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快速发布
|
关注公众号
人文历史
智慧人生
|
微信登录
微信登录
找回密码
账号中心
您好,请
登录
首页
备课资源
视频学院
教研
视听经典
交流平台
问答
阅读
练题
积分
帖子
用户
快捷导航
高中统编
初中统编
学术前沿
难题汇集
品质试题-高中
品质试题-初中
高中历史
初中历史
学术讲座
重庆南岸历史教研
石家庄高中历史
肖仕扬工作室
陈维坚工作室
陈大斌工作室
陈祺文工作室
重庆市实中课程基地
巴蜀中学历史课程基地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家庭教育
心理教育
难点熔炉
教育关注
教育公益
网上作业
群组
动态
我要提问
我的提问
互助答问
公益教师
我要练题
已练试题
我的错题
宣传推广
每日签到
?
考试中心
?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我参与的考试
|
我的错题集
|
试卷帮助
|
手机版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作者:
九月鹰飞
, 发布日期:
2021-06-06 22:43
, 已浏览:
1374
次, 已答卷:
52
次, 您已完成
44
次答卷
标记
1#
陈独秀曾经撰文指出:“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信仰共和,必排孔教。”其实践行动是 (1.0 分)
A. 参加辛亥革命
B. 掀起新文化运动
C. 参加护国运动
D. 创建中国共产党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
下列历史事件,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1.0 分)
A. 鸦片战争——“开眼望世界”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C. 甲午战争——戊戌变法
D. 袁世凯称帝——二次革命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
1915年末,唐继尧、蔡锷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发动护国战争。这里的“国”是 (1.0 分)
A. 国家主权
B. 中华民国
C. 中华帝国
D. 中国文化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
1913 年春,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革命的直接对象是 (1.0 分)
A. 清帝
B. 袁世凯
C. 蒋介石
D. 日本帝国主义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
“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1.0 分)
A. 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
B. 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 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D. 清政府加强商业控制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
新文化运动的狂飙不仅猛烈冲击了以儒国为轴心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新文化运动中能够体现现代价值的核心内容是( ) (1.0 分)
A. 民主科学
B. 中体西用
C. 克己复礼
D. 三纲五常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精神和时代标准,社会流行词汇也能很好的反映社会热点,下列能反映新文化运动热点词汇的是( ) (1.0 分)
A. 民主共和
B. 变法维新
C. 自强求富
D. 民主科学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超过以往半个世纪发展的总和。此现象出现于 (1.0 分)
A.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 戊戌变法时期
C.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 五四运动以后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
1918年,孙中山曾痛心第表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这里的“北”是指 (1.0 分)
A. 沙俄残余势力
B. 日本帝国主义势力
C. 袁世凯独裁统治
D. 段祺瑞等北洋军阀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0#
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1.0 分)
A. 观念变化导致脚带无人问津
B. 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
C. 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 有识之士共同倡导废止缠足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1#
“要以民主与科学的标准挑战中国的政治与思想传统……所有习俗、制度、风俗、圣贤教训都应重新被评估”。提出上述主张的是 (1.0 分)
A. 资产阶级维新派
B. 资产阶级革命派
C. 新文化运动倡导者
D. 无产阶级革命派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2#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之所以“短暂”因素不包括 (1.0 分)
A. 工业结构不合理
B. 封建君主专制的压制
C. 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
D. 列强卷土重来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3#
民国初年,因民族工业发展而迅速壮大的阶级力量是 (1.0 分)
A. 产业工人
B. 乡绅地主
C. 北洋军阀
D. 破产农民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4#
“陈独秀等人民主诉求的重心,已从国体、政体等具体的政治建制层面,转向民主政治内在精神的探……”下列能体现陈独秀上述追求的是( ) (1.0 分)
A. 维新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国民大革命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5#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公司) 1912 年获利4万余元,1913 年获利增至10万余元,1914 年为16万余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1.0 分)
