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复制链接]
fighter 发表于 2020-9-19 13: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卷: 南昌三中高三历史试卷1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治初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方案。……甲午以,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族的第二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材料四 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固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二两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主旨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较第一第二方案有何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人的路”是一条什么道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这条道路?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有何特点?实践结果怎样?









参考答案:
(1)异:学习西方技术(自强求富),维护封建制度;挽救民族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改革、社会改良)。
(2)特点:政治革命,推翻满清专制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
(3)道路: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原因:此前各种救国方案失败(或答具体史实);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受十月革命以及马克思主义传播影响;
(4)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结果: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


本题解释:
(1)本题材料“同治初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反映了洋务派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运动,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制度;材料“甲午以来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族的第二方案”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法运动,挽救民族危亡,实行君主立宪。
(2)本题材料“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反映了孙中山救国方案的特点有:政治革命,推翻满清专制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
(3)本题材料“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反映了“俄国人的路”是无产阶级革命道路。至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选择这条道路的原因,需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此前各种救国方案失败;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受十月革命以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4)本题材料“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特点是从国情出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结果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





本站导读:
(一)更多分享与交流
请关注公众号“智慧学史”,或QQ群:3451268
(二)关于积分和求助
1、会员可通过每日签到宣传推广、分享资源、互助问答等免费获得积分和金币。
2、求取资源、获取帮助请到“问答广场”发帖。
(三)版权申明
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站网址(www.zxkcw.com)。
2、本站会员分享资源,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争议,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zxkcw@qq.com,我们核实后将及时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6关注

31粉丝

970帖子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智学课程网

官方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18883312668

运营中心:重庆市江北区、广东省惠州市、江西省赣州市

QQ群:3451268

Email:zxkcw@qq.com

Copyright   ©2020-2023  智学课程网  Powered by©zxkcw  技术支持:圆月科技     ( 渝ICP备1400807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