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评论》付成双:白人种族主义幽灵并未远去

[复制链接]
九月鹰飞 发表于 2020-9-29 10: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者:付成双
来源:
《历史评论》2020年第3期




5f793568b4a307271df1a570a11a0ead.jpg






不同人类群体之间的差别并非一成不变的,不能以某些差别证明人类不同群体的等级高下,所谓的高下都是建立在偏见基础上的。
2020 年5 月,美国明尼苏达州白人警察暴力执法,造成黑人青年乔治·弗洛伊德死亡,引发大规模抗议活动。不仅是美国,近年来欧洲许多国家也时常爆出排斥海外移民、欺压有色族裔的种族冲突事件。西方国家接二连三的种族冲突警示我们: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的白人种族主义并未远去。
白人种族主义由来有自


白人种族主义的“要义”是:与其他族群相比,白人族群不仅在生物特征、智力方面都优于其他族群,而且在文明演进、社会发展,乃至道德情操方面都领先于有色族裔。
最初,在古希腊,“野蛮人”仅仅是对城邦以外操不同语言的群体的称呼,特指他们语言发音怪异。但随着历史的演进,“野蛮人”这个称谓逐渐变成白人基督教文化对其他族裔的蔑称,而且被赋予了越来越多否定性的价值判断——异教徒、“生番”、落后、行为怪异等,即基督教所认定的“文明”的对立面。
近代以前,基督教文明虽然对其他文明和族群存在偏见,但由于各个主要文明区域之间联系较少,且基督教文化在与其他文化交往过程中并未获得明显优势,因此,白人种族优越论还无法发展成系统的种族主义。
不过,随着欧洲在全世界的殖民扩张,白人种族主义逐渐滋生蔓延,成为近代以来全球最主要的种族主义形式。面对亚非拉有色族裔及其欠发达状态,白人殖民者的优越感迅速膨胀,对所谓“野蛮人”的传统偏见随之转化为对有色族裔的歧视和压迫。他们利用“文明对野蛮的征服”这一舆论工具,对亚非拉地区开展殖民掠夺。与此同时,白人殖民者还通过煽动种族主义情绪,掩盖国内矛盾,将民众的不满情绪引导到对其他族裔的仇恨上,掩盖阶级压迫的实质。
早期向海外扩张的西班牙殖民者,一方面宣扬血统论,鼓吹白人的高贵血统不能被黑人和印第安人“玷污”,禁止种族通婚;另一方面又不断扩大黑人奴隶贸易,加大对黑人奴隶的剥削压迫,使黑人和印第安人沦为种植园和矿山中的廉价劳动力。后来的英美殖民者继承了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推广的种族剥削制度,推行系统的种族歧视政策,并用种族主义理论掩盖对黑人与印第安人的殖民掠夺和阶级压迫。
披上“科学”外衣


