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试题看课堂教学启示——以2020年全国Ⅰ卷历史试题第29题为例
个 人 简 介 秦月,90后高中历史教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在校期间曾获得“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等荣誉,2018年获得“纳德杯”重庆市公文写作三等奖。2019年至今任教于石家庄二中。 【高考真题】 29.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 )
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
C.造成了国民经济结构失衡
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经济。材料反映出当时国内度量衡种类繁多,这种不统一的混乱状况使得商品交易需要相互间的换算,必然会给贸易往来造成麻烦,因此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故选A项。因为当时军阀林立,才会造成各地度量衡不一致的情况。而且中国经济领域度量衡的混乱,没有直接加剧政治上的军阀割据混战,故B项错误。国民经济结构是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情况,材料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度量衡混乱的状况不利于商品流通,但“阻断”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新课标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试题是最能体现新课改精神的抓手。用心品评高考试题,从中洞悉命题人的考查意图和考查方式,在感悟新课改精神的同时,及时用其指导教学实践,不但有利于备考,也将更有效地推动历史课程育人功能的实现。现就以2020年高考全国I卷文综部分的第29题为例,试分析高考命题的匠心独运,并分享几点相关的教学启示。
一、体会试题之妙——于微小处见真章
历史既是波澜壮阔、深厚宽广的,又是由无数大小人物共同谱写、以琐碎日常相沿而来的。往西看,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前,20世纪20年代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得到普遍推广应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处于经济繁荣时期。即便是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联),也先后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往东看中国,尽管在进入20世纪的头十年,清政府早已被推翻,但民主共和之路依然道阻且长——外部有虎视眈眈的日本,利用西方列强“一战”期间无暇东顾的时机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国内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各派军阀为争夺地盘连年混战,民不聊生。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然而在国民革命运动如火如荼进行之际,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分共”行动却撕裂了国共合作,再次将中华民族的危亡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直到苏联已经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同年即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才“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在经历了“短暂的春天”后也在一战后卷土重来的外国资本压力下再次步履维艰。毫无疑问,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正处在新旧交替、风云迭起的时代。在如此纷繁复杂的历史背景下,选取怎样的史料才能展现当时的时代呢?新课标全国Ⅰ卷第29题做出了巧妙的示范——材料以“度量衡”问题为切入点,以市场上的尺、秤、天平杂乱不一之现象来展现当时国内市场的混乱。它选取了历史的一个小切面,用这些日常可见的具体事物,以贴近生活、便于理解的情境将人带入到当时宏大而复杂的时代中去。这种见微知著、一叶知秋的情境设置不可谓不妙。
【教学启示】 毋庸讳言,学生史料理解能力的匮乏往往与历史教学实践与实际生活的脱节有关。如果学生对历史史实的理解始终处于浅表状态,不仅对历史事件难以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恐怕连历史研究中的问题都无法产生深刻的理解和感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不拘泥于教材中的史料,注重对多元史料的挖掘,可充分利用本地的历史遗迹如纪念馆、名人故居或者博物馆中的一些实物等,不断积累教学素材。由于历史学科内容极为丰富,尤其是新教材又加上了世界古代史的一些内容,历史教学的难度在不断增大。然而正因如此,教师才更要慧眼识珠,从关注史学研究新范式的角度出发,遴选更具生活气息的史料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历史不是课本上冷冰冰的字眼,而生活本身,是鲜活的,是充满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让学生通过了解历史的变化来感悟社会进步与历史发展。
二、感悟试题之准——直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无论是我国还是国外发达国家的历史教育,强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似乎都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就我国而言,新课标明确提出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运用学科术语对历史做出合理的叙述,而这种叙述无疑需要以史料证据为支撑,而且所建立起来的因果关联和意义关联必须是合乎逻辑的。如果历史解释素养不过关,就会出现历史术语运用不当、语言表达不够准确、逻辑无法自圆其说等问题,最终陷入强加因果甚至因果倒置等误区。第29题以因果关系为切入口,围绕着常见的历史解释误区,充分利用选项设计了多个精准的考察侧面,直接考查考生历史解释方面的学科素养水平。
