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介绍
张汉林,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特约研究员,《中学历史教学》顾问,全国历史教师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受聘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2007年-2010年普通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历史课程团队核心成员,山东省2008-2010年高中教师新课程远程培训项目课程团队专家,多次被聘为北京大学历史国培计划、奥鹏历史国培计划、中国教师教育网历史国培计划、高教社历史国培计划首席专家。
10月26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张汉林教授以“历史思维与历史思维能力”为题,为教育部“国培计划(2020)”——国家级骨干教师高级研修项目首都师范大学初中历史班学员们做了精彩的讲座。
首先,张老师以探讨中国近现代史分期为导入,指出历史思维是学习历史的逻辑起点。张老师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概念进行区分,提出了历史思维的独特性取决于历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通过对比各类思维的特征,指出历史思维是以“历史”为对象,具备“历史”的特征的思维。
其次,张老师基于历史思维的四个核心概念,剖析了历史思维能力的体系,分别是:建立意义的能力、时序思维的能力、历史理解的能力、运用证据的能力。关于建立意义的能力,张老师基于提问的方式以科举制废除、商鞅变法和历史遗留问题等事件的意义为例,分析意义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并具体介绍了意义的重要性和建立意义的操作过程。
关于时序思维的能力,张老师基于不同的案例,分析了时序思维的主要特征分别是历时性与共时性,历史分期的标准:延续和变迁,历史时段理论,并提出了关于时间的具体提问方式。以历时性与共时性为例,张老师先以深圳相隔30年的新旧照片作为对比,指出了历时性下的历史事物是持续演进的。随后他以改革开放后同时段不同地区的照片作为对比,强调从共时性角度看,历史的发展又是不均衡和不同步的。
然后,关于运用证据的能力,张老师主要阐述了如何辨别、分析和运用史料。他仍以照片为例,阐述了史料分有意证据与无意证据,指出历史是一面哈哈镜,人们需要从不同维度去更好的了解历史,从而更好的认识自己。
最后,关于历史理解的能力,张老师认为,历史理解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作为研究方法的理解,二是作为态度倾向的理解。历史理解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的理解、对事件的理解三个维度上。张老师通过陈独秀对义和团的不同评价等事件,指出历史理解需要考虑文本的语境,人物的个性、处境以及社会背景等。
张老师在讲座过程中与学员们频频互动,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抽象概念和理论深入浅出。学员们在与张汉林老师的对话交流和细致讲授中受益匪浅。
供稿:左武佳
校对:刘波
摄影:马婷
排版:蒋玉琪
首师大历史教育发展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