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学课程网

标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新变化 [打印本页]

作者: 一夜飞渡    时间: 2020-11-6 21:31
标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新变化
【作者简介】李卿,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编审,长期从事中小学历史教材的研究、编写与编辑,统编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责任编辑、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编者。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称“2017年版高中课标”)于2017年12月底颁布。2017年版高中课标充分体现了国家意志,引领国家历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指导各地各校进行课程改革和建设。国家课程标准属于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具有权威性。2019年9月,教育部根据需要,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通常情况下,课程标准修订的周期为10年左右。2017年版高中课标为什么很快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些新变化在教材中如何呈现及其所承载的教学任务是什么?笔者与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起进行探讨,并从教材编者的角度给老师们提供一些粗浅的教学建议。
(一)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需要在课标中进一步充实 国家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要与时俱进。
2017年版高中课标的修订工作从2013年开始,长达4年之久,其最后一次修改是在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2017版高中课标前言第一自然段旗帜鲜明地写道:“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部分,又明确指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这一轮课标的修订就是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指导下进行的。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党中央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作了再部署。国家针对教材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民族风格、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国家和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人类文化积累传承的成果等。这些作为新时代教材建设的新思想、新要求,无论课标还是教材都必须遵循。 在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劳动教育:“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习总书记这些重要讲话是对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所提出的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与目标。2020年3月20日,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20年6月,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已明确规定:高中开设劳动课程,劳动课设置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3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4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那么,历史教材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劳动教育的精神在历史教材中的渗透既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崇尚英雄、学习英雄、铭记英雄的时代呼声,需要在课标中进一步体现。
2015年9月2日,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的仪式上,习总书记讲道:“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2019年3月18日,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讲授中国历史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引导学生学习英雄、铭记英雄,自觉反对那些数典忘祖、妄自菲薄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自觉提升境界、涵养气概、激励担当。”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习总书记再次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英雄模范的表彰,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樸实的鲜明品格。……关心、关爱、关怀英雄模范,推动全社会敬仰英雄、学习英雄,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英雄人物和英雄精神一直是激励中华民族前进的宝贵财富,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始终是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素材。在历史教材中充分肯定英雄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
(三)教材编写和教学中的一些启示,需要在课标中及时进行调整 教育部于2017年8月16日启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工作。
教材从编写完成到试教试用再到各层级审查,历时2年。2019年秋季,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率先在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山东和海南投入使用。在教材编写、试教及送审过程中,专家发现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标中存在一些表述不严谨、逻辑不清晰的地方,还有因为新课标课程结构的调整导致某些重要内容缺失或不成系统的部分。经过认真研判,最终在教材编写时对此类情况进行了调整。具体调整内容下文有介绍,这里不再列举。 综合上述三种情况,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颁行后,不论是全国教育大会的新思想、新要求,还是国家所呼吁的时代精神,抑或是统编高中教材编写及各级送审工作,都对2017年版高中课标的指导思想、重要内容及表述等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及时对2017年版高中课程标准进行修订也随之提上了日程。从2019年9月到今年6月,历时近一年时间,经过高中课标组专家认真修改并经送审通过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最终公之于众。
    这种对新课标的修订,其实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00年,历次教学大纲的出台,几乎都是与教科书的编写相伴而生、同步完成的。人教社先后主持或参与拟定了2000年以前的历次中小学教学大纲,同时研究编写出版了11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在这个过程中,起草完教学大纲,便开始起草编写提纲,在编写教材中发现教学大纲有不完善的地方及时进行大纲的修改,待教材审查通过后,教材和教学大纲基本是同时公布,这就保证了教材与教学大纲的高度一致性。这次2017年版高中课标的修订,可以说是遵循了课标和教材编写的规律,做到了新课标与新教材的高度一致,是一种严谨求实的做法,值得肯定和高度评价。根据最新指导思想和教材编写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课标颁布一年多后就启动修订、课标出版两年多就完成同步修改落实,这是教育部门主动作为的结果。可以说,这是保持课标与教材高度一致、与中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的一种高效创新方式。这是否可以作为未来课标与教材同步修订的一种方式,值得进一步考虑、研究或制度化。比如,是否可以像20世纪90年代教学大纲的制定,第一版先标注“试用”或“试验”,待课标和教材试用或试验后再根据使用情况进行修订,即为“试用修订版”或“试验修订版”,之后经过试用、修订最后再到正式版。这个过程无疑是具有科学依据且符合编写规律的,既能够确保课标与时俱进,又能使课标具有相对稳定性。
   2020年高中历史课标修订,跟传统意义上的修改不太一样,它不是推翻重来,重新架构、重新设计,而是在2017年版高中课标基础上的修改完善,主要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的最新指示精神,同时将教材编写和教学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在课标中作相应的补充完善。此外,对于一些表述不到位或逻辑不清晰的地方也给予明确。鉴于此,这一版课标仍称为“2017年版”,但为了体现本次修订,在2017年版后增加“2020年修订”以示变化。为了便于教研工作者了解具体修改的情况,笔者将2020年修改变化的10个方面制作成下面的表格,供读者参考(见表1)。
          (, 下载次数: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