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完全解读(很有参考意义)

[复制链接]
一夜飞渡 发表于 2020-12-5 18: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完全解读
2019年12月19日,在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考试蓝皮书》发布暨高考评价体系研讨会上发布了《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中国高考报告:政策与命题解读》、《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北京志鸿教育考试研究院是本次发布会的协办单位。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与志鸿教育研究院强强联手,委托世纪天鸿作为中国高考报告系列丛书的总发行,通过专业、权威的政策解读和试题解析,强大的渠道影响为广大高考师生提供最实用的高考解决方案和备考策略。
高考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着力于教-考-招等领域的全景式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分类考试、综合评价、阳光招生、多元录取的道路。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意味着发轫于2014年的高考综合改革正式落地。未来新高考改革将在认真总结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高考改革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效的基础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助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2019年的高考综合改革,走过了一条务实前行的艰苦奋进之路。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义务教育三大领域顶层设计悄然完成、全面发力;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学科评价体系新立,高考命题标准发生深刻变化;规范学业考试,改善综合素质评价,提升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录取体系的重要性,多元录取的录取体系全面升级。职业教育扩招百万,助力高考综合改革。未来已来,新高考改革在中国教育现代化前进的大道上,稳步迈进。
2019年是教育领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高考内容改革也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五育并举”、“六个下功夫”、“八统一”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方针,也是2019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高考内容改革的根本遵循。2019年高考,进一步深化立德树人考查要求,进一步加强从“考知识”到“考能力”的考查,尤其加强了创新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特别是以“一核四层四翼”为主体内容的高考评价体系发布,昭示着高考命题和评价的新标准已然确立,高考指挥棒的指挥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它将深刻地影响每一位考生和一线教师,也必将助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迈向纵深。
高考与国运民生相连,中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置身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之列,中国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堪称奇迹,与经济增长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相匹配。但是,因为教育有着很强的正外部性,教育无法以一般的市场机制来提供和达到均衡,需要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来统筹协调。未来将是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模式,在普遍性的制度竞争、成本竞争之外,创新水平将成为决定一个经济体综合实力的最重要因素。本轮高考改革、特别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制定,就是突出了创新教育、能力教育、思维教育的优先性,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向指挥能力,提高高考指挥棒的指挥水平,从国家人才储备战略的高度着眼,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培育、选拔高水平的人才。高考撬动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推动创新发展。
《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依托国内权威高考命题与研究机构,从七个部分(包括总报告和六大专题板块)分别讨论了2019年中国高考改革的政策分析、命题实践、教学改革、升学渠道、社会影响和评价体系,为高考的再设计、再出发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总报告总结了2019年高考改革的三大内容,强调高考命题标准的深刻变化。第一板块为高考政策解读,系统阐述了2019年新高考综合改革的内容创新,展示高考内容改革的根本原则、考查重点和未来方向;第二板块为高考命题分析,综合阐释高考命题的宏观趋势与学科测量前景,分别从九大学科深入探讨了高考命题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为广大教师、学生及家长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要义与趋势提供参考;第三板块为教学改革经验,强调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目标,教育理念、价值导向、教学模式、学科内容等正发生悄然变化;着力展示中国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良好态势,发掘教学创新的珍贵经验,及时正视改革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第四板块是升学与招生,2019年招生工作稳步推进,录取规模稳中有升,录取工作平稳有序;强调坚持国家的统一招生政策主导地位,有效落实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职教分流,切实配合高考改革,提升考试服务,稳步推进高考多元录取,建设多渠道、多路径的合理、科学的招生录取体系;第五板块是社会影响,通过规范的实证分析,研究改革开放40余年来高考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经验证据表明,以高考为导向的教育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最重要的动力因素。第六板块是专业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它明确了高考内容改革的方向、着力点和要求,是制定命题标准的重要依据,是评价试题试卷、考生水平和考试目标达成度的量尺。高考评价体系是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对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各章内容紧扣改革政策方向,扎根中国高考改革实践经验,以团队合力攻关的模式,力图为社会提供一份权威、专业的高考改革研究成果。
