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培育学生劳动素养探析

[复制链接]
一夜飞渡 发表于 2020-11-24 16: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杰 何成刚|高中历史教学培育学生劳动素养探析
作者:李杰  广西南宁三中历史教师、特级教师
何成刚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2020年7月9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纲要》要求大中小学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呢?

一、丰富教学目标:将“劳动素养”融入历史教学目标

《纲要》指出,劳动素养包含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四个方面。历史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都指向育人,因此在制定历史教学的目标时,要有机融合劳动素养的培养。

下面,我们拟以唯物史观素养和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目标中有机渗透劳动素养。

在唯物史观的培育中融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

唯物史观是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其基本观点就包含着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劳动观。

如“劳动创造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理,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进行了论述:“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可见,劳动对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的重大意义,从而引起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重视。

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教师在授课时要引导学生透过史实认识劳动、劳动人民在推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如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特别强调“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选用了阿尔及利亚塔西利恩阿耶洞穴的两幅壁画。壁画绘制于5000—6000年前,分别描绘的是放牧和收割的劳动场景,反映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情景。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两幅壁画利于学生认识到,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在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中融入劳动素养

高中历史学习内容中,与劳动相关的知识点毕竟有限,而影响历史发展的政治、经济重大事件,只有经过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才能深入理解劳动与历史发展的密切关系。

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提及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

为了克服经济困难、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大生产运动。运动中,军队、政府机关和学校发展自给经济,是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的一个创造。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带头进行生产劳动。毛泽东在自己窑洞下面开垦了一块地种菜,朱德组织一个生产小组,开垦菜地三亩;周恩来在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团举行的纺线比赛中,被评为纺线能手。

教学中补充这些史实,可以使大生产运动鲜活生动起来,引导学生一方面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不屈精神,另一方面更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增强了学生对劳动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与劳动精神。

二、精选教学内容:关注生产技术发展史和典型历史人物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实现的载体,是与学生交流的直接媒介。而且,“把隐性渗透在各学科中的劳动教育内容集结化、显性化地表达出来,树立其应有地位,才能更好地予以实施”。
通过历史人物的分析与挖掘培育劳动素养

人是作为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历史的参与者与记录者,而且人的活动对历史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历史人物是学生与历史直接对话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激发学生探究历史兴趣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载体。《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两册共出现431位历史人物,其中许多人物可用来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

例如,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介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特定时代内涵的时代精神。‘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以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等为代表的一批著名科学家,在科技事业和经济文化建设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成为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这一时期形成的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劳模精神不断激励着人们”。

这些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优秀劳动者的代表,他们在各条战线上的奋斗事迹,成为实施劳动教育的绝佳素材。

第27课的“学思之窗”还介绍了大庆工人所倡导的“四个一样”:“对待革命工作要做到:黑天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
这段材料不仅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情形,以及人民群众改变我国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同时也生动诠释了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劳模精神。正如田慧生指出的,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倡导一种基于劳动基础之上的现代审美人格的培育,让学生在劳动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在自我价值感的获得中达成一种美的人生境界。

需要说明的是,在历史人物的选择上应从不同的国别、阶级、阶段、领域、性别等多维度进行展示,在分析的时候注重挖掘历史人物的生活经历、重要事件、重大贡献、精神品质等,以增强教育的价值。

通过科学技术发展史的梳理和阐释培育劳动素养

科学技术史是科学技术与历史的结合,我们在历史教学中通过梳理和阐释,不仅要让学生能理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巨大杠杆”,更要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及其历史作用是劳动人民不断探索的智慧与不断艰苦努力奋斗的结晶。

例如,模块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工具和劳作方式”,要求学生“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意梳理下列历史变化:劳动工具的发展变化——从刀耕火种到石器锄耕再到铁犁牛耕最后到大机器生产;劳作方式的发展变化——从集体耕种到个体劳作再到工厂制;生活方式的变化——从族群而居到个体生活再到城市化、多元化的特点;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石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智能时代。

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日益优化,社会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发展,人类社会整体进步。

