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往知来-- 中共党史百年回眸 (网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百年。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把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鲜明特征;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庄严使命。 一、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天辟地 中国共产党创建于1921年7月23日。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纲领规定了党的名称、党的奋斗目标、党的基本任务。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斗争(1921-1923年)——初露锋芒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都以主要精力从事工人运动。 在党组织的发动和领导下,中国工人阶级的觉悟很快得到提高,工人运动开始出现蓬勃兴起的局面。从 1922 年 1 月开始,到 1923 年 2 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前后持续时间达 13 个月之久。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锻炼了工人阶级队伍,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在全国的政治影响。 三、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国共初合 国民革命,也被称为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之间,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的大革命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大革命是一场以工农民众为主体的,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在前期都曾积极参加的人民革命运动。它以与辛亥革命完全不同的形式和规模,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掀起了翻天覆地的狂飙,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使民主革命思想在全国范围内得到空前的传播,产生了巨大革命影响。 四、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星火燎原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建立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随后,党领导红军以异乎寻常的坚强毅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五、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年)——中流砥柱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妄图蚕食鲸吞。1937年7月,日本进一步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的纲领,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道路。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人民武装深入敌人后方,发动人民群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抗日民主政权,根据地军民逐步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党领导敌后军民坚决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并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妥协逆流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六、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改天换地 1946年6月底,国民党统治集团,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挫败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并转入战略反攻。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踊跃支援前线。国民党统治区掀起的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运动,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路线。党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立新中国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七、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固本培基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中国历史从此开始了新的纪元。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愈战争创伤,调整旧中国的经济结构,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在党的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大规模地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我国今后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各方面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十年探索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历了艰辛而曲折的探索过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起来,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初步成型;由于新中国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1957年左倾错误抬头,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困难。60年代初,中共中央及时调整国民经济,纠正左倾错误,到1965年经济调整基本完成。文化上,“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建国初期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原子弹等尖端科技取得突破,国家科技事业长足发展。 九、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危中有机 “文化大革命 ”的发生,有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的社会历史原因。尽管十年间,国民经济遭受较大破坏,但在科技和外交上的成果非常突出,如氢弹、“东方红一号”卫星、杂交水稻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70年代初,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正常化,都为后来改革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十、徘徊中前进的两年(1976.10-1978.12)——两年徘徊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实质是要坚持“左”的领导;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解放了思想,为以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1977年,恢复高考,高等教育迎来发展的春天。 十一、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翻天覆地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抉择,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纪元。 40年来,中国共产党无惧风高浪急,无畏艰难险阻,聚精会神搞建设,卯足干劲谋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奋力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1 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大踏步前进、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的40年,是成功从低收入国家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的40年,也是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着提升、实现历史性跨越的40年。 2 经济结构实现重大变革,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结构调整贯穿于经济发展的40年,是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的40年,也是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的40年。 3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供给能力实现从短缺匮乏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基础产业从发展瓶颈转为优势支撑的40年,是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跨越发展的40年,也是供给能力迅速提高、供给质量优化提升的40年。 4 对外经济发展成绩斐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逐步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我国积极把握全球化机遇、纵深推进对外开放的40年,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的40年,也是我国深入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40年。 5 科技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发展新动能快速崛起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我国科技事业长足进步的40年,是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40年,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持续推进、发展新动能快速崛起的40年。 6 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全体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生活水平显着提高的40年,是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加快迈进的40年,是脱贫成就举世瞩目、世界上最大保障安全网不断织密兜牢的40年。 7.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不断丰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先后写入党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丰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