《中国高考报告:政策与命题解读》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机构的权威专家对2019年的高考命题政策及未来趋势进行专业解读。政策层面从高考评价体系入手,详解“一核四层四翼”与未来高考命题的内在关联。命题实践上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9科分科解读2019年全国试卷命制过程、试卷特色及考核要点,并对未来命题方向作出预测,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应对新高考的必备书籍。
《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机构的权威专家对教育部考试中心出台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进行专业分科解读,立足学科特色,重点解析近年来高考命题实践特点,关注价值“金线”和思维“银线”的交叉汇合,展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的内在结构,剖析不同学科情境的命题实践内涵。在《考试大纲》分省逐步取消的背景下,《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成为未来高考命题与评价的标准,本书对高考评价体系进行专业解读,是广大师生必备的学习指南。
此次发布会还同时发布了中国高考报告系列丛书,包括《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试题分析》(系列)、《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标准样卷》(系列)等。其中,《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试题分析》由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核心专家团队编写,以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颁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标准,首次对2019年各科高考试题进行详尽解读,分别从题眼、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情境设计、解题思路等方面展开全面、系统的分析,让广大师生清晰、准确地认识和把握高考命题的标准、意图和未来趋势,真正做到了紧扣最新命题政策、把握最新命题动向,与其它各类试题分析有着明显的区别,是广大师生应对新高考的必备参考书目。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标准样卷》由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编写,标准样卷紧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命题标准,准确把握未来高考命题方向,从试题开放性、思维过程考察、现实情境要求等方面设计样卷,同时充分体现核心价值“金线”和思维能力“银线”两条主线,围绕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等方面来进行试题开发,本套丛书是高考评价体系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具有实用性、针对性、权威性特点,是广大师生快速适应新高考、精准对接新高考的必备学习材料。
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一核”为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同时,高考评价体系还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以此来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
高考评价体系是制定命题标准的基本纲要,在高考评价体系确定的“一核四层四翼”整体框架下制定的学科标准明确了考试的性质与功能,规定了考试的内容与形式,是指导命题的规范性文件,也是学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高考评价体系也是考试评价的准绳和量尺,为考试评价建立了全面的评价标准,可以检测试题是否全面涵盖了考试目标,可以检测考试目标实现的程度以及考试要求达成的幅度。我们要有“金线”和“银线”思维,全面理解和把握高考评价体系。2019年11月底12月初,山东、海南等省市举行了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主要就是依据高考评价体系的指标来命制的,试题结构和内容等变化很大,向全国传递了一个信号,即从2020年开始,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省命制的试卷,都将全面对标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评价体系的发布,必将对高校优秀人才的选拔以及基础教育的改革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和推进作用。
为了让广大师生准确把握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精准对标新高考,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团队,对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进行了分学科权威解读,推出了《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本书立足学科特色,重点解析近年来高考命题实践特点,关注政治“金线”和思维“银线”的交叉汇合,展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的内在结构,剖析不同学科情境的命题实践内涵。在《考试大纲》分省逐步取消的背景下,《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成为未来高考命题与评价的标准,本书对高考评价体系进行了专业解读。
此次发布会还同时发布了中国高考报告系列丛书,包括《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试题分析》(系列)、《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标准样卷》(系列)等。其中,《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试题分析》由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核心专家团队编写,以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颁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标准,首次对2019年各科高考试题进行详尽解读,分别从题眼、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情境设计、解题思路等方面展开全面、系统的分析,让广大师生清晰、准确地认识和把握高考命题的标准、意图和未来趋势,真正做到了紧扣最新命题政策、把握最新命题动向,与其它各类试题分析有着明显的区别,是广大师生应对新高考的必备参考书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标准样卷》紧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命题标准,准确把握未来高考命题方向,从试题开放性、思维过程考察、现实情境要求等方面设计样卷,同时充分体现核心价值“金线”和思维能力“银线”两条主线,围绕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等方面来进行试题开发,本套丛书是高考评价体系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具有实用性、针对性、权威性特点,是广大师生快速适应新高考、精准对接新高考的必备学习材料。