考生不难通过材料归纳出中国的度量衡在20世纪20年代混乱丛生的历史现象。度量衡的混乱势必影响交易的通畅,从而导致时间、金钱、精力等市场交易成本增加,这是显而易见的逻辑关系。然而度量衡与国民经济内部的经济结构之间却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如果没有在二者之间提供可搭建联系的相关史料佐证,那么就属于强加因果,这个历史解释也就是无源之木,自然无法成立。当然除了上述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有限度的相关。比如度量衡的统一与商品的大量流通有关,但它又不是促进商品大量流通的决定性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的应当是生产与消费)。因此,因果联系强弱有别时,所建构的历史解释就必须做到语言表达精准。举例来说,如相关的因果联系往往不能使用过于绝对的说法来叙述。另外,因果关系还体现出一定的时序性。考生还应看到,中国历史上度量衡的混乱并非20世纪20年代独有的特殊现象,考虑到这些变化和延续性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军阀割据加剧导致度量衡混乱这样更为合理的因果关系结论。
从运用归纳、联想等方法清晰描述材料具体现象,到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以选项为抓手,要求考生对选项中各种历史解释加以判断,再到考查考生是否注意到建构历史解释时对历史术语的准确运用,该题从不同的水平层级对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进行了多方位考查,同时还渗透了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其它学科核心素养的关注。该命题在体现新课改精神、考察考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方面不可谓不精准。
【教学启示】 历史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丰富的、多维度的,而且是相互渗透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通过丰富的具体教学案例有针对性地设计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角度,另一方面要给予学生体验历史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选择和组织史料、使用准确的历史术语对历史事件做出相对合理历史解释的能力。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同层次目标的情境设计中采取层层递进的思维训练方式,在反复的专门训练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和对历史的解释能力。
三、反思试题背后——重视对历史概念的把握
“度量衡”在历史学中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概念,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中也曾接触。但恰恰是这样一个在生活中常用到的概念,如果单拿出来问学生什么是度量衡,恐怕只有少数学生能准确答出。很多学生对度量衡的理解还停留在秦始皇的车同轨、书同文时期,更有甚者认为这些就是度量衡统一的措施,这岂非张冠李戴!凡此种种,体现的就是忽视概念化教学的弊端。教师应当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曾对“度量衡”的概念进行解释,是否曾将“度量衡”分解为计量尺度长短、测量物体容积、权衡物体轻重来说明,是否列举出某个朝代的具体度量衡标准让学生去感知?这些教学环节并不需要占用太多的上课时间,但是却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教学启示】 历史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的学科,为此在对历史做出叙述、进行解释时往往会运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概念。但即便是一些耳熟能详的概念,学生也未必能做出恰当的解释。这些历史名词甚至成为学生历史理解的“拦路虎”,大大降低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用心钻研学情,精准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学生概念理解有所缺失、有所偏差的部分及时补位,通畅学生的历史学习道路。为此教师可采用课前提前设计调查问卷、教学过程中注重观察、有意识地提问等方式来把握学情。同时,一些有深度的历史概念教学是必要的,因为在揭示历史现象与本质的过程中,往往要用到这些概括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历史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在处理好历史概念解释的基础上,重视历史概念的运用,鼓励学生运用历史概念解释常见的历史现象,使历史概念的解释和运用能灵活切换,以此来不断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思维和术语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在新教材即将全面使用之际,在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却与课时矛盾冲突更为尖锐之际,在教师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之际,多尝试品评高考试题的精妙之处,并以此为指导,及时审视、调整日常教学,是很有必要且有效的。(编辑:张国英)
转载声明:本文经「石家庄高中历史教学」授权转载,搜索「sjzgzlsjx」即可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