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学课程网
标题:
《中国通史》第71集 两都巡幸
[打印本页]
作者:
..391797
时间:
2021-6-19 20:35
标题:
《中国通史》第71集 两都巡幸
解说词: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拥有两千多万人口,是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也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和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元朝时它的名字叫做大都。这是也曾是元朝时期的一座繁华都市,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境内的金莲川草原上,眼前的一切都那么破败,只有这几棵生命力顽强的榆树,带给这里一丝的生气。它,就是元上都城。两座城市,两样命运,一个家喻户晓,一个少人问津。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两座城市曾经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从公元13世纪起,元朝靠着这两座城市构建起它基本的政治制度,元朝的每位皇帝都有在这两座城市之间来回巡幸:春天,从大都北巡上都,秋天,从上都南返大都,如此反复,年年如此,大都和上都,两座都城,两座城,构成元帝国两大神经中枢。
这是公元1289年农历二月十七,元大都又一次从寒冬中苏醒,冰雪融化,春寒料峭。健德门外,百官齐聚,鼓乐齐鸣,一支庞大的队伍正准备由此出发,往北行进。队伍里最显眼的是四只大象牵引的象辇,这些忽必烈征战缅甸的战利品,成为了皇帝的坐骑。象辇用狮子皮包裹,四角插着五彩旌旗,每只大象背上各骑一位藩官,导引象辇前行。乘坐象辇的正是元朝帝国的皇帝忽必烈,随性的人员有护卫随从,后宫家眷,还有文武百官和文人墨客。浩浩荡荡的队伍从这一天开始,长途跋涉八百多里,前往元帝国的另一个都城—上都开平,在那里,皇帝将度过整个夏天,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两都巡幸制。那么,忽必烈为何不辞辛苦的两都间来回奔忙,将皇帝宝贵的精力消耗在这崇山峻岭和荆莽丛林之中?
在成吉思汗时期,大蒙古国并没有自己正式的都城,而是在怯绿连河、斡难河、土兀剌河三河之源建立起自己的统治中心——四大斡耳朵。直到第二任大汗窝阔台即位,即公元1235年开始,才在鄂尔浑河畔兴建哈剌和林城,作为大蒙古国的首都,此后,历经贵由、蒙哥两位大汗,均以哈剌和林作为大蒙古国的首都,直到主管汉地事务的忽必烈即大汗位,蒙古政权的统治中心才随之南移。
魏坚:元上都的建立应该说是由很多机遇造成的,一个是蒙古族强大起来之后,它需要南下漠南,在汉地进行统治,加上忽必烈身边有一群包括汉人、契丹人,很多不同民族的谋士、武将的存在,他们首先是要在接近汉地的地方集聚力量,要有一个活动的地方,于是,他们就在金莲川这儿,建一个城,忽必烈就让刘秉忠选地建城郭。
刘秉忠是忽必烈身边最重要的谋士,曾做过道士,后来出家为僧,他博学多才,通晓易经、天文、地理、律历、奇门遁甲之术。开平城的选址,在滦河的上游的闪电河畔,北面是起伏的山冈,东西是开阔的草原,每到夏季,水草丰足,遍地盛开金莲花,因此被金世宗改名为金莲川。
公元1256年,在刘秉忠的主持下,开平新城拓土动工,道士连坐法事五天五夜,并与王府官员前往各地,将金龙玉册投于名山大川,开平府很快建成。公元1259年,蒙古国大汗蒙哥在攻打南宋的过程中去世。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这里召开忽里台大会,宣布即大汗位,以建元中统,开平成了忽必烈统治的政治中心。开平城随之被扩建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皇城,一座宏伟而瑰丽的草原城市—元上都。
