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学课程网

标题: 叶澜:教师不静下来,怎么反思、怎么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391797    时间: 2020-11-14 20:04
标题: 叶澜:教师不静下来,怎么反思、怎么发展?
叶澜,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

教育的目标是成人,成就人。教师从事的事业是育人,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其全部的人格,而不只是“专业”。
长久以来,人们对教师的认识上的一个偏差,就出在不把教师看作创造者,仅仅把他当作知识传递者。
教育的魅力不只是要求好教师,而是每个教师都要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求你去创造。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是创造生命发展的魅力。

01教师的使命不断变化,不变的是教师始终须对人一生负责任 今天教师的使命就是使学生能够适应这个变化的时代,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现他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及对这个社会尽一个公民的责任。


每一代的教师都会面对一个时代对教师使命的新要求,但教师使命也有一些不变的内容,那就是教师的事业始终是对人的一生负责任的一个事业。


你给学生的东西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是促进了他的发展还是阻碍了他的发展,教师要经常自问。尽管学生不完全被教师所左右,但教师的教育会成为一种力量,可引导人前进和向上。


一个教师有可能对儿童、青少年,对某一个人的发展变化留下深刻影响,让他在每一个前进的重要的时刻会想到这位老师。这样的教师,就是在真实的意义上成了一位教师,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技能的教学者。

02
教育的魅力,应从创造中去寻找


长久以来人们对教师认识上的一个偏差,就出在不把教师看作创造者,仅仅把他当作知识传递者。比如,教师上语文课,他的任务被认为就是教识字、读书、写字……教师往往也不把自己的工作当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故而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马克思讲得很深刻,只有创造性的工作才会有尊严。


今天我们特别强调认清教师的工作性质,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者,他跟孩子一起创造他和他们的每一天的学校生活,也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作创造。教育是丰富人生的很重要的工作。


教师的创造还表现在“转化”上,他把人类的精神财富转化成学生个人成长的精神财富。这个转化也是教育的独特挑战与魅力。


教师的创造性还表现在促使学生精神世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这样培养出来的新生代,就会与他的上一代不一样。这种代际传承与发展,本质上是把人类的知识与技能、精神,转化成个人的能力和精神的内存。


这些东西内化在每一个不同的个体之中,而后,又会在社会实践中转化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创造力。


我觉得教育事业和教育的魅力一定要与创造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教师,如果只要求自己像蜡烛一样,成天勤勤恳恳地埋头苦干,以牺牲自己作为职业高尚的表达,而不是用一种创造的智慧去激发学生心中的精神潜力,那么工作对于他来说只有付出没有魅力,也难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


教师的魅力在哪里?就在于创造。它是一种直面人的生命发展的创造。这里面有“转化”的创造,教学工作自身还需要创造,从长远意义上,教学让每一个生命具有创造的力量,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创造的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


03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远远不够!

近十多年来流行的一个看法:那就是把教师看作一种专业。教师专业化最早是美国提出的。简单而言,有两个不同的目的:一是为了改变教师地位,因为只有作为专业人员才能提升社会地位。二是为了作为一种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的提升。


现在许多人喜欢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我觉得不够。我不单提“教师专业发展”,我提“教师发展”。


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我们不怀疑。问题是,只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是能造就一个合格的乃至优秀的教师?教师自己作为一个全人的发展,也可能被忽视了。


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其全部的人格,而不只是“专业”。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呈现你是谁,学生也在判断你是谁。学生对你有敬意或瞧不起,反抗或喜欢,都不是仅仅因为你的专业,而是因为你的全部人格。


当然,没有专业是不行的,没有专业你连讲台都站不住。但是仅仅有专业,肯定也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教师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教师必须对自身的发展有认识,其中包括他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对教育责任的承担。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青少年,面对的是活蹦乱跳的成长中的生命,要有一种责任担当。学生的生命既是最柔软的,又是最脆弱的。有些东西一旦被打破了,很难再重新变得完美。所以青少年时期,教师留给他们的,会对其一生的发展有影响。一个人一辈子能够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他的幸福。


在中国古代,教师受敬重,排位在天地君亲之后,也属“圣”之列。孔子就被称为“孔圣人”。孩子上私塾要向圣人、老师叩拜。对教师还有道德方面的高要求,那就是要“为人师表”。