2019年12月19日,在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考试蓝皮书》发布暨高考评价体系研讨会上发布了《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中国高考报告:政策与命题解读》、《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
蓝皮书指出,本轮高考综合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要实现学生“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的转化,打破应试教育的顽瘴痼疾,突出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高考选拔中的能力要求与批判性思维强调的核心主张高度一致,批判性思维的核心主张成为本轮高考综合改革及命题改革的主方向之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实施意见》及系列中央政策的基本方针,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出台了高考评价体系,集中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核心问题。具体来讲,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构成,“一核四层四翼”决定了高考改革的基本方向、高考命题的主要内容以及高考综合评价的基本标准。“四层”决定了高考改革的基本方向,规定了高考的主要内容,是高考命题的内容指南。“四层”中的“关键能力”是指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主要包括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语言表达、文字写作与创新能力等。“学科素养”是指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或科学研究的复杂情境中,能在正确的思维观念指导下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能力处理并解决复杂任务的综合品质,它是知识、能力和情绪态度的综合,包括以下核心素养。
(1)“科学思维”指采用严谨求真的、实证性的逻辑思维方式应对各种问题。能够根据对问题情境的分析,运用实证数据分析事物的内部结构和问题的内在联系,以抽象的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运用抽象与联想、归纳与概括、推演与计算、模型与建模等思维方法来组织、调动相关的知识与能力,解决生活实践情境或学习探索情境的各种问题。
(2)“创新思维”指运用开放性、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应对问题情境,组织相关的知识与能力,注重独立性、批判性、发散性的思考。综合运用直觉的、顿悟的、灵感的、形象的、逻辑的方法,提出新视角、新观点、新方法、新设想,创新性地解决生活实践情境或学习探索情境的各种问题。
(3)“信息获取”是指适应社会信息化趋势,通过各种方式与渠道获取信息,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地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知识与能力,完成信息获取活动。
(4)“理解掌握”指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地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知识与能力,系统化、多层面、多角度地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融会贯通地把握新信息的实质,把握新旧信息的联系,形成对新信息的准确判断、分析与评价。
(5)“研究探索”指根据应对新的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地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实施调研、探究或实验活动。分析结果,提出新观点或发现新问题,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
(6)“语言表达”指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地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准确传达信息并进行交流沟通。能够根据具体情境的不同,选用口语、书面语等不同语体并灵活转换。熟练运用图像、图表、图画表达思维、观点,借助口头语言、书写或绘图工具等表达抽象的概念。灵活运用各种文本形式准确表达个人的情感、思维和观点。能够根据情境需要,运用外语进行交流。
2019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这意味着考试大纲在全国范围内分步取消,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高考评价体系”将成为高考命题和学生应考的重要指南,这对引导教学和高考综合改革具有纲领性的意义。通过对上述高考评价体系,尤其是“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本轮高考命题改革的主要指导方针和内容规定充分体现了创新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包括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科学思维、实证精神、逻辑推理、信息识别与加工等核心要素。值得指出的是,高考评价体系突出了对学生“思维认知能力(思维品质)”的要求和考核,“思维认知能力”是指学习者在面对生活实践和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进行学科认知加工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学习者在秉持科学态度,运用严谨的理性思维和丰富的感性思维,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获得新结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是激发个体好奇心、想象力、塑造创新人格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基础。主要包括: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创新与批判性思维成为本轮高考改革的主旋律之一,应该引起教师、学生以及社会的充分重视,这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人才的国家人才战略紧密相关。从2019年的高考试题分析来看,创新与批判性思维的考查,已经成为各个学科高考内容改革的重要方向,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北京、浙江等地方卷,都历史性地凸显了创新与批判性思维的考查,信息识别与加工、逻辑推理、清晰表达、科学思维、独立思考以及归纳提炼等批判性思维的核心要素,成为各个试卷最为重视的考查对象。“批判性思维”作为2019年高考内容改革的亮点,已经受到了高度的关注。
新的考试评价体系,与以往考试大纲相比,具有自身鲜明特色。一是全新的评价理念。对学生思维的考查远大于知识的考查,不仅考查知识的记忆、储存、理解,更考查知识的迁移,素养的培育和能力的提升,贴近生活,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考查,将成为新的评价理念,直接瞄准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培养、科学考查。二是独立的学科化操作,建立新的单科评价体系,根据学科特色,建立符合自身学科素养培育的评价体系。三是标准化测量。新的考试评价体系对考试内容不再简单框定,高考评价体系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明确界定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和测量标准。