建成后的上都城由宫城、皇城、外城三城组成,外城和皇城为正方形,宫城略为长方形。外城的建设极具蒙古特色,城墙用黄土板筑成,北部是可供忽必烈涉猎游玩的皇家园林—御苑。南面则是官署和作坊区,这里还有按照蒙古旧制举行重大庆典宴会的昔剌斡耳朵。皇城内街道整齐,官署、寺庙、道观等建筑错落分布。东、西两侧有关厢,西关为商业区,街市繁华,东关近皇城,帐房错落有致,是前来朝觐的诸王安置部众的地方。
宫城位于全城的东南角,四角有角楼,东、南、西各开一门,城外有一平坦的广场,宫城内的建筑多以汉式为主。核心建筑是气势宏伟的大安阁,大安阁是用拆毁的宋汴京熙春阁的材料,依照熙春阁建造的。据说汴京拆下的熙春阁木材多达“万计”,通过水路和陆路运至开平,耗费极大。这里也是忽必烈临朝、议政、接见臣下和举行其他重大典礼的地方。
刘晓:他在建上都的时候,既结合了中原的都城的建设规划,又融入了蒙古草原的一些特色,所以上都是二元化的一个都城,当时的上都确实非常的繁华,而且有各种肤色的人,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当时都在上都,然后大家之间相互做买卖,包括其它的交流方式,应该是人非常多的,非常繁华的一个地方。
魏坚:建元中统1260年,中统元年,大元王朝是1271年,又过了十一年以后的事了,那么在这十来年当中,其实后来被称作上都的开平,实际上起着一个临时都城的作用。那个时候蒙古人正在四处征战,而且不断扩大地域,又声威显赫。但是他逐渐的安定下来以后,特别是汉地的统治,逐渐稳定的时候,忽必烈已经开始注意了这个整个国家这个体制的安定,汉地这一块经济的发展,对北方是有巨大的诱惑力的。所以你想发展起来,没有汉地这一块的经济,是搞不上去的,而且将来他的国家的发展,也是要靠这块地方的,所以他必须有大都来做一个都城。
大都的选址很快确定,那就是当时的燕京,府名大兴,燕京的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燕国古都蓟,在漫长的岁月里,这里一直是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到忽必烈统治时期,这里的名字早已从金中都恢复为燕京,忽必烈选择这里建立新都,还有另一层重要原因。忽必烈在开平登上汗位的一个月,他的弟弟阿里不哥也在部分蒙古宗王的拥戴下,宣布继任大汗,而在之后兄弟二人长达五年的汗位争夺战中,燕京成为了汉地粮草军马北上的重要军事驻地,由此也更加凸显了在汉地建都的必要性。
公元1263年,忽必烈正式定开平为上都,并在燕京营建又一个政治中心。元至元元年(1264),燕京正式命名为中都,然而,新的中都却无法在金朝中都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因为公元1215年,蒙古军地占领这里之后,金中都就已经残破不堪,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城市供水也存在问题。
刘晓:它(金中都)是靠西边的莲花池,水量并不大,就是不适合大都市以后发展的需要,最后当时选的是金中都的东北部位,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地方呢,这个地方本来有金朝的离宫,就是皇帝的离宫,而且水系很发达。而且这个离宫,像琼华岛,当时的琼华岛在建设都城之前,就已经做过一些修缮,以这个为中心点向外拓展的话,就非常合理。
琼华岛,位于今天北京的北海公园,这里原本是金代的一座离宫,岛上建有著名的广寒殿。公元1261年,忽必烈下令重修琼华岛上的广寒殿,元帝国的新都建设开始准备了。广寒殿曾是整个新都的制高点,建筑金碧辉煌,殿上既可以远眺西山,也可以欣赏都城的美景,只可惜这座辉煌的宫殿后来在明万历年间坍塌,从此无迹可寻,只留下一支忽必烈曾经用过的巨大酒缸,存放在北海团城的承光殿中。这个名为“渎山大玉海”的酒瓮,成为大都营建的历史见证。