04
我不赞成把“应试”与“素质”对立的提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有道理的


道理在哪里?古代的文言文,它是古代文人对世界及自我认识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有很深的道理,也不同于口语。教书先生要孩子去理解,但孩子又缺少生活的体验和经历。为了将来考科举,学生又必须懂这些,那怎么办?就是你跟我读呀,背啊,多读几遍,内在的联系就慢慢浮现出来。这种方法是在独特教育背景下的产物。古代对教育的理解,是以记诵为主的,是记诵之学。


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到了近现代中小学教育还是如此强调记、背标准答案?近代科学知识大发展,大分化,出现学科化了。学科知识且成了人类共同的知识,而不单单是地域的。当科学成为一种强大力量的时候,当科学分成了很多学科以后,这些知识就成了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并被认为对他将来的生存有用,基础教育就成了儿童为未来人生作一种准备的事业。


如何让学生达到对知识本身的记忆,熟练掌握其方法、技能,就成了学科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往往因被自己的学科所占有,而忽视了教育人的任务。近代的教育学,大量强调的是把教育看作人类知识的传递,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现在必须对教育这个概念有一个新的理解。


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事业,作为教师,首先要自己像人一样地活着,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种使其成为人的影响。自己活得像个人,并不是说像一个圣人,而是说你很真实、很努力、有信仰,你在为这个信仰践行。


教师也会有缺点,有时候也会有冲动,但只要你是真实的,你会冷静下来,孩子也会理解。所以我觉得跟人打交道,一定要做真人,不要去做一个假的人。


“只育分不育人”是个太简单的事情。我觉得把“分”和“人”对立,是一种绝对两分的思维方式。抬高了“分”,把它与“人”等而视之,这是大误。


其实教师真正的能耐是在育人的过程中,不难达到所谓的“分”的要求。如果有学校或教师宣称我只“育人”不“育分”,这不仅荒谬,家长也肯定不放心。因为现实世界不可能同意这样的观点:你教的学生考试是考不好的,然而你是个好教师。


我一开始就不赞成把“应试”与“素质”对立的提法,这是两极化思维方式的产物。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改革的目标,往往难以实现。教育不可能脱离现实的社会和当前的需求来完成改革。改革是一种超越,而非简单的否定。


面对“育分”的畸形现实,我的回答是“育人”肯定能使他的“分”也上去,但“分”绝对不是教育的唯一目标,更不是终极目标。


05不能把基础教育改革的希望,全都寄托到高考改革上

我对长期以来批评“高考指挥棒”也有自己的看法,好像把基础教育的一切问题,一股脑儿用“高考指挥棒”造成的就能解释或解决;想用管住“出口”的方式,来改变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这么长,他小学一年级与“高考指挥棒”之间有什么直接关系?


高考的改革,不管是选拔式的还是鉴定式的,总归要通过测试。你不能把教师应承担的教育改革的责任,都交到改革高考方式、方法上。承担高考改革与承担中小学教育改革是两个不同的主体群,尽管这两件事相关,但他们各自承担的责任不能替代。


影响教育全过程的因素很多很多,绝对不只是高考出什么试题的问题。所以我说,我们可能抓错了源头。孩子从小到大要长十几年,孩子进小学的时候离高考还遥远。


如果我们只强调高考改革了才能改革基础教育,这种说法会带来什么呢?中小学教师、校长可以说:你高考还没改好,我改革了会对不上你的高考,所以我没办法改革!其后果是中小学教育责任的承担者,可以对一个漫长的教育积累变化过程不着力去研究和承担责任,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也为不改革找到了很好的理由。


我不是说高考不要改,要改!要指出的是,不能把基础教育改革的希望全都寄托到高考改革上。


另外,我们的教育,或强调德育,或强调体育,就是不善于在整体综合的教育活动中培育整体的人,用丰富的教育活动去培育多方面发展的人。


我们习惯于把一个一个教育活动剥离开来,它本身就违背生命的真实存在状态。生命是不能割裂的。人在参加体育活动时,未必就是只有手和脚在动,而脑子不动,也没有感情,没有喜欢不喜欢。这不成了机器人了?教育的难就难在这儿,它的任何活动都是综合的,你忘记了这一点,就一定搞不好教育。

06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持续发展的人

教育的魅力不只是要求好教师,而是每个教师都要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需求你去创造。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是创造生命发展的魅力。


当然,这里又要有学术,又要有人格。人格,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就是一个真诚。真诚是人格魅力的基础。不是说哪一种人格才有魅力,我是这样看的。


