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快速发布
|
关注公众号
人文历史
智慧人生
|
微信登录
微信登录
找回密码
账号中心
您好,请
登录
首页
备课资源
视频学院
教研
视听经典
交流平台
问答
阅读
练题
积分
本版
帖子
用户
快捷导航
高中统编
初中统编
学术前沿
难题汇集
品质试题-高中
品质试题-初中
高中历史
初中历史
学术讲座
重庆南岸历史教研
石家庄高中历史
肖仕扬工作室
陈维坚工作室
陈大斌工作室
陈祺文工作室
重庆市实中课程基地
巴蜀中学历史课程基地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家庭教育
心理教育
难点熔炉
教育关注
教育公益
网上作业
群组
动态
我要提问
我的提问
互助答问
公益教师
我要练题
已练试题
我的错题
宣传推广
每日签到
智学课程网
›
教学研讨
›
学术研讨
›
《历史评论》傅正:因为致用,才更需要求真 ...
返回列表
《历史评论》傅正:因为致用,才更需要求真
[复制链接]
fighter
发表于 2020-10-3 09: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fighter 于 2020-10-3 09:12 编辑
作者:傅正
来源:《历史评论》2020年第3期
历史始终是一面镜子,问题只在这面镜子如何铸就,如何照人。须知史料只是铸镜之铜,镜之成型亦有待人工,成型之镜更需要看它供谁使用。
两司马是对立的两橛吗?
一门造福社会的学问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实事求是和学以致用。同理,一个好的学者既需要说真话,也需要服务现实。“求真”与“致用”一体两面,缺一不可。
然而,近些年来却常见有人挑战这一准则。比如有学者在比较《史记》和《资治通鉴》这两部中国通史的典范之作时就说:“把研究历史的目的规定为给人以政治的道德的教训,属于一种幻想。‘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便是这种幻想的表现形式。令人感兴趣的是它为什么在唐宋以后反覆出现,以致在司马光身上,几乎完全消失了司马迁那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精神,尽管人们常把两司马的史学成就相提并论。”
按照这一看法,司马迁沉浸于“古今之变”,而司马光则纠结于“以古为镜”,对于前者而言,历史学是一门纯学术,对于后者而言,历史学只是一门实用技术。这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印象:似乎求真和致用是相互矛盾的,仿佛没有用的学问才是好学问,追求学以致用就是玷污学术的纯洁性。事实果真如此吗?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考察史学在传统学术体系当中的位置。汉代尚未有经、史之分,史书列在六艺略“春秋”类下,史学不过是春秋学的延伸。
司马迁受学于今文经学家董仲舒,故在他眼里,《史记》不只是一部史书,更是一部今文经学著作。
春秋学者多“非常异义可怪之论”,用以约束帝王,史学既然附丽于经学,其目的也在于此。
司马光的“以史为鉴”又何尝不是用史学来约束帝王呢?
准此而论,两司马的差别并不是求真与致用的差别。
经学的发展有一个逐渐切近人事的过程,司马光把史学当作道德学,难道不是历史的进步吗?
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的典范之作。图为司马光手书《资治通鉴》残稿 中国国家图书馆/供图
看起来,历史始终是一面镜子,问题只在这面镜子如何铸就,如何照人。须知史料只是铸镜之铜,镜之成型亦有待人工,成型之镜更需要看它供谁使用。
新史学的镜子
1902年,梁启超发表了影响深远的《新史学》一文,文中特别引用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邻家之猫的比喻,来批评中国旧史学关注的是“无用之事实”。我们常说历史学研究过去的事实,但事实不可胜数,显然不是所有的事实都应当成为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梁启超批评中国旧史学“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治史的真正目的在于“使今世之人鉴之裁之,以为经世之用也”。这番谴责未免苛刻,中国旧史学当然绝非“不知有今务”,否则何来“以古为镜,可知兴替”?反过来说,他的批评又是正确的。在列强纷争的近代世界,旧史学将上古圣人的法则视作治国安邦之典范的想法早已不敷使用,中国倘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寄希望于通过考据上古而为今天立法。恰恰相反,认识今天才是认识古人的前提。
梁启超认为,现代史学必须既是民族的,又是科学的。关于民族性,梁氏认为传统史学“皆为朝廷上之君若臣而作,曾无有一书为国民而作者也”,“不知朝廷与国家之分别”。历史学不是无用之学,史学之用不在一朝一代,而在中华民族;不在一家一姓,而在人民群众。司马光的问题不在“以古为镜”,而在这面镜子只照君王,不照群众。关于科学性,梁氏批评中国旧史学“徒知有史学,而不知史学与他学之关系也”,并举地理学、人类学、语言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取诸学之公理公例,而参伍钩距之,虽未尽适用,而所得又必多矣”。以现代科学为模铸镜,这是一个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史学研究者应该放弃孤芳自赏的心态,向实用科学取经,把学术研究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不以致用”的由来
这里十分有必要论及与梁启超论战的对手章太炎,今天学者“无用就是求真”的种种论述,多半跟章氏有关。章太炎自从走上革命道路,就处处与康有为及其附从者针锋相对,凡康党吹捧者,则必遭章氏挞伐。
例如康有为一再宣称自己的今文学受到常州学派的启发,章太炎便一再猛烈批判常州学派。早前常州学派的代表人物魏源曾斥责惠栋、戴震等乾嘉学者争治汉学,“锢天下聪明智慧使尽出于无用”,以传统的眼光看,说一个人学问“无用”是对他莫大的侮辱。但章太炎反其道而行之,宣称“无用”就对了:“吾特未知其言用者,为何主用也?......今观世儒,如李光地、汤斌、张廷玉者,朝读书百篇,夕见行事,其用则贤矣。”此语实则讽刺李光地等满嘴仁义道德,腹中却尽是功名利禄。其实对于章太炎而言,魏源只能算个小人物,章氏《订孔》一文出,“一时群言,多攻孔子矣”,章太炎可谓是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的先声。