至元四年(公元1267),忽必烈下令兴建中都新城,至元八年(1271),蒙古国正式定国号为“大元”,至元九年(1272),忽必烈又命名中都新城为大都,大都新城正式作为京师进一步规划营建。至元十一年(1274)正月,忽必烈御正殿,受诸王百官朝贺。
元大都承袭了元上都宫殿、皇城、外城三重城垣的布局,它的总设计师仍然是刘秉忠,设计理念主要来源于《周礼·考工记》,呈正方形,每边长九里,各有三门,城中有纵横交错的宽广大道共九条,大都的设计还严格遵循了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整体布局。在今天的北京城可以见到的元大都遗址已经非常有限,然而对于元大都有着二十多年研究的王岗研究员告诉我们,忽必烈当年下令营建的大都城规模应该非常宏大。
王岗:这儿就是元大都的城墙遗址,当年修建大都城的时候,主要还是以这种土城墙为主,现在咱们这个位置,大概是在肃清门的位置,就是元大都城的西城墙的靠北边的这个城墙的城门,原来的城墙非常高,非常宽,宽和高的比例大概是三比二,文献记载,叫城方六十里,规模已经是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北京的都城当中规模最大的。甚至比明朝修北京城的城墙规模还要大一些。
元大都的外城城墙由黄土夯筑,底部较宽,逐渐收窄,宽、高、顶的比例为3:2:1,为应对大都多雨的夏季,城墙设计有多处排水设施,城墙上还曾盖有苇衣,整个大都城墙周长为28600米,城墙四周共开城门11座,这些门的命名取义按五行方位或有关含义而定,东、西、南各三门,只有北边开健德门和安贞门,这样设计曾让人们困惑不解。
陈高华:元代好多写诗都提到,大都城市哪吒城,就是三头六臂,三个脑袋,南边三个门,六臂,东、西都三个门,这就是六臂,两条腿属于北方的两个门,它是按照哪吒传说来设计的。可能跟当时人认为哪吒是一种保护神有关系,所以他大都设计成象征是哪吒的形象,搞了十一个门。
王岗:阴阳学说当中单数属阳,双数属阴,那么北面的城门,它因为是属于阴的这一面城门,所以宋朝是四个城门,元朝是两个门都是双数,这是不错的,从体制上来说,就是它体现了中国古代阴阳观念,在都城建设中的体现,这是一种说法。这种说法正好和传说当中的哪吒的形象吻合,三头六臂两只脚,刚好是这么一个形象,所以当时元朝人在作诗的时候,就提到大都是一座哪吒城,这是一种等于是传说和现实的都城体制的巧合,或者说是一种传承当中的一种偶然相合的因素。
宏伟壮观的大都城历经二十多年才全部建成,整个大都城坐北朝南,以积水潭东北岸的中心台为基准,对称展开,中心台方幅一亩,是刘秉忠实测出来的全城平面布局中心点。南侧有石碑刻有“中心之台”四字,以南至旧金口河(今东西长安街),向西尽积水潭的距离为半径,向东、北两侧对称展开,以确定全城的四至,这在中国的都城史上是史无前例的。然而中心台虽然是全城的中心位置,却并非皇城之所在,而是设置了元代人们生活中更为重要的两座建筑—钟楼和鼓楼。
王岗:钟鼓楼在元大都的时候是整个城市的中心,这种规划设计是从元代开始的,它是一种当时人对于整个城市的一种观念的体现,就是社会的发展,应该按照自然的发展,按照天体运行的发展的规律来运行,它是这么一种理念。所以当时他把这个天,实际上和天相关的钟楼和鼓楼放到而来全城最重要的位置上,甚至于比皇权还要高。
元大都的皇城和宫城与今天的北京城有所不同,皇城由以太液池为中心的三大建筑群组成,北面还有御苑,整个皇城水系环绕,而宫城的面积,则没有今天的紫禁城那么大,它位于皇城的东部,处于全城的南北中轴线上。宫城的主要建筑分南北两大部分,南面以大明殿为主,北面以延春阁为主。大明殿是朝廷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凡皇帝登基、元旦、庆寿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大明殿后面为延春阁,阁下称延春堂,是举行佛、道等宗教仪式和宫廷宴会的地方。
在今天的北京城,胡同已经成为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符号。很少有人知道胡同一词,原本就是蒙古中对于水井的称呼,而此前,中国都城的设计多数都遵循着坊市制的规则进行设计,高高的房墙内是人们的居住区,而商业贸易区则专门设置,这一格局直到北宋时期才被打破。而元大都在一开始就完全破除了坊墙的设计。