白人种族主义不仅伴随着殖民主义扩张而在全世界肆虐,而且还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中找到了所谓的“科学依据”,那就是盛极一时的“科学”种族主义。
“科学”种族主义者认为,白人在智力方面天生优于其他人种,这是西欧基督教文明比其他各种文明“先进”和“高尚”的生物学基础。他们挪用人类学、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企图为其理论寻找所谓的“科学”依据。
人种学和自然分类学,被“科学”种族主义者用来作为其理论的第一个“科学”基础。自然分类学家林奈以各族群的肤色、毛发和眼睛等生物学特征为标准,将世界各地的人们区分为白种人、黄种人、红种人和黑种人。除了对世界各地的人类族群分类外,林奈还武断地为各个族群赋予了不同的秉性特征。如他认为,白人最为高贵和完美,印第安人较为固执、奔放,黑人则懒惰、狡猾、好色等。林奈和布丰等人还为世界各地的人种排出了一个等级表,位于最上端的是白种人,往下依次是黄种人、被称为红种人的印第安人,而位于最底端的则是黑种人。林奈和布丰等人关于人种与性情的论述虽然缺乏科学依据,却被白人种族主义者拿来当作“科学真理”四处宣扬。
除人种学和自然分类学以外,19 世纪的自然人类学(Physical Anthropology)和生物进化论,也被“科学”种族主义者利用。自然人类学是随着解剖学、人类颅骨学的进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由荷兰解剖学家皮特·坎普(Pieter Camper)最早提出的关于人类面部角度的理论,后经英国医生约翰·亨特(John Hunter)、威廉·劳伦斯(William Lawrence)、塞缪尔·莫顿(Samuel Morton)等人在颅骨研究方面的拓展,在19 世纪50 年代发展成为自然人类学。这些学者的研究有两大共同点:第一,认为不同人种人面角度存在差异,黑种人的面部角度与灵长类动物更接近;第二,认为不同种族的脑容量不同,白种人最大,黑种人最小。上述研究被“科学”种族主义者用来支撑他们所谓的“黑种人从生物学上劣于白种人”的荒谬观点。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打破了基督教所宣传的创世论,认为人类与灵长类同源,都是从低级物种不断进化而来。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等人将进化论应用于人类社会研究,创造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用优胜劣汰和适者生存的生物学原则解释人类社会发展,认为人类社会出现人种差别、不平等现象和战争都是生物学原则作用的结果。随后,社会达尔文主义逐渐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为欧洲白人的殖民扩张和种族压迫服务。弗朗西斯·高顿(Francis Galton)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基础上发展出的优生学理论,更助长了白人种族主义者种族优越论的气焰,并被用于为诸如德意志帝国的“大日耳曼主义”种族扩张理论辩护。
为种族主义辩护的理论家还有法国人戈比诺(Joseph Arthur de Gobineau)和英国人张伯伦(Houston Stewart Chamberlain)。戈比诺在19 世纪50 年代就著有《论人类种族的不平等》,他企图用种族观念解释文明兴衰,提出了“血液污染”一词,后来的纳粹德国将其作为反犹主义的理论工具。戈比诺声称:“历史上一切其他问题都受种族问题的支配。各种族的不平等足以说明各国人民的命运的整个情况。”张伯伦的代表作是1899 年出版的《19 世纪的基础》,他是雅利安人至上论和日耳曼种族中心论的主要提出者之一,并且强烈仇视犹太人。上述两人的学说为纳粹德国的日耳曼优越论和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埋下罪恶的种子。
总之,在19 世纪弥漫的白人优越论、社会达尔文主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等观念面前,“科学”种族主义成为白人压迫有色族裔的理论帮凶。
还在花样翻新


“科学”种族主义虽然风靡一时,却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到国际社会的正义批判。如历史学家汤因比对“科学”种族主义批判道:“现代西方的种族偏见既是对西方科学思想的一种歪曲,又是对西方种族感情的一种虚伪的思想反映。这种感情,正像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是自从公元15 世纪最后25 年以来,我们西方文明在地球表面扩张的结果。”1950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多个方面批判了“科学”种族主义。第一,种族差异不完全是生物现象,应更多地归为社会建构。第二,所有种族都归为一类,即智人。第三,不同人类群体之间的差别并非一成不变的,不能以某些差别证明人类不同群体的等级高下,所谓的高下都是建立在偏见基础上的。第四,各个族群之间的文化特征没有任何生物学基础。第五,遗传差别不是社会和文化差别的决定因素,“是文化环境,而不是遗传特征,决定着各个人类群体之间的现实差别”。
然而,人类社会与种族主义的斗争却是长期的。反种族主义立法可以惩处各种有形的和结构性的种族歧视行为,科学研究可以揭露“科学”种族主义的荒谬之处,科学启蒙可以教育世人关于族群和文化方面的理性知识,但种族偏见这种非理性观念尚未完全根除,当遇到合适的社会土壤还会滋生蔓延。2000 年,联合国人权高专署指出:“要对种族主义和仇外思想在政治领域、公众舆论乃至整个社会中的甚嚣尘上保持高度警惕。”