A.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6#
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中指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生则自由亡。”与材料相对应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1.0 分)
A.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C.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7#
“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 (1.0 分)
A. 源于思想领域“尊孔复古”的逆流
B. 对传统文化有理性认识
C. 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提供了可能
D. 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8#
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部分学者提出,不能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旨概括为“反封建”,应称之为“反君主专制",并进一步指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不再是封建制了。这些学者“反封建”的解读 (1.0 分)
A. 主要局限于制度文明层面
B. 科学地评价了新文化运动
C. 是对唯物史观的正确运用
D. 纠正了中国古代史的偏差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9#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撰文指出,“吾人于共和国体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原因在于没有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由此可知 (1.0 分)
A. 传统封建思想已经失去立足之地
B. 新文学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
C.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D. 20世纪初国人的思想觉悟较落后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0#
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陈独秀抓住旧道德为封建政治服务的本质,一针见血地指出:“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这表明陈独秀主张 (1.0 分)
A. 共和政体
B. 君主立宪
C. 君主专制
D. 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1#
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们认为,中国政治之腐败与黑暗,根本上就在于国民没有觉悟,因此没有参与政治的愿望与能力。要有真共和,就必须打破条条框框,就要以民主和科学为准绳,将政党政治发展为国民政治。可见,新文化运动参与者意在 (1.0 分)
A. 大力批驳西方国家的政党政治
B. 强调思想解放的重要性
C. 宣扬中国缺乏民主政治的土壤
D.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2#
近代时期,李鸿章发出“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的慨叹;康有为把孔子塑造成改革新偶像;陈独秀认为孔子所主张的封建道德礼教“于多数国民之幸福无与焉”。这些认识共同反映了 (1.0 分)
A. 孔子权威已经丧失
B. 封建帝制失去士人支持
C. 国民意识开始勃兴
D. 传统儒学难以应对时局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3#
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北大学生团体创办了《新潮》《国民》等新式刊物,大力提倡“文学革命”“伦理革命”,并积极普及国民常识。五四时期,类似的学生刊物不断涌现。这一现象 (1.0 分)
A. 表明了思想启蒙运动不断高涨
B. 反映了民主科学精神深入人心
C. 促使了封建道德观念迅速消亡
D. 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已广泛传播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4#
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说要制定宪法,国会也成立了制宪委员会,但实际上每家每派都没有特别把宪法当--回事,法律则处在从属于儒家道统的次要位置,“民国初年,最核心的价值不是合法或非法,而是有道还是无道”。这表明当时中国 (1.0 分)
A. 仍然固守传统政治道德
B. 宪法制定缺乏理论来源
C. 近代法治观念相对滞后
D. 民主宪政体制尚未建立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5#
黄炎培回忆:“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革命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以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总之,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 ) (1.0 分)
A. 使中国的社会性质根本改变
B. 使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C. 使民众的观念、思想极大地解放
D. 使社会风俗彻底地改变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6#
对于新文化运动时期,部分知识分子喊出的“反传统、反礼教”,甚至“反孔”的口号,有学者评价说,不能以今天某些人的“尊孔”来否定陈独秀等人当年激烈“反孔”的意义。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评价历史事件应 (1.0 分)
A. 秉持客观中立
B. 激扬家国情怀
C. 尊重历史背景
D. 服从主流观点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7#
1916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撰文《吾人最后之觉悟》,“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的这一认识源于 (1.0 分)
A. 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影响
B. 北洋军阀假民主真专制统治
C. 新文化运动的迅速发展
