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六中2020届高三模拟题

作者: fighter , 发布日期: 2020-09-27 21:44, 已浏览: 677 次, 已答卷: 0 次, 您已完成 0 次答卷

标记
1#
 
1. 西周时期,伯禽被分封为鲁国诸侯,他死后,其子不能自动继承为鲁公,而是必须回到宗周,由天子进行新的策命礼,称作“承嗣再命”。这一做法 (4.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2#
 
2. 司马迁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称,“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司马迁认为,一直被人们视为夷蛮的越王勾践是黄帝玄孙禹的后人;两越的夷蛮也是黄帝的后裔。这一看法 (4.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3#
 
3. 北宋朝廷每年通过赋税征收的渠道集中于中央财政的货币量大约是年铸币量的十几倍。无所不包的实物供给制保障了非生产者阶层的优裕生活,同时还有丰厚的货币薪体和各种名目的补贴。这些措施 (4.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4#
 
4. 与明朝专门归于礼部管理不同,清朝除沿袭明朝旧制以礼部主管封贡事务外,又设理藩院管理藩部及部分境外国家的朝贡事务。清初,理藩院只管理漠南蒙古诸部事务,康熙年间扩及到厄鲁特蒙古和西藏地区并负责对俄邦交,乾隆朝中叶开始管理新疆回部及大小金川,兼涉廓尔喀尼泊尔封贡之事,材料表明清朝 (4.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5#
 
5. 下图为1893年汉口租界工部局设立的汉口书信馆发行的邮票,图上是一位挑运茶叶的农民。 这可以用来说明( )
(4.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6#
 
6. 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让陈独秀意识到,要“从根本上取消这蔑视公理的强权不可”,“我们不可主张用强力蔑弃公理,却不可不主张用强力拥护公理。我们不主张用强力压人,却不可不主张用强力抵抗被人所压。”“用强力拥护公理"思想旨在 (4.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7#
 
7. 1944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合作社联席会议上指出:“合作社是为广大群众办的;其业务主要有十项:工业、农业、运输、畜牧、供销、卫生、信用、教育、植树、公益:合作社是统一战线性质”。合作社的兴办 (4.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8#
 
8. 中国近现代史上曾有两次留学苏联的热潮:20年代曾有一批进步青年留学苏联,主要学革命理论和军事技术;而50、60年代留苏学习重心转变为冶金、采矿、电气、地质建筑、水利等专门技术。这一变化 (4.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9#
 
9. 伯利克里时期,15%至20%的公民会有规律地出席公民大会,但在没有现代扩音装置的会场,待表决的发言实际上不可能被数千人都听见。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4.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0#
 
10. 1600年,西班牙学者马丁·塞洛里戈说:“如果西班牙没有钱没有金银,是因为它拥有这些:如果西班牙贫穷,那是因为它富有。”这种因为骤然富有而贫穷,就是所谓的“西班牙陷阱”。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西班牙 (4.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1#
 
11. 1949 年美国对中国贸易的纲领性文件主张应控制对中国的贸易,凡是具有直接军事用途的物资,都应该对中国禁运,但对中国的控制应比对苏联、东欧松缓些。在对中国有限禁运的基础上,允许中国与日本及西方世界开展有限度的贸易。美国旨在 (4.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2#
 
