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十八中两江实验中学] 明月巧隐层云后

[复制链接]
艺兴家的肆.陆 发表于 2020-10-7 13:13: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月巧隐层云后
        八月十五,本应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中秋佳节。但今年的中秋,淅淅沥沥的雨声取代了断断续续的虫鸣,厚重的云朵遮住了皎洁的月光。月亮惬意地窝在乌云的怀里。好容易今年中秋不用再看着万家团圆,它终于可以安心地闭上双眼,梦里,是这许多年来自己见证的在这一天里的悲欢离合,苦涩甘甜······
       他梦见在上古时期,还没有这个节日,人们只是天象崇拜,在秋夕祭月。
        到了汉代,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中秋"一词出现于汉代文献,
        先秦时期就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
        在“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的时期,中秋风俗在北方已流行。北宋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并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而在那个以花盆底旗头唯美的年代,中秋已成为中国民间的主要节日之一。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功利性的拜祭、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在梦里,他又一次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岁月变迁,他一直站在天上,凝望着他所照耀的人们。恍惚间,他又看到了吃了王母娘娘的不死药的嫦娥在惊慌中慢慢飞升,随手抓起一只兔子,口中呼唤着丈夫的名字,却也无法阻止自己一步一步靠近这广寒宫,悔恨与不舍化为泪水溢出眼眶,可那又有什么用呢?从此以后,只能独处这清冷的广寒宫,那只无辜的兔子,只能日复一日地捣着不死灵药了。
         而嫦娥为排解内心孤寂而吹奏的曲子被前来漫游月宫的玄宗听了去,回头就谱写出流传千古的《霓裳羽衣曲》。
       一转头,牛郎织女这对有情人被王母娘娘的玉簪划分的银河隔绝开,每年只有在这七夕佳节才能相会,此刻,他们正在那鹊桥之上情意缱绻,互诉思念呢。
        它闭上眼,欣慰地笑笑,正感叹“有情人终成眷属”,一睁眼,就到了有着暴君统治的元代。它看见军师刘伯温为躲避搜查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月饼的丝丝香甜让圆圆的月亮睁开双眼,结束了这个光怪陆离的梦,它揉揉眼睛,嘴里发出还没睡醒的哼唧声。偷偷从乌云的臂弯中露出泛着水光的桃花眼来,看见今年的月饼不再像往年一样有华丽贵重的包装,更加简约小巧,应该是要提倡环保所以减少了过度的包装吧。五仁,豆沙,莲蓉的平价月饼依旧出现在许多中老年人手中,只是不知道那些哥哥姐姐手里漂亮的麻薯咸蛋黄,抹茶冰淇淋,法式乳酪的月饼究竟是什么味道?看着看着,口水就流了出来,引得乌云轻笑出声。月亮红着脸擦掉,又轻打了一下身边的云,转过身去不再看它。
        看着人们阖家欢乐,脸上的笑容并不因为连绵的雨减少而分毫。它自己也笑了。
         回头叫着不远处的吴刚“今夜就别再砍那桂花树啦,反正它也砍不倒,来陪我看看他们过节,过了今夜再砍也不迟啊。”声音黏糊糊,软绵绵的,就像热可可里甜甜的棉花糖。“有什么好看的,这中秋,早就没有了从前的热闹。”吴刚说着,却还是来到了月亮身边。“是啊,我还想看他们燃灯,观潮,玩花灯。享受他们的祭月和赏月,看他们烧斗香,烧塔,舞火龙。明明前些年还有小孩儿嚷着要把兔儿爷送给我的。”月亮小嘴儿翘得老高,清澈的眼睛里蒙上了一层水汽。
        乌云见状,腾出手来摸摸月亮的头,“什么前些年啊,那都是几百年前了吧。刚刚还好好的,这又是怎么了?”吴刚无奈的笑笑,又坐得近了些,“哪怕没有了许多习俗,但他们还是一样的幸福美满,这不就挺好的吗?”月亮想了想,虽然没了热闹的集会,却也没少人们的欢笑,这不就好了吗?只要一家人团圆,怎么过节不是过呢?随即又绽放了笑颜。吴刚与乌云对视一眼,皆是对着这个长不大的小家伙笑得宠溺。
        庚子年八月十五,月亮不在了,地上的小儿在玩闹之余向妈妈提出疑问“今年怎么没有会发光的月饼?”妈妈告诉他,月亮被那狠心的乌云挡了去。而此刻,我们的小月亮,正在乌云的怀里,和那吴刚嫦娥笑得开怀。

                                                                         高二五班
                                                                          张紫炫
本站导读:
(一)更多分享与交流
请关注公众号“智慧学史”,或QQ群:3451268
(二)关于积分和求助
1、会员可通过每日签到宣传推广、分享资源、互助问答等免费获得积分和金币。
2、求取资源、获取帮助请到“问答广场”发帖。
(三)版权申明
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站网址(www.zxkcw.com)。
2、本站会员分享资源,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争议,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zxkcw@qq.com,我们核实后将及时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智学课程网

官方公众号

管理员微信

全国服务热线:

18883312668

运营中心:重庆市江北区、广东省惠州市、江西省赣州市

QQ群:3451268

Email:zxkcw@qq.com

Copyright   ©2020-2023  智学课程网  Powered by©zxkcw  技术支持:圆月科技     ( 渝ICP备1400807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