D. 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反思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8#
新文化运动期间的陈独秀在《偶像破坏论》中勇敢地提出:“凡是无用而受人尊重的,都是废物,都算是偶像,都应该破坏。”陈独秀旨在 (1.0 分)
A. 呼吁国人要大胆质疑传统理念
B. 破除民众对皇权崇拜的心理
C. 根本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 帮助民众正确认识孔子思想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29#
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指出,教育要“以适时为兴废,吾人所需于教育者,亦去其不适以求其适而已。盖教育之道无他,乃以发展人间身心之所长而去其短,长与短即适与不适也”。这表明他主张 (1.0 分)
A. 全盘否定传统的教育思想
B. 培养适应现实需要发展的人才
C. 培养受教育者的民主精神
D. 教育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0#
1922年,梁启超指出:“如今‘新文化运动’这句话,成了一般读书社会的口头禅。马克思差不多要和孔子争席,易卜生差不多要推倒屈原。这种心理……虽然流动的方向和结果,现在还没有十分看得出来,单论由静而动的那点机势,谁也不能不说他是进化。”梁启超认为,当时中国( ) (1.0 分)
A. 进步与反动的思想斗争激烈
B. 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
C. 社会思潮出现多元并存局面
D. 社会进化思想已成时代共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1#
1912年至1916年,北京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有八十多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矿业、渔业、林业等方面;同时解除了对民间兴办工商企业的限制,推广技术和组织参加世界博览会。这些举措( ) (1.0 分)
A. 有利于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 改善了民族经济生存环境
C. 使民族经济获得独立发展
D. 极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2#
十月革命前,陈独秀说,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之后,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李大钊说,代议政治虽今犹在试验之中,其良其否,难以确知,其存其易,亦未可测。毛泽东说,东方思想固不切于实际生活,西方思想也未必尽是,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当时,新文化运动 (1.0 分)
A. 推动人们继续探求救国出路
B. 转向了传播马克思主义
C. 打破社会对资本主义的幻想
D. 改变对东西文化的态度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3#
新文化运动绝不仅仅是“继往”或“承前”,完成民主革命先行者的未尽之业,它在某种意义上还具有“开来”或“启后”的作用。这个“启后”的作用主要是指 (1.0 分)
A.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 便利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4#
1926年,上海化工实业家吴蕴初突然宣布放弃味精的国内专利,呼吁全国各地大量仿造生产。这导致日本的“美女牌”味之素除了在东三省销售外,在中国的其他地区再也难见踪影。吴蕴初“放弃味精的国内专利”源于 (1.0 分)
A. 官僚资本的严重阻碍
B. 民族资本的竞争激烈
C. 民国法制严重不健全
D. 实业救国的社会思潮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5#
1914-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的资本从3.3亿元增加到5亿元,提高了51.5%,新增加的资本额超过辛亥革命前四五十年投资的总额。这一变化说明 (1.0 分)
A. 国内外环境对工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B.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C. 中国民族工业产品国外市场的扩大
D. 技术进步对工业发展起决定作用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6#
1919年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出版的《数理杂志》上刊载了一篇论文《三从义》,该文章引用《易经》来解释“三从",其认为“一”“二”“三”分别代表丈夫、妻子、儿子,奇数是阳,偶数是阴,结论是女人服从男人是天经地义。该现象 (1.0 分)
A. 反映儒家传统道德与时俱进
B. 说明科学思想影响传统伦理
C. 一定程度上与时代精神契合
D. 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艰巨性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7#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这一变化 (1.0 分)
A. 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的局面
B. 加剧了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膨胀
C. 得益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减少
D. 是因为清政府放宽兴办实业的限制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8#
20世纪30年代,广东台山县涌现了一批经营冷饮、西餐的餐馆,其中冷饮最受欢迎,如刨冰、汽水、冰淇淋、冰咖啡等。这些冷饮很快就在本地流行起来。这反映了当时台山地区 (1.0 分)
A. 社会风气趋于奢靡腐化
B. 西方生活方式成为主流
C. 进步文明观念逐渐传播
D. 新的生活方式逐渐兴起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39#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曾说:“从前的人说妇女的脚越小越美,现在我们不但不认小脚为美,简直说这是‘惨无人道'了。十年前,人家和店家都用鸦片烟敬客,现在鸦片烟变成犯禁品了。”材料可以用来说明,胡适 (1.0 分)
A. 倡导自然科学
B. 倡导新价值观
C. 提倡新式文学
D. 提倡西方民主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0#
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陈独秀意在 (1.0 分)
A. 主张国家至上
B. 批判封建伦理
C. 反对西方民主
D. 抨击君主专制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1#