教育的魅力恐怕不仅仅限于教师已形成的人格与学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教师应是不断追求自己生命的发展和完善的人,在帮助别人完善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这样的教师在我看来可能是比较有魅力的。


我自己追求做这样的教师,这是一个与生命同在的无止境的过程。对人而言,我更关注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而不是首先关注职业。其实职业的规范总是比较死板的,真正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你应该是真诚的人,不断发现和创造的人。这样的人,一定会有魅力。

07真正的重建,是要对教学的基础性问题有一个把握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在《课程·教材·教法》杂志2013年第5期登载,很长,大约2—3万字。我觉得今天的课堂教学改革到了重建的阶段。现在可以说是五花八门,非常的丰富,多元是一件好事情,至少大家都在努力,都想有一些新的创造。当然也不乏只是为了提一些新口号而在那里摆弄的人。


我认为真正好的重建就要对教学的基础性的问题有一个把握。目前是有点杂乱的“丰富”,什么都在一个平面上呈现,恐怕还要梳理。要回到“教学是什么”这样一个根本的问题上去。我特别不赞成用“学习”来代替“教学”,也不赞成用“课程”来代替“教学”。


教师队伍建设,至少包括职前和职后。从职前来讲,应该有对教师职业的重新理解,即: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从合格到优秀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不可能一开始都以优秀教师的标准去要求。首先是有一个底线,高是无限的,越往高越个性化。


关键是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在这个理念的基础上再来提教师怎么培养,队伍怎么建设。


现在职前培养的问题很多,最大的问题还是对应把教师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没有认真想明白。


对师范生的培养,还有很多陈旧的观念,认为教师就是学点教学法,学点入门技巧,诸如普通话、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等,把这看成是教师的基本功。


“三字一话”是要,但只是技能意义上的,对什么是教师职业更为根本的基本功,教师是谁,应该有怎样的品性,他的生存方式有什么独特性,作为一名当代合格教师所应该具有什么等等根本问题,却还缺少深入的研究。或者说在对教师职业的价值、教师职业的特点还没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就在那里培养老师。


尽管说改革已很久,但是师范教育本身的观念改革恐怕远没有重视和认清。这种滞后就带来了整个培养方案设计中,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系统结构存在的问题。


此外,职前教育还应对教育的价值观、对学生的热爱,以及大学所教的基础素养方面,都形成一个较好的、可继续学习与发展的基础。职后再去补这些方面的缺失就晚了。


进入职场以后,真正促进教师的发展,是他对自己的实践,不断的研究、反思、重建,越来越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系统的、整体的、深刻的认识,知道怎么去做才是有意义和有效的。


加强教师在日常实践中的研究反思,不断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每个人的成长都要靠自己,靠外部是没有用的。外部只是一个影响,促进他,但是最终的变化,真正成长是个体的事情不是群体的事情。群体会成为一种力量,可以相互切磋,相互启发。但群体的教研研究活动不要搞形式主义,要真正地能够在研究当中实现共同发展。


对教师队伍建设有什么建议?我认为:教师的工作量、教学的工作量要减轻,学校的编制要增加。不能只是从效率的角度来规定师生比,要从教师有时间再学习、再发展的意义上,综合考虑师生比。工作量减轻了,他才有时间去思考,研究、讨论。现在的编制很满,班额又超员,特别是好一点的学校,常见五六十人一个班。稍微好一点的学校,教师工作排得满满的,负担很重。


教师也要减负。减负不是叫他不要研究,减负是要减少工作量,加强研究。每年用这么多钱搞多层次培训,但其中不少是重复式的培训,还不如把一部分经费拨到增加编制上,多增加一点编制,让大家有时间安排一点研修、讨论、学习。教师不是通过几次轮训就能成长起来的,关键是要使教师在工作中有思考,产生学习的需要,研究的需要。


我觉得教师教育亟需综合研究,要关注和提升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的质量,这个提升就是要把研究放进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去。教师教育的经费投入与配置要为此服务,而不是只当作外加的一项工作,割裂地去做。


我们更需要研究,要讲究对事情内在规定性的把握。这些都把握不好,不知道教师到底怎么成长,什么对教师的成长才是有利的,怎么能建设好教师队伍呢?


真的,我看学校中教师静下来的时间很少,这是一个问题。没有静下来他怎么反思,怎么发展?(来源:《中国教育研究》)


注: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会”





欢迎光临 智学课程网 (http://zxkc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