待我们共产主义法律的条文,不得有一丝一毫违背我们的法律。”这表明当时苏俄 (1.0 分)
A. 延续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经济体制日趋僵化
C. 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监管
D. 统治危机不断加剧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8#
1921年列宁在反思中指出:“我们知道,看到,说过:需要向“德国人”“学习”,需要组织性、纪律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什么是我们所不知道的?这项工作的社会经济基础是什么?是以市场、商业为基础还是反对这个基础?”此时,列宁 (1.0 分)
A. 逐步认识到“左”倾的错误
B. 认同德国电气时的代科技创新
C. 捍卫马克思的经济模式设想
D. 使苏联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9#
1933~1934年,苏联农民的小麦交售给国家的价格为每公斤3.2到9.4戈比(货币单位);通过国家商业渠道销售的面粉每公斤零售价格最高约是400到500戈比。这一措施的目的是 (1.0 分)
A. 集全部力量保障前线的胜利
B. 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市场繁荣
C. 提高集体农庄农户的积极性
D. 为高速工业化提供资金保障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0#
苏联经济学家布哈林说:“要知道我们曾经做了一些不能以国内战争的存在所能辩解的明显的蠢事。”列宁也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上述两人都 (1.0 分)
A. 忽略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条件
B. 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积极作用
C. 认同战争对苏俄经济政策的重大影响
D. 承认取缔商品生产违背了客观规律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1#
据统计,1924-1928年间,私人企业在苏俄大工业中所占比例不超过5%,在小工业中达到75%;私人企业在苏俄部分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为:缝纫工业为70%,制鞋工业为70%,食品加工业为34%,皮革工业为27%.材料表明苏俄私人企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1.0 分)
A. 改变国家经济运行模式
B. 迟滞了苏联的工业建设
C. 改善民生日常消费质量
D. 推动了农业集体化建设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2#
瞿秋白在游记中描写1923年的苏联:街上的电车“现在已经开行得很多了,也有一二辆新造的”“许多大商铺,大半国立的、市立的、工人协作社创办的比较堂皇些”。这反映了此时苏联 (1.0 分)
A. 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发展
B. 公有制经济垄断市场经营
C. 工业化模式制约经济发展
D. 社会主义优越性日渐明显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3#
1925年,苏联作家格拉特科夫的小说《水泥》把当时的社会与内战时期进行了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人们的愤懑情绪:“不知道梦魇究竟在何处:是在那流血、苦难和牺牲的岁月里,还是在那富丽堂皇的商店橱窗内的盛宴和烂醉如泥的餐厅里!将士们魂归何处?……难道那些地痞流氓又可以通过抢劫致富并逍遥地享受生活?”这表明 (1.0 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矛盾激化
B. 新经济政策引起部分民众的不满
C. 斯大林体制造成严重的贫富差距
D. 苏联面临与内战时期一样的危机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4#
1933年,苏共中央全会和中央控制委员会联席会议次定,国家“二五”计划时期的工业年均増长率目标是13%~14%,而“一五”计划时期是20为~21%。决定“主要强调的不是生产的数量增长,而是生产质量的改兽利人均产出的増长”。这表明当时苏联 (1.0 分)
A. 试图解决工业化中的浪费问题
B. 已放弃计划经济体
C.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问题较突出
D. 调整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5#
在列宁看来,封建主义有自然经济、分地制度、人身依附与超经济强制、极低下的技术水平这四大特征,故而对于十月革命后的俄国,社会变革的首要任务应该是 (1.0 分)
A. 解除封建束缚
B. 进行土地革命
C. 实行计划经济
D. 发展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6#
1921年5月,苏俄政府通过合作社组织工业品同农民手中余粮直接交换。同时,政府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不久,国家取消商业的地区范围限制,允许私人自由贸易。由此可见,当时苏俄 (1.0 分)
A. 工农业生产基本上得到了恢复
B. 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C. 对战时体制做出了适时的调整
D. 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7#
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指出:“共产主义与商业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在大机器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要推行渐进的改良”。导致列宁产生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1.0 分)
A. 应对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B. 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
C. 原有经济政策引发危机
D. 建立计划经济新体制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8#
1927年英苏断交、苏联驻波兰大使被刺以及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后引发的局部战争,更使联共(布)认识到“新的帝国主义战争日益逼近了”“我们应当采取一切措施保障我们的国家以防止突然的事变”。这可以用来说明 (1.0 分)
A. 单一所有制形式具有历史的局限性
B. 新经济政策阻碍了经济发展
C. 斯大林体制的实行有一定的必然性
D. 苏联酝酿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9#
1917年1月莫斯科薪水较高的金属加工业工人的实际月工资是一战前平均水平的84%,到2月初时只有55%,而在1914-1917年间莫斯科工业区工人的整体平均实际工资更是缩减了35%—40%。上述现象反映了俄国 (1.0 分)
A. 一战直接引发十月革命
B. 工人运动浪潮席卷全国
C. 工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
D. 社会经济环境严重恶化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0#
1921年,苏俄虽因自然灾害而致农业歉收,但仍征得粮食税1.62亿普特,通过商品交换采购粮食0.6亿普特,国家共获得粮食2.33亿普特。1922-1923年国家获取的粮食上升到4.3亿普特。其他农产品、畜产品国家采购量也有较大增长。苏俄的农业发展状况反映了 (1.0 分)
A. 农民为工业化做出重要贡献