“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 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1.0 分)
A.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 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
C. 主张“中体西用”思想
D. 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2#
新文化运动初期,李大钊说:“夫代议政治,虽起于阶级斗争,而以经久之历险,遂葆有绝美之精神。”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宣布“在别的资本主义盛行的国家,他们可以用社会主义作工具去打倒资本家阶级;在我们这不事生产的官僚强盗横行的国家,我们也可以用他作工具,去驱除这一班不劳而生的官僚强盗。”材料表明李大钊 (1.0 分)
A. 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发生了变化
B. 一直钟情于西方代议制
C. 始终推崇用社会主义改造中国
D. 坚决反对进行阶级斗争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3#
据统计,“一战”前国内注册的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l920年,新注册公司达272个,资本达117434500元。这一变化表明 (1.0 分)
A. 轻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B. 国际环境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
C. 中国经济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D. 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4#
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②“二次革命”
③袁世凯称帝 ④宋教仁遇刺 (1.0 分)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④②③①
D. ④②①③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5#
陈独秀认为“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 思想,完全洗涮得干干净净不可。”为此,他 (1.0 分)
A. 领导了五四运动
B. 发动了新文化运动
C. 组建了中国共产党
D. 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6#
“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一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1.0 分)
A. 商人投资棉纺织业规模过大
B. 清政府面对《马关条约》赔款加剧搜刮
C. 官僚资本压迫民族企业发展
D. 世界棉纺织业发展萎靡、市场日益缩小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7#
1911—1913年,我国民族资本注册的新厂数有72个,平均每年24个;而1914—1918年,注册新厂数增加到183个,平均每年近37个。由此可推知,阻碍我国民族资本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1.0 分)
A. 政府政策
B. 列强侵略
C. 群众运动
D. 封建意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8#
据史料统计,1912-1921年,荣氏企业的福新粉厂陆续建成开工8个厂,茂新粉厂也从两个厂增加 到4个厂,面粉日产能力占全国的1/4,几乎操纵了全国的面粉市场。张謇的大生纱厂一厂新增纱锭5万枚,郭氏兄弟的永安纺织公司的初创资本达到600万元。据此可知,当时 (1.0 分)
A.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 晚清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 民族企业摆脱对外依赖
D. 民族工业发展适逢良机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49#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近代经济取得必然进展。促使革命前后经济进展的相同缘故是( ) (1.0 分)
A. 政府鼓舞进展实业的政策
B. 列强的经济入侵有所减缓
C. 国际国内市场的慢慢扩展
D. 社会变革形成稳固的国内环境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0#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曾公开批判杜甫描写盛唐景象的名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风凰枝”,应是“鹦鹉啄粒,风凰梄枝”。这反映胡适 (1.0 分)
A. 痛心国家危亡的爱国情绪
B. 抨击封建王朝的奢靡之风
C. 支持文学改良的坚定态度
D. 宣扬国民平等的价值观念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1#
由于诸多因素影响,中国近代思想史新陈代谢异常频繁,下列近代言论,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全都踏倒他
②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③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
④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0 分)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②③①④
D. ③①②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2#
《农商公报》报道、在1915年2月于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商业博览会上,中国共获大奖57个,名誉奖71个、金牌258枚,银牌337枚、钢牌258枚,鼓励奖227个,总共获奖1211个。对这一果认识正确的是 (1.0 分)
A.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B. 美国重视发展中美友好关系
C. 中国民族工业技术世界领先
D. 中传统经济仍有较大优勢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3#
1919年《每周评论)刊文指出:“那共同感觉生活上不满意的事实,才能一个--个的成了社会问题,才有解决的希望。不然,你尽管研究你的社会问题,社会上多数人,却一点不生关系。那个社会问题,是仍然永没有解决的希望;那个社会问题的研究,也仍然是不能影响于实际。所以我们的社会运动,-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的问题,--方面也要宜传理想的主义。”这一主张 (1.0 分)
