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复制链接]
..391797 发表于 2020-10-9 18: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卷: 西宁市初中教研联盟(一) 西宁一中教育集团九年级联考历史试卷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这一观点称为“修昔底德陷阱”,被西方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
材料二2014年1月22日,《世界邮报》创刊号刊登了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专访。针对中国迅速崛起后,必将与美国这样的旧霸权国家发生冲突的担忧,习近平在专访中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这种国际关系的“铁律”,在近现代迅速崛起的德国、日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为谋求霸权,德国、日本崛起后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2)材料二中习近平主席说:“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举两例中国古代对外友好交往的史实。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提出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充分体现了中国不追求霸权的坚定立场?概述我国自古以来对外交往奉行的核心思想理念。
(3)结合当今世界形势,正在崛起的中国应该如何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请你提几点良策?









参考答案:
(1)德国发动一战或二战;(任答对一点即给满分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全面侵华战争
(2)开辟丝绸之路;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等。。任答对两点即给满分。)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以和为贵,和平交往。
(3)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和平与发展”主题,共同维护国际公平与正义;加强国际交流,增进互信,管控危机等。


本题解释: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德国发动一战或二战,分别是挑战原来的大国英国、美国;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全面侵华战争,是挑战在中国已经获得利益的欧、美国家。
(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①中国古代一直对外友好交往,如: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鉴真东渡传播唐朝文化;玄奘西游天竺取经;郑和下西洋发展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等。②新中国成立后,由我国政府提出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提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不追求霸权的坚定立场。③由开辟丝绸之路、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等史实,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自古以来对外交往奉行的核心思想理念是以和为贵,和平交往。(1分)
(3)本题主要考查运用能力。当今世界虽然趋于和平安定,但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中国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和平与发展”主题,共同维护国际公平与正义;加强国际交流,增进互信,管控危机等。才能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才能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中外的对外与冲突





本站导读:
(一)更多分享与交流
请关注公众号“智慧学史”,或QQ群:3451268
(二)关于积分和求助
1、会员可通过每日签到宣传推广、分享资源、互助问答等免费获得积分和金币。
2、求取资源、获取帮助请到“问答广场”发帖。
(三)版权申明
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站网址(www.zxkcw.com)。
2、本站会员分享资源,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争议,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zxkcw@qq.com,我们核实后将及时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145关注

66粉丝

1170帖子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智学课程网

官方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18883312668

运营中心:重庆市江北区、广东省惠州市、江西省赣州市

QQ群:3451268

Email:zxkcw@qq.com

Copyright   ©2020-2023  智学课程网  Powered by©zxkcw  技术支持:圆月科技     ( 渝ICP备1400807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