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 徐奉先《恢复高考40年历史学科考试命题评述》

[复制链接]
一夜飞渡 发表于 2020-12-1 08: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恢复高考40年历史学科考试命题评述
徐奉先
(教育部考试中心,北京100084)


摘要:1977年恢复高考后,历史学科命题经历了高考恢复初期、能力考查探索期、标准化考试改革期、综合能力考查期、课程标准改革后的高考5个阶段。40年来,高考历史科命题不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和探索能力考查思路,实现了对高校新生的有效选拔,同时对中学历史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恢复高考;历史学科;考试内容改革;高考命题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改革在艰难中探索,在实践中发展,不断总结经验,摸索规律,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考试之路。高考改革不仅是教育发展的关键,也关系到国计民生,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至关重要。考试内容改革是高考改革的核心,从考试科目的调整,到考试目标的设定,再到考试技术的发展,诸多历史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历史学科作为文科类学生的必考科目,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也经历了一个良性的发展历程,在人才选拔、价值引领和引导中学教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40年间,高考历史科考试命题经历了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考查探索、标准化考试改革、综合能力考查、课程标准改革后的高考5个阶段。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对不同阶段高考历史科考试命题特点,尤其是能力考查的发展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期总结经验,更好发挥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的作用,为后续高考改革提供借鉴。