A. 强调对具体问题的研究
B. 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
C. 否定了新文化运动成果
D. 脱离了中国社会的实际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4#
1892年,爱国华侨张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在今山东烟合创办张裕酿酒公司。时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和清廷要员王文韶亲自签批该公司营业准照,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翁同龢亲笔为公司题写厂名。这一现象可用来说明当时 (1.0 分)
A. “实业救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B.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民族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有所改善
D. 洋务企业内官商勾结现象严重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5#
最早生产自行车的华商“大兴车行”,1920年开办之初,就刊登广告:“国货脚踏车,大兴车行首先制造。价格:比舶来品便宜一半;质料:比舶来品精良坚固;形式:比舶来品美丽新颖;实际:比舶来品经久耐用………”。20世纪初期,此类广告大量出现。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1.0 分)
A. 民族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外资企业
B. 民族意识开始产生
C. 自行车成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D. 提倡国货运动高涨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6#
1875年,徽州富溪人谢正安创制“黄山毛峰”,并与英国茶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其间谢裕大茶庄曾成为徽州府茶商之首,到了1915年以后茶庄开始走下坡路。该茶庄出现衰败的主要原因是( ) (1.0 分)
A. 欧洲列强加紧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
B. 旧中国交通闭塞
C. 官僚资本的压榨
D. 美国货物的排挤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7#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旗帜鲜明的否定“三纲”,批判“三纲”、批判旧礼教;同时他大力提倡勤、俭、廉、洁、诚、信诸德,说只有坚守、践行这些传统美德才算是“持续的、治本的真正爱国之行为”。据此可知陈独秀 (1.0 分)
A. 彻底否定了儒家思想
B. 纠正了新文化运动绝对倾向
C. 重点要弘扬传统美德
D. 具有理性精神与科学的态度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8#
据清政府学部统计,1904年全国学堂总数为4222所,学生92169人;1909年学堂总数猛增到52346所,学生达1560270人。进入民国后,一个不同于旧式文人和封建士大夫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在20世纪初已经形成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壮大。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壮大 (1.0 分)
A. 表明共和体制下教育取得重大成效
B. 助推了五四时期思想领域的活跃
C. 深受中体西用思想的制约
D.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扫除了障碍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59#
学者陈平原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成功的文化断裂”,社会生活、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处在一种激烈动荡的状态,动荡中又包含了连续性,中国文化底色仍在。其“成功”的“断裂”体现在 (1.0 分)
A. 中西对立与传承创新复杂并存
B. 思想解放与文学革命作用巨大
C. 中西文化尖锐对立与冲突剧烈
D. 传统礼教与儒家道德彻底瓦解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等知识分子在山东邹平试点“乡村建设运动”。他们积极推广合作化,克服农民分散性;建立乡村学校,推进教育改革和社会改革;进化礼俗,树立文明新风尚,邹平的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这一运动反映了当时 (1.0 分)
A. 南京国民政府重视农村建设
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
C. 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道路
D.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影响巨大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1#
1920年,陈独秀在《对于时局之我见》中提到:“吾党对于法律的态度,既不像法律家那样迷信它,也不像无政府党根本排斥它;我们希望……终久有社会党的立法、劳动者的国家出现的一日。”这反映了 (1.0 分)
A. 资产阶级激进派践行民主理念
B. 早期社会主义者具有法治追求
C. 中国共产党以健全法制为宗旨
D. 启蒙思想对国人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2#
20世纪初,刘师培说:“海波沸腾,宇内士夫,痛时事之日亟,以为中国之变,古未有其变,中国之学,诚不足以救中国,于是醉心欧化,举一事革一弊.至于风俗习惯之各不相侔者,靡不惟东西之学说是依。”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1.0 分)
A. 存在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
B. 民众盲目地排斥西方文明
C. 士人对学习西方达成共识
D. 民主革命的思潮风起云涌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3#
陈独秀在《袁世凯复活》一文中说:“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为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材料表明陈独秀 (1.0 分)
A. 倡导学习西方科学精神
B. 号召民众维护临时约法
C. 主张反清革命建立民国