12. 19世纪以来,一派画家主张艺术应该以自然为范本,认为画家应该走出画室,也不再从历史和古籍中寻找题材,艺术处理上,反对古典主义或浪漫主义的倾向。此类艺术流派 (4.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3#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末期,秦蜀守李冰在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时候,考虑这项工程所要发挥的功能依次是防洪、航运和灌溉。创建期的都江堰,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互相影响的水利系统。两宋时期,拥有分水、导流、引水和溢洪排沙综合功能的工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都江堰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水利工程已经进入了成熟期。(都江堰的管理也更加完善,不仅形成了稽查、水政和工程三个互相制约的管理体系,而且都江堰还成为国家水利工程,朝廷派出御史领提举官,到灌区巡视,代表中央政府监督岁修工程质量和经费使用情况,地方上则设置各级官员共同负责灌区的水政和都江堰工程的管理及岁修活动。成熟期的都江堰内江灌区共分出4条干渠,灌溉面积超过200万亩。
——摘编自曹玲玲《作为水利遗产的都江堰研究》
材料二 “大跃进”后期最有名的水利工程是河南省林县的红旗渠。红旗渠于1960年2月开始修建。经10年奋战,于1969年7月完工。红旗渠工程总投工5611万个,参与民工7万人,先后有81位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加上分干渠、支渠、斗渠,共计长约1500公里;10年间,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尽管林州人民为此工程付出了巨大代价,而且自90年代以来,出现水源不足,渠道老化等问题,但运行30年间,解决了全县严重干旱的问题;灌区的有效灌溉面积达54万亩。
——摘编自李克军《如何评价“大跃进”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都江堰建设为例,概括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红旗渠修建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旗渠的修建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16.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4#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中期,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到美国,这让他们极为不安。第一份由美国人撰写的针对中国城的详细报道,也许就出自马克.吐温之手。他所观测的中国,混合了茫然、哀伤与恼怒。当他一面抗议似乎含有种族歧视味道的社会风气时,一面却又不自觉地表现出了歧视的态度。
赛珍珠的长篇重说《大地》三部曲正面描写了中国农民的生活以及他们与土地的关系。
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农民的形象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许许多多美国人正是通过赛珍珠的小说了解到中国,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解囊相助。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深入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实地走访。三个月后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1937年,此书在英国出版,轰动了西方世界。红军的伟大形象被树立起来,一批批年轻人从各地开赴延安。美国总统罗斯福读这本书后,三次约见斯诺,听他讲述对中共的视察情况,并调整了美国的对华政策。
——摘编自张威《1930—1980,中国形象的世纪变迁》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5#
 
15. 材料 安史之乱后。各藩镇纷纷派员在长安设立进奏院,作为与中央的信息联系渠道。此外,进奏院还承担处理藩镇在长安的经济事务、为本镇进京官员服务及提供中央情报等诸多职能,成为藩镇在长安的常驻办事处。宋初沿用了这一旧制。公元981年,宋太宗对散居都城的各州进奏院进行整合,在大内之侧设置了都进奏院,并从原有人员中筛选出150人为进奏官。所有进奏官均在院内集中办公,各自负责一州或数州的文书转递,地方上呈的文书必须迅速移交上级主管部门,朝廷下发文书也必须按时发出。朝廷明令进奏官只能在朝廷许可的范围内传送消息,不得私自拆封机密文件,不得泄露朝廷情况和国家机密,承发文字亦只能在院内完成。尽管如此,文书的延误和泄密等事件在宋代仍然屡有发生。
——据游彪《庙堂之上与江湖之间:宋代研究若干论题的考察》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宗改革前后进奏院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太宗对进奏院的改革。 (16.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6#
 
16. 材料 1931 年日本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初期,美国军政上层还在观望,看中国能否坚持抗战。1937年7月12日,美国国务院发布新闻简报的说法是:“......日中之间的式装冲突将对世界和平及进步构成重大打击”,同时,美国政府仍然将要关注点集中在自身的在华权益之上。从1937年7月至1938年,中国形成了牵制和打击日本陆军主力的战略战场。中国抗日战争的现实, 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并促使美国远东政策从以往的一味对日妥协,发展为既有妥协又有制约日本的双重政策阶段。1940年6月的法国敗降引起国际格局的重组,日本积极进行南进准备, 美国也直接面临着东西方法西斯战争的威胁。美国远东政策也由此将中国抗日战争纳入到抑制日本南进的战略考虑。
----摘编自韩水利 《中国抗日战争与美国选东政策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初期美国对日妥协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 (16.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标记
17#
 
17. 材料 李大钊(1889—1927年)河北省乐亭县人。早年留学日本。1916年学成回国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坚力量。1917年十月革命后,李大钊敏锐地意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已证实西方文明存在严重缺陷,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可能解决现实问题,俄罗斯文明则可“当媒介中西之任”,对马克思主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间他在《新青年》等上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予以高度赞扬,认为它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革命”,是“世界新文明之曙光”,进而指出中国革命必须“适应世界的新潮流”。
——摘编自李喜所等著《中国近代史:危机与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李大钊在1917年前后思想发生的转变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时期李大钊的思想转变。 (16.0 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本题讨论
 
总分:132分 及格:60分 时间:50分钟
未答题: 已答题:0 答错题:

关注我们:智学课程网

官方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18883312668

运营中心:重庆市江北区、广东省惠州市、江西省赣州市

QQ群:3451268

Email:zxkcw@qq.com

Copyright   ©2020-2023  智学课程网  Powered by©zxkcw  技术支持:圆月科技     ( 渝ICP备1400807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