《高中育人二十三条》明确规定,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等科目合格性考试由省级相关部门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实施;高校招生录取所需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实行选择性考试,由省级相关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目前的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主要是由各省市考试机构负责命题,除自主命题的几个省份外,高考主要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各省市考试机构在命题经验、命题技术、命题队伍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中西部地区的考试机构,单独省级命题乃至具体实施,仍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各省来说,学业水平考试,特别是各科的省级相关部门命题及其考试,将是未来高考拓展的重要方向。
为教师减负是前提,教育部2019年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要下大力气为教师减负,将教师减负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准备专门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全面清理和规范进学校的各类检查、考核、评比活动,实行目录清单制度。
为学生减负是根本,人才分类培养、考试分类实施,在不同的航道中良性竞争,尽量减少孩子们参加不必要的考试和进行不必要的陪考。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得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成长轨道上健康发展,而不是一刀切、一张卷。在招生录取的立交桥上,给每个孩子开设自己的特别通行证,让人才的成长实现无缝链接、进行个性培养。
2014年开始的这一轮新高考综合改革,特别是考试内容改革,就是要从“考知识”到“考能力”,从“解答问题”到“解决问题”,2019年的高考,进一步加强从“考知识”到“考能力”的考查。
2019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这意味着考试大纲在全国范围内分步取消,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评价体系成为高考命题和学生应考的重要指南,这对引导教学和高考综合改革具有纲领性的意义。通过对上述高考评价体系、尤其是“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分析,本轮高考命题改革的主要指导方针和内容规定充分体现了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要求,包括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科学思维、实证精神、逻辑推理、信息识别与加工等核心要素。高考评价体系突出了对学生“思维认知能力(思维品质)”的要求和考核,“思维认知能力”是指学习者在面对生活实践和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进行学科认知加工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学习者在秉持科学态度,运用严谨的理性思维和丰富的感性思维,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获得新结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是激发个体好奇心、想象力、塑造创新人格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基础。主要包括: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
认知水平、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考核成为本轮高考改革的主旋律之一,应该引起教师、学生以及社会的充分重视,这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人才的国家人才战略紧密相关。2019年的全国卷试题分析中,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明确表示,今年试题突出了对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思维能力质方面的考查。2019年6月8日、9日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了2019年高考命题分析的官宣通稿,从两份官宣通稿来看,两条主线贯穿2019高考的命题思路:一是包括价值引领、立德树人、铸魂爱国、劳动美育的核心价值导向;二是信息识别与加工、逻辑推理、清晰表达、科学思维、独立思考以及归纳提炼等方面的能力素养。特别是“批判性思维”作为官方文件在官宣通稿中被首次正式提出,而且是多次提及。批判性思维作为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手段,在2019年的高考命题全国卷和地方卷中普遍呈现,形成亮点,对于未来高考命题改革的思维导向具有重要的标杆意义,2019年高考命题在创新和批判性思维上迈出了具有革命性的一步。
总之,以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归纳概括、演绎推理、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为代表的的思维品质考核作为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手段,在2019年的高考命题全国卷和地方卷中普遍呈现,达成共识,这对推动高考命题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2019年高考命题在思维品质和能力素养考查方面迈出了坚定、关键的一步。


本站导读:
(一)更多分享与交流
请关注公众号“智慧学史”,或QQ群:3451268
(二)关于积分和求助
1、会员可通过每日签到宣传推广、分享资源、互助问答等免费获得积分和金币。
2、求取资源、获取帮助请到“问答广场”发帖。
(三)版权申明
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站网址(www.zxkcw.com)。
2、本站会员分享资源,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争议,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zxkcw@qq.com,我们核实后将及时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智学课程网

官方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18883312668

运营中心:重庆市江北区、广东省惠州市、江西省赣州市

QQ群:3451268

Email:zxkcw@qq.com

Copyright   ©2020-2023  智学课程网  Powered by©zxkcw  技术支持:圆月科技     ( 渝ICP备1400807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