D. 认识到变革思想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4#
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 (1.0 分)
A. 迟滞了国内商品的自由流通
B. 加剧了国内的通货膨胀
C. 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调
D. 阻断了中外市场的连接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5#
民国初年,上海德大纱厂创办人穆藕初,针对原棉不足,棉质退化的问题,引进美国长纤维棉种,发起组织中华植棉改良社,强调“专以研究棉产为范围……庶将东亚棉产成为商战健将”。穆藕初的系列举措旨在 (1.0 分)
A. 实现农业资本化经营
B. 振兴实业挽回利权
C. 推动产业布局的调整
D. 抵制外国棉花输入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6#
19世纪末,《无锡白话报》刊发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一文,文章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普及白话的重要意义;1904年,革命家秋瑾在《演讲的好处》一文中提到,“开化人的知识,非演讲不可”“不要钱,听的人必多”。这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 (1.0 分)
A. 高度认可维新思想
B. 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
C. 目光投向平民阶层
D. 思想倾向马克思主义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7#
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反映出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 (1.0 分)
A. 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
B. 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
C. 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
D. 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8#
新文化运动中的新文化派和文化保守主义者的主张主要有以下不同:新文化派重在揭示文化发展过程中的 “质变”和“飞跃”,以说明文化发展、文化建设是“新陈代谢”“弃旧图新”;文化保守主义者则重在揭示文化发展中的“量变”和“渐进”,以强调文化发展、文化建设是“新旧杂糅”“存旧立新”。他们的分歧类似于 (1.0 分)
A. 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
B. 洋务派与保皇派
C.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
D. 国民党左派与右派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69#
1918年陈独秀指出:“产生义和团这个怪物,原因在于:第一、道教;第二、佛教;第三、孔教;第四、以儒释道为精神的中国戏剧;第五、‘仇视新学妄自尊大的守旧’”,并进一步指出:“要想义和拳不再发生,非将制造义和拳的种种原因完全消灭不可”。陈独秀旨在 (1.0 分)
A. 宣扬民主科学思想
B. 强调贯通东西文化
C. 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D. 批判群众暴力革命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0#
1915年9月,陈独秀说:“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现代社会,以经济为命脉,而个人独立主义,乃为经济与生产之大则,其影响遂及于伦理学。”由此可知,陈独秀 (1.0 分)
A. 关注经济变迁,推崇西方物质文明
B. 主张个性解放,扬弃传统儒家之伦理
C. 提倡民主科学,反对君主专制统治
D. 强调积极进取,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1#
据学者统计,北洋政府主管经济部门的47人中,留学欧美日本的有23人,受过国内新式教育的有6人;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反映了北洋政府时期 (1.0 分)
A. 推崇实业救国思想
B. 注重加强近代化建设
C. 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D. 致力于唤醒民族意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2#
1920年,“国货大王”"方液仙看到了国货的未来、决定扩大生产。在上海创建中化第一厂,生产牙膏、牙粉、香膏、香蜜、香粉、香油、香水和漱口水等五十多种户产品。产品一上市便受到国人的欢迎。据此可知,方液仙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当时 (1.0 分)
A. 列强无暇及侵略中国
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群众抵制日货的爱国运动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3#
1915年,北洋政府推行“烟酒公卖”政策,要求各省区将地方所收烟酒税费解送中央财政。1919年,各省区烟酒税费总收1400余万元,实际送至财政部的仅为260万元。1923年,各省区烟酒税费总收近1600万元,财政部实收约90万元。这反映出当时 (1.0 分)
A. 地方政府的离心趋势增强
B. 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加剧
C. 烟酒公卖不适应中国国情
D. 军阀割据阻断国内交通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4#
在20世纪初的北京,一项调查统计显示:报纸订户约占受调查家庭的26%,这些家庭大部分属于较高收入的家庭,其成员的识字率约为75%,而一般家庭也达到了20%的识字率。这说明了 (1.0 分)
A. 订阅报纸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B. 思想启蒙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
C. 识字率完全取决于家庭收入
D. 新知识分子成为社会中坚力量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5#
1918年底出版了胡适的《尝试集》,这是中国最早的新诗诗集。《蝴蝶〉是其中一首:“两个黄蝴線,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恒于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这表明新诗 (1.0 分)
A. 与传统诗歌割裂
B. 偏离了时代主题
C. 缺乏社会基础
D. 转型期特点突出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6#
