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要义 ——指向历史核心素养 “问题引领”的教学策略

[复制链接]
fighter 发表于 2020-11-30 14: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帖最后由 fighter 于 2020-11-30 14:34 编辑

问题的要义

——指向历史核心素养 “问题引领”的教学策略

金丽君      杭州学军中学


     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指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设计应“以问题引领”,并进一步阐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历史结论的记忆,……。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以问题引领作为展开教学的切入点,结合教学内容的逻辑层次、设置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解决的问题”。可见,“问题引领”已明确为与新课程改革相应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方式。
一、  “问题引领”的内核
教学在本质上是人与人的沟通,是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对话。“问题引领”指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三者的沟通和对话中,以问题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学生的深层思维,以问题解决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问题”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沟通和对话的平台,“引领”指“问题”在教师、学生和教材沟通和对话中的作用,一节课的高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设计的质量,而“问题引领”教学策略的内核和关键点就在于“问题”的设计。
二、  “问题引领”的指向目标和设计方式特征
“问题引领”教学设计的关键有二:(一)问题引领要到达何方,即问题的指向目标;(二)怎样的问题能引领到达,即问题的方式特征。
(一)问题引领要到达何方——问题的指向目标
问题设计的首要考虑:问题要达成什么目标,从这出发,才能去思考提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因此,指向目标的问题设计应:从教学目标出发,基于课程内容,确立教学立意,设置统摄一课的核心问题——基于核心问题,设置有逻辑关系的具体问题链——依托史料,设置驱动问题探究和实施的情景——基于问题的认识与价值,追问历史的意义——完成教学目标闭合。
1.基于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彰显教学立意的核心问题
教学立意是统摄一课的主题和灵魂,是“基于教学视角,聚焦教学目标、整合提炼教材内容基础上所凝练出来的教学内容主旨”,源于教师对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认识和感悟,具有导向功能;紧扣教学主题的核心问题承载教学目标、价值,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
如人民版必修二《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教学内容有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中的问题三部分。从历史较长时段看教学内容,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是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宽视角的全球视野看教学内容,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初步形成和连接为一体发展的必然;从教材内容的深度理解看,从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历程,经济全球化是市场规则、制度、法律确立、完善逐渐消除全球性经济交流障碍的过程。据此,确立教学主题为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是“平”的,这蕴含:一是世界的经济交流因突破了自然界高山大海的阻挡而越来越顺畅,二是世界的经济交流因规则和制度越来越公平。由此,确立了核心问题:世界是平的!?
2.基于核心问题的具化深化,设置有逻辑关系的具体问题链
围绕着核心问题,针对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认知困惑,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设计一组中心明确、层次分明,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具有系统性的系列问题,旨在通过对核心问题的细化、具化、深化,演绎论证、推进说明核心问题。
围绕“世界是平的!?”的核心问题,设置三个具体问题链指向教学目标:①世界是如何被抹平的?——追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危机和二战、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对世界市场的历史推动后,娓娓展开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经济全球化的现实推进;②世界真的被抹平了吗?——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的问题;③如何真正抹平世界?——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前行之路。围绕教学主题的核心问题,设置三个递进式的具体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历史,在说明问题的看法中解释历史。在这里,“核心问题”既是教学主题落实的抓手又是引领教学的主线,推进教学目标。
3.依托史料,创设驱动问题的探究和实施情境
依托史料构建历史情境,生成特定情景下有意义(指向核心问题)的问题去突破和实现教学主题和目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对教材知识或者结论直接改头换面的问题常常无法有效引领教学目标达成。
人民版教材高度概括性叙述世界贸易组织诞生的意义: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表明……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标志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已经开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走向规范”体现在哪里?从贸易领域范围看,“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现在哪里?“有序”又体现在哪里,教材语焉不详,如不能创设情境,难以把这个抽象历史意义传递给学生。史料情境的问题建构,构架历史理解通途。
材料一:二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状况:在1949-1990年间,世界贸易量的增长是有史以来最快的……让我们想一想还有多少领域没有放开。农业根本没有进入关贸总协定的谈判日程……保险、银行业等根本就不在开放之列……多种纤维协定是一套限制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度。关贸总协定的强制执行权之弱成了笑柄。
——世界银行编写组《全球化、增长与贫困》
材料二:世贸组织在管辖范围的突破“乌拉圭回合”除传统议题外,还涉及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   
——人民版《经济全球化世界》教材第158页
材料三:从实际案例看世贸组织法律制约力。出示WTO的争端解决机制:1磋商——2专家小组审查——3专家小组裁决——4上述法庭审议——5采取报复措施。案例:巴西最早于2002年9月把美国棉花问题补贴诉诸世贸组织。2004年6月18日,WTO争端解决机构裁定美国棉花补贴违反了世贸规则,2009年11月19日授权巴西采取贸易报复措施。2010年3月8日,巴西通知争端解决机构其于2010年4月7起对美采取报复措施。“跨部门报复”将美国农业补贴成本转移至其他美国公司,例如微软、英特尔等巨头。“跨部门报复”将要实施的前一天,美国和巴西达成和解。  