1.高考恢复初期(1978—1981年):明确考试范围,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第一版)》(下文简称《1978年大纲》),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制定的首个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中,“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树立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历史按规律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反作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1978年大纲》时代色彩鲜明,价值导向明确,规定了学生在完成高中阶段学习后应该达到的水平。
为指导考生复习备考,教育部专门颁布了《一九七八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复习大纲》,要求“考生按照大纲复习时,应着重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把注意力放在巩固过去所学基础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要猜题和死记硬背”,并规定“命题范围将不超出本大纲”[2]。
按照上述两个大纲的要求,这一阶段的高考历史科命题指导思想表现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从考试题型来说,仍以传统的填空、名词解释、问答题为主,尤其是考查记忆力的填空、问答题在试卷中占有绝对优势,考查内容完全依据中学教学大纲和教材,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强调知识体系的完备性。就考查内容而言,政治史如农民战争、国际共运史等内容较“文化大革命”之前有所减少,但题量仍占全卷一半左右,文化史、经济史、科技史内容比例有所增加。这些考查特点对于促进历史教学注重基础知识,深入理解教材和完善学科知识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考试内容被严格限定在教材范围内,试题和答案仅仅是教材搬家,实际上鼓励了“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甚至导致出现了一些怪题和偏题,如1980年的名词解释“海国图志”要求写出具体成书时间,“戊戌六君子”要求回答6人的姓名及具体遇害日期,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也有部分考生能够取得极高的分数,但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没有得到提高,影响了高校录取的新生的质量,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2.能力考查探索期(1982—1992年):开发新题型,运用教育测量理论命题
1982年,随着中学教材的逐步统一,停止了编印高考复习考试大纲。经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关于一九八二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请示》(下文简称《请示》)提出,“高考命题严格限制在中学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的范围之内,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其运用能力。”[3]按照《请示》的精神,教学大纲同时承担考试大纲功能,教学要求即考试要求。1986年,国家教委公布了《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下文简称《1986年大纲》),把中学历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规定为:“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与《1978年大纲》相比,《1986年大纲》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肃清了“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想的流毒,二是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提出,“历史教学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完成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方面,“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还要注意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内容之间,中外历史之间,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1]在始终坚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命题的同时,
此阶段历史学科运用教育测量理论,努力创新能力考查的内容与形式,题型创新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借鉴国外标准化考试经验,历史学科在题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原来以填空、名词解释、问答题为主的试卷结构上,探索命制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图识图、列举、搭配、材料解析等新题型,试题形式更加丰富,能力考查也更全面。
2.1探索命制选择题
借鉴国外标准化考试经验,高考历史学科自1981年开始命制选择题,先后探索了判断式选择题、选择搭配题、四选一单选题等形式,至1985年单项选择题正式成为一种固定题型。此后,高考历史科试卷中的选择题题量逐年增加,并分化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两种类型,考核目标从初期单纯考查再认再现能力逐渐演变为对理解、分析、推理、评价等多种能力的考查。选择题在高考中受到青睐的原因在于,这种题型可以考查从简单到复杂的多种学习成果,不仅任务清晰、评分客观,而且扩大了考查的知识和能力覆盖面。此外,选择题与是非判断题相比,较少受到猜测的影响,考生的作答,尤其是干扰项的作答表现还可向命题者反馈诊断性信息,用于改进以后的命题。
2.2探索命制材料解析题
除了选择题,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新题型是材料解析题。1989年,历史学科首先创设史料分析题,即现在的材料解析题,注重在试题中引用原始史料,着重考查考生对史料的甄别和对历史情境的思考,是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重要突破。1990年,历史学科就能力考查问题单独向国家教委提案,得到时任教委主任何东昌的重要批示,要求历史学科进一步考查学科能力,摆脱简单的死记硬背式考查方法[3]。此后,材料解析题不断使用新材料,突出历史学科以史料为研究基础的传统和特色,要求考生在提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概括、分析、综合等方法解决问题。材料题的最佳形式是材料与设问相结合,即问题源于材料但又不拘泥于材料,能够有效纠正“死记硬背”的弊端。材料解析题用于高考历史科后,每年题量基本保持在3道左右,考生作答不仅要仔细辨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还要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史论结合的阐述论证,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题海战术”式的应试倾向。
2.3改良传统问答题
问答题是高考历史科传统的主观题型,主要通过文字表达,深入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阐述论证和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这种题型自1982年起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出现了一些多段落、大综合和高度概括的试题,要求考生具有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和总揽全局的理论水平,能够运用概括、比较等史学方法;二是出现了一些小切口、多梯度、深挖掘的试题,要求考生能够从具体史实出发总结历史规律或事物本质,重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历史阐释的能力;三是设问渐趋多样化,打破了以往围绕原因、意义、影响、特点等套路进行设问的局限,开始在问题中创设新情境;四是评分标准在个别试题中允许考生提出不同观点,重视培养考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标准化考试改革期(1993—1999年):制定考试说明,明确考试内容及能力考查要求