有学者研究发现,新文化运动期间,当时的人讲“科学”,很少侧重“技术”层面,更注意其“精神”和“方法”;讲到西方的“物质”一面时,也往往提高到“文明”层次。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1.0 分)
A. 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B. 共和政体并未挽救危机
C. 封建君主专制已被推翻
D. 北洋政府提倡尊孔复古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7#
新文化运动后期众多进步刊物发表文章,有的还设有专栏,对男女同校、男女社交公开、女子参政、获得教育权和职业平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这说明( ) (1.0 分)
A. 女性权利受到关注
B. 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变化
C. 男女平等受到社会认可
D. 女子教育是社会平等的重要内容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8#
著名学者罗志田认为,中国人都用器物、政制、文化三段论来诠释近代中国对西方的认识以及中国自身的发展,不过却忽略了其间的一个重要差异,即前两次转变都是对外作战失败之后的“觉悟”,而第三次转变更多是一次自我的“觉醒”。这种转变 (1.0 分)
A. 是西方先进思想传播的必然结果
B. 是近代西方侵华方式转变的产物
C. 根植于近代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
D. 体现国人对国情认识的不断深化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79#
1919年初,教育家蓝公武撰文指出:“彼数千年礼数之偶像固足为吾文化进步之梗,然即新自西方输人之学说,转瞬亦化为锢蔽思想之桎梏。”蓝公武旨在强调 (1.0 分)
A. 传统文化阻碍社会进步
B. 西方文化成为国人精神枷锁
C. 中西文化应该兼容并包
D. 国人应打破束缚以解放思想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0#
1915年3月31日,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说:“袁世凯的情形变得不容乐观。广东爆发反叛,都督对中央政府的效忠正开始变得愈来愈有中立的色彩。至于其他省份,表面上虽仍表示效忠政府,实际上,就算没有秘密地表现出敌意,也至少维持中立的立场,以图斡旋于各方之间。”这一报道 (1.0 分)
A. 揭示了国内政治力量趋向重组
B. 为北洋政府的国政治理进行辩护
C. 反映出当时中国内部存在隐患
D. 与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有关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1#
《新青年》先后译介了俄国的托尔斯泰,法国的莫泊桑,英国的王尔德、格里高里夫人,印度的泰戈尔等人的创作。此外还发表了陈独秀、周作人介绍西方文学流派和作家的论文多篇。这些译介活动 (1.0 分)
A. 对推进文学革命有积极作用
B. 有利于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
C. 直接服务于反复辟帝制斗争
D. 增强了青年学生的爱国意识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2#
1923年2月,生命哲学信奉者张君劢批评“五四”以后流行的“科学万能”思想,强调中国文化重建取决于以文艺、宗教、伦理、哲学等为代表的“人生观”。这说明 (1.0 分)
A. 全盘西化的倾向得以扭转
B. 科学救国思潮宣告破产
C. 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
D. 救亡运动进入理性阶段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3#
1902年前后,梁启超大量撰文,号召开展国民性改造运动,培养“新民”。此后,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吸收了该思想,认为“造因之道,首在树人”,只有培养没有劣根性的新青年才能救中国。这表明梁启超的主张 (1.0 分)
A. 推动了新式大学的创办
B. 启迪了新文化运动
C. 反思了辛亥革命的教训
D. 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4#
《新青年》创刊以来,发表了大量批判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和儒家文化的文章,还大力提倡国语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思想观念非常激进,遭到了批守旧知识分子的攻击。陈独秀的回应是 (1.0 分)
A. 扛起文学语言改革的大旗
B. 大力宣扬达尔文进化论
C. 强调个体人权意识的觉醒
D. 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5#
《新青年》杂志第一期第一号封面人物是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陈独秀撰文指出,中国国民“不能食力者,必食他人之食,不思创业者,自绝生利之途”,造成“民德由之堕落,国力由之衰微”。由此可见陈独秀主张 (1.0 分)
A. 建立美国式的民主共和政体
B. 培养拼搏进取的新国民精神
C. 走振兴工业的实业救国道路
D. 组织工人阶级建立工人政党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6#
陈旭麓认为,如果说《新青年》杂志是较早地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了“五四”新文化和爱国运动;那末《民报》就是较早地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指导了辛亥革命。由此得出《新青年》、《民报》 (1.0 分)
A. 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B. 介绍了革命派的理论主张
C. 表达了要求民主和进步的愿望
D. 激发了广大民众的革命热情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7#
古代汉语中“传”和“统”两字连用均指皇位的传递。作为新词的“传统”从1920年后才开始频繁出现在中国报端著述之中。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1.0 分)
A. 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势高涨
C. 新文化运动冲击旧文化格局
D. 儒学仍是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8#
五四时期,李大钊指出:“要想使一个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问题,应该使这社会上可以共同解决这个或那个社会问题的多数人,先有一个共同趋向的理想、主义,做他们实验自己生活上满意或不满意的尺度。”在此李大钊强调了 (1.0 分)
A. 利用科学理论提高民众觉悟
