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学课程网

标题: 花好月圆中秋沁人心 [打印本页]

作者: 聋子听哑巴说瞎    时间: 2020-10-4 22:42
标题: 花好月圆中秋沁人心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因为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古时称为仲秋,又因处于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但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其实所有的朝代中,宋代是做出最大贡献的一个时代,因为在那个时代中秋节终于被赋予了“团圆”的含义。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现在,已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
        并且从汉至唐,诗人们纷纷吟咏了中秋之事,如《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其饼必圆,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日团圆节”。所以,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不太熟知的有关中秋节吃月饼的传说吧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一叶知秋凉,一岁又逢秋。 金秋时节望着皎洁的月光,想象着古人月下独上西楼,吟诗作对,举杯邀月;嫦娥奔月舒广袖,桂花飘香伴明月,不禁对中秋节更添一分敬意。
作者: 聋子听哑巴说瞎    时间: 2020-10-4 22:45
部分史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作者: 聋子听哑巴说瞎    时间: 2020-10-5 09:40
高2022级五班吴婷




欢迎光临 智学课程网 (http://zxkc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