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民:做好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化危为机推动教育改...

[复制链接]
九月鹰飞 发表于 2020-10-20 18: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球新冠疫情影响,以“教育全球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主题的第21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2020中国国际教育研讨会将通过“线上+线下” 双线融合的创新办会模式于2020年10月21-28日正式举办,包含全体大会和线上平行研讨会两部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在年会召开前接受了中国教育在线的专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598c453a9413de87eb1397348ac1b0fe.jpg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 刘利民

教育对外开放在推动教育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教育在线:今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印发,对新时代的教育对外开放做了重要部署,您认为《意见》将如何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
刘利民:《意见》充分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思想精髓,强调了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要更好服务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凸显了教育对外开放在我国教育事业和全面开放新格局中的坐标位置和引擎作用,明确了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对外开放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高等教育要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把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治学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内部治理的全过程,同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科研合作、学分互任和学位互授,充分做好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进一步释放国际合作交流助力重要学科、重点专业发展的活力,进一步激发优势学科、优质专业反哺对外开放的潜力,提升高校办学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推进“双一流”建设,为创新驱动、人才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职业院校要根据行业“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的现实需要,不断提高教学和师资水平,加强互学互鉴,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推动标准走出去、教育走出去。
基础教育的对外开放水平也要不断提高,重点是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为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打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当然,在鼓励和支持开展青少年国际交流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留学低龄化的问题和教材、课程、考试的选用问题,保障有序开放、平稳开放。
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要分层次分领域分重点地服务好“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这项核心战略目标。
中国教育在线:协会当前如何通过教育对外开放来配合国家服务“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这一核心战略目标?
刘利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接续奋斗。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涉及人才培养全链条,要分层次分领域分重点地服务人才培养这项核心任务。
一要稳基础,提高基础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培养青少年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高质量海外研学旅行、寒暑期夏令营和长短期互访交流等都是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多元性的好办法。协会将在继续做好师生交流项目的同时,积极研发和出版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和读本,不断增强师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要抓源头,加强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协会将继续放眼全球,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结合我国教师教育传统优势和特色,实施好国家工匠之师创新团队境外培训计划等海外研修项目,增加对课程标准、教学实施和信息化运用等微观环节的实践,切实提升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和能力素质,帮助院校“练好内功”。发挥外籍教师招聘管理服务职能,指导学校规范引进优秀人才。同时,针对中西部师资相对薄弱的情况,继续邀请优秀语言教师来华做好“暑期英语教师培训”等项目,提升教师外语教学水平,缩小区域差距,助力教育公平。
三要寻突破,开展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积极与国外院校联盟、行业协会和组织开展深度合作,搭建更多面向专业领域的特色中外院校交流平台,协助院校“找准伙伴”,推动联合科研攻关、共建实验室和人才联合培养等实质性合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先进经验互鉴。
“一带一路”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顶层设计、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路线图,是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抓手。
中国教育在线:今年教育部提出要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升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利民:中国将积极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深化教育交流合作。我认为升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才培养。推动中国与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学历学位互认、标准互通和经验互鉴,增加沿线国家奖学金名额,完善留学生回国创业就业政策和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全面提升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质量。推动“一带一路”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和水平稳步提升,加快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所急需的人才。
二是平台建设。按照《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下一步将建设“一带一路”教育资源信息服务综合平台,建立国际科教合作交流平台。同时,支持中国和沿线国家高校、职业学校通过建立高校联盟、职教联盟来进行校际和科研合作,注重提制增效,为沿线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三是人文交流。“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人文交流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对外开放承担着增信释疑、融通中外、传播中国理念的职责任务,要聚集广大海外留学人员爱国能量,主动宣传祖国发展成就,积极发挥来华留学人员和外籍教师的桥梁作用,积极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大力支持中外民间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加强中外体育艺术等人文交流,形成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
四是合作模式。优化孔子学院区域布局,加强孔子学院能力建设,积极尝试从单一中文语言教学转向“中文+”教学,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鼓励职业教育“走出去”,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结合优势行业企业“走出去”,做强做大“鲁班工坊”和境外办学等品牌,培养企业亟需的当地技术技能人才,增强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海外国际学校,服务海外中国公民子女基础教育阶段课程学习需求,拓展基础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下一步,交流协会将继续发挥平台资源优势,外引内联,凝聚合力,重点在平台搭建、标准研发、质量保障、师生能力提升和交流互访等方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线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发生革命性变化。
中国教育在线:在这次疫情期间,在线教育起到了很大作用,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对未来教育方式带来怎样的变化?
刘利民:说起在线教育,不得不说这次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的“停课不停学”,这可能是全世界在线教育发展过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作为疫情防控期间的应急之举,这次“史无前例、世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是一个教育事业发展的奇迹,也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实验。
在特殊情况下面向全国亿万学生开展大规模在线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一次检验;在短时间内动员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智力进行通力合作,充分体现了新型举国体制的优越性。从实践中看,虽然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但有力支持了全国范围的“停课不停学”,为在线教育的长远发展做了“大练兵”。以前经常有教师反映信息技术能力培训针对性实效性不足,这一次大的实践,“以战代学”“以战代训”,说其顶得上几年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都不为过,广大教师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了在线教育这一方式,同时提高了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进而推动中小学学习模式的“革命”。
面向未来,我们必须更加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变革教育体系、提升教育品质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使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尽快走在世界前列。对此,我有几个期待:
一是期待信息化融合应用水平不断提升。立足于办好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着眼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统筹课程、教材、教学、考试、招生、评价、管理等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各项改革中有机融合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线上线下有机融合,使技术与业务相辅相成,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融合的路径必然不是固定的,不必去寻找什么特定的模式,更不必去明确什么情况下该用线上方式、什么情况下用线下方式、什么时候混合用。老师想用什么方式教,学生想用什么方式学,都出于自然而然的需求。此外,要推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变革,注重创设营造符合学生认知、激发学习兴趣、支撑知识建构过程、促进思维发展的教学模式。
二是期待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建立健全教学应用、平台开发、资源供给、建设运维、经费投入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各级政府和电教、教研、信息、中小学、高校、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着力构建开放共享、充满活力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格局。实现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教育服务监管制度,激发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及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自在动力。
三是期待更加重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发展应用。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
四是期待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平台。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为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期望疫情过后,能进一步完善该平台,发挥集约效应,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引领。期待平台在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基础上,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收集学生过程性学习数据,帮助学生开展自主性个性化学习,实现“因材施教”;通过与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对接,实现个人综合素质评价和区域、学校学业质量评价,为考试招生和改进教学提供支撑,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助力作用。
本站导读:
(一)更多分享与交流
请关注公众号“智慧学史”,或QQ群:3451268
(二)关于积分和求助
1、会员可通过每日签到宣传推广、分享资源、互助问答等免费获得积分和金币。
2、求取资源、获取帮助请到“问答广场”发帖。
(三)版权申明
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站网址(www.zxkcw.com)。
2、本站会员分享资源,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争议,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zxkcw@qq.com,我们核实后将及时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35关注

80粉丝

1086帖子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智学课程网

官方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18883312668

运营中心:重庆市江北区、广东省惠州市、江西省赣州市

QQ群:3451268

Email:zxkcw@qq.com

Copyright   ©2020-2023  智学课程网  Powered by©zxkcw  技术支持:圆月科技     ( 渝ICP备1400807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