诚然,在每次生产力变革中劳动人民发挥的作用更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例如,极大推动工业革命发展的瓦特是“徒工出身”,这位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也是一位普通的劳动者,他运用新的科学知识,经过不断改进,试制出旋转运动的“复动式蒸汽机”。

尽管科学发展、英国的殖民扩张带来的庞大市场需求为瓦特的发明提供了客观条件,但瓦特自身具备的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劳动精神,也是他能承担这一历史重任所具备的特质。

三、创新教学方式:创设生活化的实践情境

劳动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是离不开实践的。《纲要》强调指出,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除直接参加校外的生产劳动外,还可以使实践情境生活化,在校内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因为,“劳动教育的发生机制源于生产和生活,劳动教育课程是与生产生活联系最密切的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中,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创设模拟实践情境,在课外可以开展项目化学习或研究性学习。

课堂上的模拟实践情境,采用实物展说、历史情景剧等方式让学生亲身设计、体验和反思。

例如,通过收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中的票证实物,如布票、粮票、油票、肉票等,并在课堂上讲述这些票证背后的故事,讲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物的变化,关注身边劳动者的贡献;或者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改革开放风雨路》,融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医疗改革、住房改革等,感悟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拼搏进取的精神。

高中历史学科培育劳动素养不能满足于校内和课堂上的教育融合,要走出校门,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基于历史学科基本研究方法并融合劳动教育相关要求的项目化学习或研究性学习就是非常适合的途径。

例如,引导学生运用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本社区、本家族的老工人、老农民、老工匠,进行口述史访谈和采集,收集劳动故事,结合他们劳动和生活的时代背景,对口述史素材进行分析整理,完成相关研究报告。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获得知识力、方法力以及社会交往力的锻炼,而且获得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熏陶,更是培育学生对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等最核心的劳动价值观。

四、改变教学评价:坚持多样化评价

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需要坚持多样化的教学评价。这种评价不需要对学生劳动素养的高下进行甄别,也并不是对历史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优劣进行排序,而是一种激励手段和保障形式,其目的在于引导教学的真正实施,学生的真正活动,实现育人的根本目的。具体可以从三方面着手进行评价。

标准具象化

为便于实施,我们将劳动素养细化为十大表现,每个表现又细分对应内容。具体如下:
微信图片_20201124160141.jpg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每一项具体内容如何有机融入课程目标和教学过程中。

实施过程化

《纲要》指出,劳动教育评价要注重平时表现,并“注重从行为表现中分析把握劳动观念形成情况”。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也重在关注学生实际表现,在课堂上是否亲身参与、课外是否亲自和真正实施项目化学习,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劳动的结果如劳动制品、作品、访谈报告、展示解说词等材料,按照已有的劳动素养内容对照标准进行评价。

呈现个性化

在整体劳动素养评价框架基础上,我们在具体评价的时候应坚持个性化评价。按《纲要》总体要求,普通高中要达成良好劳动习惯、职业兴趣、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质,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等劳动素养。

因此,学校和教师在学科教学安排上就根据自身情况予以实施,针对学生的诊断也是根据学生个人能力情况,分别采取提交报告、主题分享、活动汇报、情境展示、录音视频成果提交等个性化评价形式。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培育学生劳动素养是新时代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注:本文刊发于《新课程评论》2020/10「专题」栏目。本文摘要、关键词及参考文献等详情见纸刊。

本站导读:
(一)更多分享与交流
请关注公众号“智慧学史”,或QQ群:3451268
(二)关于积分和求助
1、会员可通过每日签到宣传推广、分享资源、互助问答等免费获得积分和金币。
2、求取资源、获取帮助请到“问答广场”发帖。
(三)版权申明
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站网址(www.zxkcw.com)。
2、本站会员分享资源,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争议,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zxkcw@qq.com,我们核实后将及时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智学课程网

官方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18883312668

运营中心:重庆市江北区、广东省惠州市、江西省赣州市

QQ群:3451268

Email:zxkcw@qq.com

Copyright   ©2020-2023  智学课程网  Powered by©zxkcw  技术支持:圆月科技     ( 渝ICP备1400807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