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复制链接]
九月鹰飞 发表于 2020-9-2 19: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试卷: 2019年重庆巴蜀中学,高三历史试题1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利玛窦来中国穿儒士服,用中国观念来解释西方宗教,还尊奉孔子。……他来中国的时候,大明王朝还有气势,一些同行的欧洲人就认为中国有可能侵略欧洲。利玛窦没有匆忙作这种判断,而是坚持不懈地观察和分析几十年。最后他得出结论,按照中国文化的本性,中国不可能凭着国力远征欧洲。
——余秋雨《中国文化四十七堂课》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在洋务派的主持下,清政府开始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洋务派对留学生教育提出的一系列具休要求和措施:如对1877年留欧学习轮船制造与驾驶的学生,要求他们回国后,学制造的必须“能放手造作新式船机及全船应需之物”,学驾驶的必须“能管驾铁甲兵船回华,调度布阵丝毫不借洋人。”此外,还指示赴法的学生到达法国后一面在学堂课读以培根抵,一面相时赴厂习艺以明理法。鉴于国内洋务事务的扩大和变化,指示留学生根据中国当时“所亟宜讲求”的堞铁开采、运输及五金制选等专业。……根据曾国藩、李鸿章制订的《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规定:“赴洋学习幼童,入学之初所习何书,所肄何业,应由驻洋委员列册登注,四月考验一次,年终注明等第,详载细册,呈送上海道转报。”
留学生的派遣使得留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科学技术知识,一些留学生在介绍西方文化与呼唤改革方面也有很多的贡献,如严复、马建忠、陈季同等。陈季同还是第一位把中国文化介绍到欧洲去的重要人物,并且用法语把许多富有魅力的中国民间风俗和文化作品介绍给法国人。”
——王凯《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派遣制度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利玛窦传教活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利玛窦得出“中国不会远征欧洲”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政府制定的留学生教育举措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时期派遣留学生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化交流的意义。









参考答案:
(1)特点:尊重并利用中国文化传统。依据:小农经济占主导,缺乏远征海外的经济动力;儒家文化不提倡穷兵黩武。
(2)特点:培养目标明确,以技术技能为主,为洋务运动服务;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并重;制定章程,严格考核。影响:培养了实用人才;冲击旧教育,推动新式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有利于西学的进一步传播;客观上推动社会变革。
(3)意义:文化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不同文明间加强理解,增进互信的重要渠道;有利于不同文明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世界文化的多元与繁荣。


本题解释:
(1)本题考查利玛窦传教活动,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特点一问,根据材料“利玛窦来中国穿儒士服,用中国观念来解释西方宗教,还尊奉孔子”,可以得出特点;依据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小农经济占主导、远征海外的经济动力缺失、儒家文化的影响来回答。
(2)本题考查清政府的留学生教育,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特点一问,根据材料“能放手造作新式船机及全船应需之物”、“还指示赴法的学生到达法国后一面在学堂课读以培根抵,一面相时赴厂习艺以明理法”、“四月考验一次,年终注明等第,详载细册,呈送上海道转报”等信息,可以从培养目标、学习方向、理论和实践并重、严格管理和考核等角度回答。影响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对实用人才的培养、对教育的促进、对东西文化的交流、对西学的传播、对社会变革的影响等方面回答。
(3)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的能力。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文明史观作答,主要答出促进世界文明交流、增进文明理解和互通、有利于文明间的借鉴和吸收、推动文化多元和繁荣等角度回答。





本站导读:
(一)更多分享与交流
请关注公众号“智慧学史”,或QQ群:3451268
(二)关于积分和求助
1、会员可通过每日签到宣传推广、分享资源、互助问答等免费获得积分和金币。
2、求取资源、获取帮助请到“问答广场”发帖。
(三)版权申明
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站网址(www.zxkcw.com)。
2、本站会员分享资源,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争议,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zxkcw@qq.com,我们核实后将及时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35关注

80粉丝

1086帖子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智学课程网

官方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18883312668

运营中心:重庆市江北区、广东省惠州市、江西省赣州市

QQ群:3451268

Email:zxkcw@qq.com

Copyright   ©2020-2023  智学课程网  Powered by©zxkcw  技术支持:圆月科技     ( 渝ICP备1400807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