8da396a214ffa7e0ad1a640e8939951f.png

1992年4月29日,洛杉矶一地方法院宣判毒打黑人青年罗德尼·金的4名白人警察无罪,引发抗议活动。图为警察用警棍威胁黑人抗议者  Kirk McKoy/供图

近些年来,原本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白人种族主义,在欧美一些国家有重新抬头之势。一是新白人种族主义的兴起。传统的白人种族主义观念被巧妙包装成名目繁多的新种族主义,以避开现有的反种族主义立法。“新文化”种族主义就是其中一个典型。随着欧美社会右翼势力的抬头,欧美右翼势力利用文化多元主义的漏洞为其种族主义理论张目,“新文化”种族主义由此发展而来,其实质就是对外来移民和他者文化的排斥。除此之外,还有“新科学”种族主义。它利用基因改造技术、流行病学、群体遗传学的发展,为其新生物决定论寻求所谓的“科学依据”。如所谓的同性恋基因、酗酒基因、致病基因的研究,广为流传的优生学和智商测试等,都被其利用。这些白人种族主义新形式的狡猾之处在于,它们能够绕开当前反种族歧视的各项立法,以维护差别性的名义掩盖其种族偏见和种族歧视的实质。
二是极右翼的白人至上主义观念在欧美国家再度沉渣泛起。2000年,美国社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1亿的美国白人对黑人有歧视性看法,有4500 万— 6000 万美国白人是极端种族主义者,他们为了最大限度地捍卫所谓白人的权利,甚至主张在住房等领域对黑人实施种族隔离政策。在2016 年大选期间,希拉里·克林顿曾指责唐纳德·特朗普的支持者中大约有一半是种族主义者。不论这个指责是否准确,但毫无疑问,特朗普的支持者中更多人具有种族歧视倾向。2017 年美国出现的夏洛特维尔事件,就是白人极端分子掀起的一次种族主义逆流。他们借口维护内战中南部叛军将领罗伯特·李的塑像,实际表达的是白人至上主义的优越感以及对照顾有色族裔各项政策的不满。美国对白人种族主义分子的纵容和对有色族裔的敌视,在欧洲产生了连锁反应,许多反对外来移民、反对政治正确、高举种族主义大旗的右翼势力,在英、法、德、意等国迅速蔓延。
三是各种隐形种族歧视仍然无处不在。虽然美国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就通过法律形式宣告种族歧视行为违法,并且对以黑人为代表的有色族裔在就业、升学等方面予以照顾。然而,一些隐性歧视和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黑人、印第安人、华人等有色族裔在就业、社会服务方面仍遭受无形的歧视。如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2010 年至2018年的统计数据,非洲裔全职工作者的周薪中位值平均比白人低近30%,拉美裔则比白人低近40%。再如,根据美国量刑委员会的研究,针对同样罪行,非洲裔男性罪犯的刑期平均比白人男性罪犯高19.1%。另有研究显示,美国亚裔学生在网络上受到嘲讽或辱骂的比例是其他族裔的3 倍。
白人种族主义是丑恶、野蛮和无知的代名词,现代社会需要警惕各种形式的白人种族主义的蔓延,需要动员一切正义力量,进行持久不懈的斗争。同时,也要看到,白人种族主义违背了科学与理性,他们当前宣扬种族仇恨、制造种族矛盾的各种尝试,必将受到国际社会的正义审判。消除种族偏见和歧视,塑造一种包容、开放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对于各族群之间的和平交往,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本站导读:
(一)更多分享与交流
请关注公众号“智慧学史”,或QQ群:3451268
(二)关于积分和求助
1、会员可通过每日签到宣传推广、分享资源、互助问答等免费获得积分和金币。
2、求取资源、获取帮助请到“问答广场”发帖。
(三)版权申明
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站网址(www.zxkcw.com)。
2、本站会员分享资源,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争议,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zxkcw@qq.com,我们核实后将及时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35关注

80粉丝

1086帖子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智学课程网

官方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18883312668

运营中心:重庆市江北区、广东省惠州市、江西省赣州市

QQ群:3451268

Email:zxkcw@qq.com

Copyright   ©2020-2023  智学课程网  Powered by©zxkcw  技术支持:圆月科技     ( 渝ICP备1400807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