鸦片战争以后,面对日益严峻的内外危机,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家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图为魏源《海国图志》书影 南京图书馆/供图
公允地说,章太炎批判孔子多出于一时激愤。究其原因,除了不满于康党打着“孔子改制”的旗号鼓吹保皇外,亦深受日本国粹主义的刺激。比如日本国粹派领军人物陆羯南曾宣称“日本人殆先天的儒教信徒”,是因为日本人的气质与儒教真正相合。陆羯南的论述有如梦呓,无疑不符合事实,但却流行于当时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且遗毒深远。章太炎一贯主张“以国粹激动种姓,增进爱国的热肠”。如今“国粹”却为日本人据为己有,他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可以说,章太炎批判“儒家之病,在以富贵利禄为心”,既是出于革命的需要,更是爱国主义立场使然。1909年,他在给学生钟正楙的去信中说道:“仆虽寡昧,略识民族盛衰,学术蕃变,所望于友朋者,处为佚民,出为国士,学在求是,不以致用,用在亲民,不以干禄。”这番话无疑是在号召学者不要为反动统治阶级做学问,而要为人民群众做学问。
双重标准下的“客观公正”
不幸的是,章太炎的“学在求是,不以致用”反复为后人提起,但下半句“用在亲民,不以干禄”却常常被人遗忘。那时的章太炎大概不会想到,随着民国大学体制的建立和职业学者群体的出现,“学在求是,不以致用”甚至会成为学阀们打压异己的工具。
比如1930年12月,蒋介石聘用蒋梦麟出任北大校长,意在强化国民党对北大的控制,打压左翼进步势力。蒋梦麟上任不久,就同胡适、傅斯年对北大文科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组,如取消教授评议会,将“教授治校”改为“校长治校”,把学校行政大权攥在自己手里;又改革教授聘用制度,规定初聘一年,续聘两年,但凡发现意见不一者,可以随时解聘。时至1934年,胡适在总结当年工作时,颇为得意地说道,“中国文学系的大改革在于淘汰掉一些最无用的旧人”,而新增的傅斯年、罗常培和他自己“是一大进步”。受到打压的人真的是“最无用的旧人”吗?并非如此,受到排挤的朱希祖、马裕藻等人当年大多拥护过新文化运动,既是傅斯年的恩师,也曾支持过胡适。
钱穆说此时的胡适“门庭若市,而向不答访”,在传统社会,不回访是不礼貌的事情,由此足见胡适等人当日之风光与傲慢。蒋梦麟等人之所以有能力大权独揽,盖因他们掌握了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款项(为美国所“退还”的庚子赔款)。用傅斯年在1945年给胡适信中的话说:“先生当年曾有一妙计,以中基会助北大。”掌握了庚款基金,就掌握了在北大发工资的权力,各类教员岂能不俯首帖耳?
记得当初胡适在批评刘掞藜时说:“历史家只应该从材料里,从证据里,去寻出客观的条理。如果我们先存一个‘理’在脑中,用理去‘验’事物,那样的‘理’往往只是一些主观的‘意见’。”傅斯年提出“史学就是史料学”的灵感可能就来自于胡适。在胡适、傅斯年的改造下,“不带立场”、“不以致用”似乎成为历史学的天经地义,但是很明显,这也未必就可以将“主观的意见”排除在外。毕竟史学家同样身处在历史情境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他所处时代的烙印。如何肩负起时代的责任,才应当是史学家首要考虑的问题。
结 语
马克思曾说:“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反过来说,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不是任何过去发生的事实都有资格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历史学只关注对于今天有意义的过去的事实。只有站在人体解剖的高度才能理解猴体解剖的价值,同理,只有站在今天的角度才能理解过往历史的意义。真正的历史研究讨论过去,却注目当下。
梁启超等近代思想家批评中国旧史“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他们开创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一大初衷就是要把渺远的过去拉回当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史学家响应党的号召,为人民群众写历史。例如张舜徽结合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梁启超等人“民史”学说,撰写《中华人民通史》,但这样的史学作品今天是否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一部“不以致用”的历史,也完全可能是一部“双重标准”的历史。凡此种种,不是像极了今天一边靠痛骂体制自我标榜,另一边却独占体制资源的“两面人”吗?与其挥舞“客观中立”、“不以致用”的道德大棒,严于待人,宽于律己,倒不如大大方方地坦承,自己没有上帝视角,不可避免地会带有特定的立场。中国史学的现代化道路本来就不追求这样的上帝视角,它追求的是更加进步的、向着人民的立场。现代史学和传统史学一样强调以史为鉴,只不过在前者,历史这面镜子照映的是中华民族和人民群众;而在后者,却是古代帝王。“人民”既是史学现代化的起点,也将是它的归宿。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
本站导读:
(一)更多分享与交流
请关注公众号“智慧学史”,或QQ群:3451268
(二)关于积分和求助
1、会员可通过
每日签到
、
宣传推广
、分享资源、
互助问答
等免费获得积分和金币。
2、求取资源、获取帮助请到“
问答广场
”发帖。
(三)版权申明
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站网址(www.zxkcw.com)。
2、本站会员分享资源,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争议,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zxkcw@qq.com,我们核实后将及时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请使用 微信 扫描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fighter
仁者
6
关注
32
粉丝
970
帖子
发送私信
收听TA
Ta的主页
推荐阅读
更多+
会员达人
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