为体现考试的科学、公平,增加透明度,指导和规范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明确考试内容及要求,1989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研制并首先公布了英语学科考试说明,至1995年,在多次修订、完善和试行的基础上,实现了高考前颁布所有学科考试说明的既定目标,较好地处理并解决了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之间的关系,得到社会广泛支持。考试说明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提出了考试内容及要求,并确定相应的题型、试卷结构及样题。考试说明的颁布,提高了高考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命题的盲目性,保证了试题的科学性和稳定性,成为高考命题和考生复习备考共同遵循的依据。
3.1制定历史学科考试说明,界定能力要求
1991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出版了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对考试内容、能力要求、题型、题量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以此作为高考命题的依据。历史学科命题开始走上专业化道路。关于能力考查要求,考试说明罗列了相对独立又互相融合的10项学科能力要素,包括:(1)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
2)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或观点(如: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成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等);初步掌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说明历史现象。(3)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论点。(4)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历史材料中客观事实和主观见解,并指出其立场、时代局限或社会偏见。(5)比较不同的历史材料,得出正确的结论。(6)比较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异同。(7)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8)叙述历史现象产生、发展或消亡的过程并概括其原因。(9)依据历史事实对某些观点进行论证。(10)作出文字准确、条理清楚的表述[4]。制定考试说明和对学科能力进行界定,在历史学科能力考查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科能力成分的界定,不仅是对知识特点、逻辑体系的归纳,更是教育测量理论与具体学科相结合的实践。能力要求从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出发,遵循心理认知过程,从运用知识、分析综合到阐述论证一脉相承,为历史学科实现科学测量奠定了良好基础。1995年,修订后的考试说明对历史学科能力考查要求进行了再次完善,与1991年的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目标相比,一是更加自觉地渗透教育测量理论,将原来的各项理论归纳为四大类,即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考查目标体系更加完整清晰;二是强调了材料处理在历史学科中的重要性,能力目标更加突出学科特色。
3.2明确考试内容,调整试卷结构
  为实现加强能力考查的目的,这一阶段对试卷结构进行了调整优化,题型也更趋合理。从考试内容来说,中国古代史相关内容约占全卷的25%,中国近现代史约占35%,世界史约占40%(其中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各占约20%),世界史考查内容相较以往有较大增加,较好地覆盖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就题型而言,随着标准化考试逐渐为社会所认可,选择题的分值比例逐步提高,某些年份分值甚至占到全卷的一半左右;填空题因为自身的局限性于1998年退出了高考的历史舞台,其所承担的测量任务则融入其他题型中;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作为主观题的两种题型渐趋稳定,在考查深层思维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1977年以后的不断研究探索,高考历史科命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渐趋成熟,一些考查效果不理想的题型,如名词解释、选择搭配、列举等被淘汰,选择题、史料分析题、问答题作为历史学科的主要题型被固定下来。
3.3注重历史思维能力考查
随着考试说明的颁布和能力考查目标体系的建立,历史学科进一步加强了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包括形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如1993年的材料解析题第40题罗列了历史上关于是否进行淝水之战的几种不同意见,要求考生进行对比分析,作答需要联系历史背景将思考进行迁移和延伸,正确把握说话者的身份和立场,对发散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又如1995年第41题引用司马光对汉武帝的评价,认为汉武帝过失不亚于秦始皇,但结果却是秦亡汉兴,要求考生分析原因,作答需要把握历史人物的共性与个性,必然性与偶然性,从正反两方面对汉武帝进行评价,较好地考查了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创设情境,试题将考生从直观性的学习带入探究性的、创造性的学习领域,鼓励考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4.综合能力测试考查期(2000—2006年):
完善学科知识体系,拓宽命题视野进入21世纪,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并要求未来的基础教育应“有助于培养能够适应新世纪科技革命需要和善于应对国际竞争的新型人才”[5]。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4年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正式启动高中新课程实验,推行高考“3+X”科目改革方案,其后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都加入了高中课程改革的行列。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高考命题提出了新要求,高考命题较以往的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如何提高对学生能力、素养的考查,改进高考命题和试题质量,成为新的课题。经过高考恢复后20余年的探索,命题工作流程日臻完善,历史科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考查目标也更加明确,“能力含金量”成为衡量高考历史试题质量的重要标准。
4.1构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查体系
“3+X”改革方案在“X”中设立了“综合能力测试”科目,包括文理综合能力测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3种试卷。历史学科考试内容分别包含在文理综合能力测试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试内容涉及历史、地理、政治3个学科。2000年,调整后的考试大纲提出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评价的4个目标,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些能力目标不局限于某一学科,而是综合了历史、地理、政治3个学科的思维方法和原理规律,集中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时代和社会发展对学生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具体到历史学科,一个突出特点是考试设计中增加了需要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答的试题,考生要在准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迅速提取信息和调动知识(来自试题提供的情境、史料、所学知识及日常生活积累等),经过合理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这也正是综合能力测试题对考生学习能力考查的新要求,原来在单学科试卷中较容易解答的试题改造为综合题之后有可能增加难度。虽然综合题打破了传统的学科观念,但不是多学科简单的拼盘,而是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阐释、评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启发考生的辩证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时期的综合试题往往从一个主题入手,把在主题下相关的一系列知识串联起来,以期使考生对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作用有全新的认识,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有全面的理解。如2002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第40题选取了北宋《清明上河图》的局部画面,要求考生分析东京(北宋都城汴梁)在不同时期商业繁荣和衰落的原因,以及造成黄河在该河段经常泛滥的主要因素,并解释目前该城市为何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兴市之本”。就形式而言,该题图文并茂,选取了《清明上河图》中与试题内容紧密相关的场景,活跃了试卷版面,也隐含了作答线索,充分体现了综合考试的改革思路;在设问安排上,由历史知识转向地理及政治常识,实现了历史与现实、时间与空间的有机结合。该题实现了考查综合能力的目的,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4.2拓展能力考查途径