B. 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逐渐确立
C. 政策调整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D. 国家进一步加强经济的控制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1#
1921年,苏维埃政府在讨论粮食税税额标准时,把“根据农户收获量、人口和牲口数量,从农户产品中按百分比扣除”的预定方案修改成“根据适合耕种的土地面积确定”。苏维埃政府此举意在 (1.0 分)
A. 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追求粮食亩产量的最大化
C. 降低粮食税的税额标准
D. 平衡农民贫富不均的矛盾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2#
1917年1~2月,列宁在《法兰西内战》一书中“ 公社正是这种共和国’的‘一定的形式”的论断旁批注道“公社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定的形式”;同年7~9月,在《国家与革命》一书的提纲和纲要中,列宁又指出公社是"“终于发现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形式”。这些论述 (1.0 分)
A. 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不成熟
B. 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C. 表明列宁的革命理论发生根本变化
D. 为俄国革命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3#
1917年12月9日,全俄农民苏维埃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布尔什维克党和左派社会革命党的共同努力下,战胜了社会革命党的反对,决定同工兵苏维埃合并。22日,布尔什维克党又同左派社会革命党达成联合组阁的协议,7名左派社会革命党人进人人民委员会。布尔什维克党的这些作为 (1.0 分)
A. 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性质
B. 得到了资产阶级大力支持
C. 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D. 解决了不同派别间的矛盾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4#
20世纪30年代,苏联兴起了一场广大妇女志愿从事教育、文化和社会服务工作的所谓“妻子运动”,得到了妇女们的积极响应,剩余劳动力得以合理的利用。该运动 (1.0 分)
A. 适应了新经济政策的需要
B. 推动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C. 保障了苏联社会主义民主
D. 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步伐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5#
20世纪三十年代,当有人质疑在五年计划的指导下,苏联却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利用美国的先进技术建成,会造成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时,斯大林表示:“以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这就是愚蠢之至。”材料反映出当时苏联 (1.0 分)
A. 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
B. 重视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C. 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D. 意识形态发生重大变革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6#
1917年9月,俄军最高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武装叛乱,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求助于首都的工人和革命士兵,根据列宁指示,布尔什维克党组织了大量的工人和革命士兵投入战斗,最终平定了叛乱。列宁这样做的意图是 (1.0 分)
A. 稳定俄国国内的社会秩序
B. 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
C. 为十月革命做充分的准备
D. 与资产阶级组建联合政府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7#
1922年5月,苏维埃政权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期限一般定为三年,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但主人必须同雇工一起劳动,另外在承租土地上不得使用雇佣劳动力。1926年,土地和生产资料租佃关系,以及雇佣劳动关系发展到了顶峰。这说明当时苏联 (1.0 分)
A. 国家放松了对农村的监督
B. 农村的剥削现象较为严重
C. 土地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D. 农民有较大的土地经营权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8#
十月革命后,列宁指出,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不是消灭资本主义,而是要使国家“摆脱半亚 洲式的不文明状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能够抛掉资产阶级制度以前的糟糕至极的文化 ……也就好了”。为此,列宁主张 (1.0 分)
A. 采取余粮收集制,巩固国家政权
B. 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经济发展
C. 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D. 解除部分企业国有化,稳定国家政治秩序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9#
苏联散文集《莫斯科:时空变化的万花筒》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莫斯科的独特面貌。其中提到:“11月末《消息报》上第一次出现了广告。如今,所有的报纸和贸易指南上广告已是琳琅满目。”这一描述 (1.0 分)
A. 说明工业化发展的环境日益优化
B. 推动了苏联斯大林新体制的确立
C. 继承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D. 反映苏俄勇于探索经济建设新路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00#
列宁指出机器大工业是“社会主义的物质的、生产的源泉和基础”。1920年,他又强调“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列宁的这一论断 (1.0 分)
A. 埋下了苏联国民经济结构失衡隐患
B. 揭示了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C. 体现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意图
D.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总分:100分 及格:60分 时间:100分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未答题:
已答题:
0
答错题:
提交试卷
暂停计时
上一题
下一题
显示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