——摘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条约法律司网站
问: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当时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哪些现象?  
三段材料之间逻辑清晰:材料一反映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但诸多领域仍受到限制、关贸协定约束力薄弱的现状,清晰认识到世界贸易深入发展中存在阻碍,指明世贸组织的发展方向;材料二“乌拉圭回合”会议内容突破“诸多领域的限制”;材料三通过实际案例体现了世贸组织的法律制约力,回应关贸协定约束力薄弱问题。借力于经典史料,分析解释历史,理性呼应世贸的“进一步规范性”、“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构建,学生自然生成“全球有序自由贸易新时期已经开始”的认识。
4.基于历史认识与价值,追问历史的现实意义
“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历史指向过去,历史教学指向未来,缺乏挖掘知识背后思维和意义价值的“问题”是无法引领达成教学主题和目标的。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课的价值意义指向现实问题: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世界怎么办?中国怎么办?你我怎么做?在指出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直面学生社会参与感与责任感,“问题”指向了历史学科终极教学目标。
(二)怎样的“问题引领”能到达目标?——问题的方式特征
什么样的设问才能引领学生达成教学目标呢?从课堂效果看,两个标准缺一不可:“一是问题可以在学生头脑中营造认知冲突、激发思维碰撞;二是问题具有开放的结构。认知的冲突决定了学习的焦点,开放的程度规定了拓展的空间”。
1.营造“冲突性问题”,激发学生想“探究”
认知冲突, 指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无法包容的矛盾。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 他们总是试图以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萌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教师设悬念、设疑问、挖“陷阱”等方式制造认识冲突的情景,用精准、生动、简洁的言语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是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心理起点。
如上述案列中,“世界是平的”与“地球是圆的”“世界矛盾错综复杂”认知发生冲突,引发认知困惑,引导学生的思考,聚焦学生的注意力。
2.设计“开放性问题”,学生放开手脚能“探究”
开放性问题包括问题结构的开放和问题探究氛围的开放。
常见的历史教学问题设置往往直接映射对教材内容和材料信息的陈述层面,停留在简单复述和一一对应的层面,其实质是问题只单一指向知识,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多元认识的形成。
开放的设问要求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答案不求唯一,在开放性的探讨中,学生思维得到拓展。如面对经济全球化出现的问题,解决的对策是什么?显然,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在讨论中,各种解决方案由此而出。当然,开放并非指毫无边界和限制的开放,而是确定一定的思维空间和明确的思维指向,让学生在这个框定中自由地思考。
再有,开放的问题需要开放的环境氛围。创设“融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问,善待学生的表达。“营造交流会话的氛围,让讲道理的人可以体面而又大方表达异见——一种欢迎讨论和提问的氛围”。
三、“问题引领”设计的立足点
1.从教学的重难点出发——基于“问题引领”的价值思考
教师设问应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和思维方向,就价值而言,应从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的疑惑处出发。核心素养的4个等级和学业质量水平的4个层级为问题引领设计提供层级性:指向的目标不同,问题的思维水平和教学价值会存在差异。由此,解决教学重难点的问题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水平1和水平2)大多指向历史知识掌握,通过知识层面的问题,为后续的历史理解打下基础;第二类(水平3)指向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借助于教师新情景的设置和提问、反诘等方式启发和诱导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最终促成思维能力的提升;第三类(水平4)指向历史认识和意义,在形成学生自我历史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关照,照应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
赞可夫说,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三五秒钟大多数人刷地举起手来,是不值得称道的。问题需要彰显思维的价值,经历深思的问题价值不仅仅是获得一个问题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知识的意义:运用知识的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信心。
2.问题与史料的结合——基于“问题引领”的学科特色
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史料实证意识是历史学科最具学科特色的素养,历史学科的问题引领必然要体现学科的史料底色。史料本身是不会说话的,只有不断向它发问,通过问题引领,才能将孤立零散的史料加以延伸,通过问题解决实现史料与史识的实证对接。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问题引领”设计,还可以从学生主动学习的角度,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从学生的问题出发来设计教学问题。这需要教师不断优化对学生“问题意识”渗透策略;需要教师不断完善对学生“问题设计”的方法指导,培养出核心素养下的具有创新和开拓意识的未来公民。
选自《中学历史教学》2020年第1期


本站导读:
(一)更多分享与交流
请关注公众号“智慧学史”,或QQ群:3451268
(二)关于积分和求助
1、会员可通过每日签到宣传推广、分享资源、互助问答等免费获得积分和金币。
2、求取资源、获取帮助请到“问答广场”发帖。
(三)版权申明
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站网址(www.zxkcw.com)。
2、本站会员分享资源,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争议,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zxkcw@qq.com,我们核实后将及时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6关注

31粉丝

970帖子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智学课程网

官方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18883312668

运营中心:重庆市江北区、广东省惠州市、江西省赣州市

QQ群:3451268

Email:zxkcw@qq.com

Copyright   ©2020-2023  智学课程网  Powered by©zxkcw  技术支持:圆月科技     ( 渝ICP备1400807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