B.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 组建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
D. 民主科学的进步潮流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89#
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革命中,社会达尔文主义有绝对权威,形成了进化论的文学观,即文学是由低级到高级、由蒙昧到文明的进化过程,因而要进行改良、革命、反传统,由此胡适、陈独秀、鲁迅等人都对古典文学持否定的态度,有的甚至主张青年不看中国书,这一观点 (1.0 分)
A. 促进了达尔文主义思想完善
B. 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彻底否定
C. 斩断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根基
D. 证实了社会优胜劣汰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0#
民国初年,兴起了一股设会组党的热潮。一时间,各种政党犹如春芽破土,竞相出现,并不断分化组合。各种团体,也往往冠以“党”名,以谈“党”为时髦。到1913年底,新立政党312个。这反映了 (1.0 分)
A. 北洋政府坚持实行民主政治
B. 中国民主政治逐步走向成熟
C. 国民民主政治素养普遍提高
D. 国民对民主政治生活的向往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1#
梁启超先生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文中的“觉醒”是指 (1.0 分)
A. 军事科技的革新
B. 政治制度的更改
C. 思想文化的革命
D. 传统文化的继承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2#
1912年出版的《共和国教科书》记载:“我国所谓租界,其管理地方之权,概归外人,不独上海一地为然,此国之耻也。国民宜善谋其国,使我政教昌明,国势日盛,乃可以雪耻耳。”民国教科书的编写旨在 (1.0 分)
A. 启发民智以谋求君主立宪
B. 宣扬民权实现自由民主
C. 倡导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
D. 发动民众推翻帝国主义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3#
1916年,有学者指出:“近年以来,吾国人羡慕西洋文明无所不致……然自欧战发生以来,西洋诸国日以其科学发明之利器戕杀其同类,悲惨剧烈之状态,不但为吾国历史之所无,亦且为世界从来所未有。”此论意在 (1.0 分)
A. 探寻新的救国路径
B. 反对尊孔复古逆流
C. 抨击帝国主义战争
D. 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4#
胡适曾说:辛亥之后,没有什么是神圣不可批判的。三皇五帝、孔子与儒教、佛教、道教、家庭、婚姻、孝道、神灵、长生不老,没有一样能逃过刨根问底式的批判与质疑。其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1.0 分)
A. 铲除了封建伦理
B. 完成了民主革命
C. 结束了专制统治
D. 推动了思想启蒙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5#
1919年,有作者去函天津《益世报》,批判商家在国旗上贴“大减价”、“八五折”等字样;1922年,北洋政府农商部先后多次通令实业厅和各地政府,禁止任何商号注册“国旗”商标。这都说明 (1.0 分)
A. 群众爱国运动推动了国家现代化转型
B. 社会性质渐变激发维护国家尊严行动
C. 民主共和观念普及促进民族国家复兴
D. 实业救国思潮发展冲破传统经商理念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6#
1919年12月出版的《新青年》第7卷第1号,发表了胡适的《新思潮的意义》一文,胡适提出新文化运动的“十六字”方针,即“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故国,再造文明”。据此,胡适强调 (1.0 分)
A. 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性
B. 新思想宣传方式需大众化
C. 新文化运动遵从务实原则
D. 对待外来文化应兼收并蓄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7#
“五四以后的新思潮,除马克思主义外,还有无政府主义、社会改良主义等多种西方学说。中国的先进分子在传播、接受新思潮的过程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体现的正是科学、民主思潮倡导的不盲从、一切诉诸理性的科学精神。”该材料旨在说明 (1.0 分)
A. 新文化运动直接导致了中国共产党诞生
B. 当时中国社会流行多种西方的学说
C. 民主和科学奠定了中共诞生的思想基础
D. 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正确革命方向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8#
1915年,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北洋政府对外公布中日交涉始末,声称“必须给后世的历史学家留下记录”;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将“二十一条”作为革命动员的依据;报界通过报道“二十一条”,提倡振兴国货。上述做法 (1.0 分)
A. 营造了民主建国舆论氛围
B. 开创了救亡图存新道路
C. 有利于民族国家观念强化
D. 阻止了袁世凯复辟帝制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99#
钟表自明末传入中国后,多为社会上层标识身份、装点时尚之用;但19世纪60年代后,钟表开始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在市面流行。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1.0 分)
A. 传统等级观念趋于消亡
B. 新的生活方式逐渐兴起
C. 战乱导致阶级流动加快
D. 工业制造能力进步明显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标记
100#
1915—1918年间,《新青年》杂志共发表各类文章770篇,其中“革命”一词的出现频率为0.78%。1923—1926年间,共发表各类文章128篇,其中“革命”一词的出现频率为25.14%。材料反映了 (1.0 分)
A. 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减弱
B. 工人暴力革命的兴起
C.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D. 救国的主流思想变化
参考答案:
本题解释
本题讨论
总分:100分 及格:60分 时间:100分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未答题:
已答题:
0
答错题:
提交试卷
暂停计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