4.2.1侧重考查主干知识
在综合能力测试中,由于单一学科考试内容所占比例减少,因而加强对各科主干知识进行考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保证考试公平合理的基本措施和手段。高考历史科命题围绕主干知识设计核心问题,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设问,对史料进行全面、深入的挖掘,进而考查考生对这些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历史学科的学科知识包括学科体系和基本知识点等,学科知识体系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构建的,反映了对历史的总体认识,体现和涵盖了整个学科的主干知识,在考试中具有重要地位。只有掌握了学科知识体系,才能确保考试在历史观念方面的价值取向。高考历史试题对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通过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对某些主干知识的考查,通常从这些知识点的背景、原因、重要内容、影响、意义等理论性和概括性问题入手,进而通过具体过程和设问层次进行深入考查,即从重视教材论述结果的陈述转变为重视历史过程的探索。
4.2.2丰富试题设计角度
考试改革的推进,除了命题理念的进步,试题内容和形式的改革也很重要。对于命题者而言,选择哪些知识点作为考查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从何种角度对历史进行审视和解读,以何种史学范式指导试题设计。史学研究范式、史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对这一阶段的历史命题影响较大,尤其是现代化范式、整体史范式和文明史范式在指导命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史学范式对高考试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范式提供新主题,新范式的基本概念为试题提供关键词。如2003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全国旧课程卷)20~23题以“民主与法制对中国革命与建设至关重要”为主题,第41题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为主题等,突出了工业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概念,引导考生从现代化范式的视角认识历史。又如2004年全国Ⅰ卷第37题以经济全球化为主题,彰显了交往、联系、全球化、集团化的整体史观,而2005年全国Ⅲ卷第12~15题以“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吸收”为主题,则是从传承、交流、融合的文明史观出发设计试题。
4.2.3探索创新新题型
题型创新是试题考查形式创新最直接的一种表现方式。题型是实现考试内容的重要形式、能力考查的重要载体,载体的多样化有利于对多种能力进行综合考查。这一阶段题型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现了专题型选择题,即由两个或更多的选择题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试题“单元”,属于该单元的试题有明确主题,单元内的各试题彼此相互联系,从不同角度或层次对“主题”进行考查;
二是创新试题情境,如材料类型更加多样,除文字材料外,还出现了历史图片、历史文物、书法绘画、统计图表等素材,即使是文字材料,不仅包括传统的历史文献,还有诗词歌赋、对联、童谣等各类文学样式。命题者以多样、生动的素材创设情境,通过不同类型材料的转换和组合应用,实现考查形式的变化创新。如2001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新课程卷第38题创设了文字与统计表、曲线变化图、柱状图等相结合的试题情境,考查考生从不同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突出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4.3关注社会经济发展
这一阶段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较以往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强调热点焦点问题与学生已有知识的有机结合。命题取材注重联系我国和世界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引导考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就历史学科而言,试题侧重于考查历史问题的现实借鉴意义和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命题设计力图实现“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6]的主体设计思想,整合历史、地理、政治等内容,实现社会热点与人文学科知识的有机统一和对综合能力的有效考查,实现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和引导。现实问题主要指与现实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当年的热点问题,另一类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人类长期面临的问题,虽然并非当年发生或提出,但往往是涉及人类共同利益的重大问题,需要各国长期合作共同解决,如环境问题、科技问题、和平发展问题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对现实的关照大多以一种间接和隐性的方式介入,如2004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Ⅱ卷第39题,通过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对采煤业的认识,以及清政府对采煤业的态度,考查考生对中国近代能源开发基本情况的认识和对当前能源问题的认识,以及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解答的能力。因此,从历史的角度反思现实,从现实的角度探究历史,从历史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和智慧,成为这一阶段命题思路变化和创新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略)

文章来源:《中国考试》2017年10期
作者简介:徐奉先,教育部考试中心助理研究员


本站导读:
(一)更多分享与交流
请关注公众号“智慧学史”,或QQ群:3451268
(二)关于积分和求助
1、会员可通过每日签到宣传推广、分享资源、互助问答等免费获得积分和金币。
2、求取资源、获取帮助请到“问答广场”发帖。
(三)版权申明
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站网址(www.zxkcw.com)。
2、本站会员分享资源,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争议,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zxkcw@qq.com,我们核实后将及时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智学课程网

官方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18883312668

运营中心:重庆市江北区、广东省惠州市、江西省赣州市

QQ群:3451268

Email:zxkcw@qq.com

Copyright   ©2020-2023  智学课程网  Powered by©zxkcw  技术支持:圆月科技     ( 渝ICP备1400807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