王岗:蒙古游牧民族对商业的发展是特别重视的,对于城市坊墙的束缚,他是肯定要破除的,但是另一方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政治方面的考虑,一个就是说居民的活动,没有什么隐藏的地方,再一个他镇压民众的反抗就会很容易,同时大都城也开始作为一个都城的格局的变化,就是从坊里制度向街道四合院制度转变的过程。现在的北京的的东西城当中,很多的胡同和四合院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旧的格局,基本上没变。
宽阔的街道,交错的胡同,带来了人们前所未有的便捷沟通,交易变得异常便易,这里常年居住着四五十万人口,来自天南海北,说着各种方言的商贾、雇佣军人、旅行者、外交使节、传教士,匠人云集于此。波斯、阿拉伯和高丽的商人们,把马匹、人参、麻布等贩运到大都,再把各种日用品、纺织品和书籍等贩运回去,元大都成为了一座中世纪的国际大都会。
然而,这一切的正常运转都源于元大都一项重要的规划设计,那就是水系。元朝的水利建设在中国历史上可圈可点,著名水利学家郭守敬不仅勾划出了元代水利的大格局,也一手编织了成就大都繁荣的水网。
王岗:这个高粱河的水系呢,包括大都城里的用水,包括咱们现在通惠河的漕运,从通州往大都城运输各种物资,都是走的这个水系,所以当时从江南过来的船,可以通过运河一直运送到积水潭水域来。这是咱们通惠河的一个闸口,在元代的时候最初修的是木闸,木闸修完了以后呢,时间长了就朽了,朽了以后就改成了石闸,石闸到现在七百多年了,这个石闸现在保留还非常好。京杭大运河、包括会通河,御河,它那河上都有这种闸。
金水河、太液池构成了宫苑用水系统,而高梁河、海子、通惠河构成的漕运系统,遍布城内的水井则满足城内居民的生活用水,大都立体化的供水体系不仅满足了几十万人的生活所需,也成就了大都各种货物的舶来运出,成就了南北文化,乃至世界东西方文化的沟通融合。
而此时的元上都也已成为了当时中国北方最繁荣的经济中心,这里有发达的手工业作坊和商业交换市场,也是由内地向岭北行省集运粮食和其它物资的最大转运站。这里是草原丝绸之路的起点,以上都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驿道上,是行色匆匆前往上都朝觐元朝皇帝的外国使者,以及波斯、缅甸、印度、尼泊尔、意大利等国的学者、高僧、商贾、工匠、艺人,与他们擦肩而过的是上都派往欧洲和亚洲国家的使节。元大都,元上都,元帝国的两个都城都成为了当时世界瞩目的国际大都市。
自忽必烈始,元朝皇帝每年就在这两座都城之间来回巡幸,轮流办公,处理国家大事,这一制度被称为两都巡幸。
陈高华:当忽必烈开展造大都城的时候,中亚一带的一些蒙古贵族,专门派人来责问他,说我们蒙古人从来就是过着草原的生活,你为什么要在这里建立一个大都城,你自己就不回到草原上去,这很典型的反映了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跟忽必烈政治理念上的一个冲突。按照大多数蒙古贵族,成吉思汗的子孙来说,他们认为在草原上过游牧生活,是他们的传统,是他们的理念。
魏坚:说你是一个蒙古子弟,我们用的是草原的这套管理制度,你就用汉家礼仪、汉家制度,这套汉家东西,你违背而来祖宗的家法,这是不可以相融的,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所以他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我把一个都城留在蒙古高原上,留在草原地带,一来可以笼络这些对他不满的蒙古宗王,二来他也有了一个统治北方的一个根据地。
对于草原民族而言,逐水草而居,是传统的生活方式,即使在取得了政权之后,他们也常常实行一种叫四季捺钵的制度,按照季节的变化来变化营地,同时处理政务,训练军马。从蒙古人时代,一直到蒙哥汗时代,依旧保持了这种制度,直到忽必烈在开平兴建了都城,蒙古国的政治中心才在真正意义上确定了下来。
魏坚:忽必烈不能放弃上都,而且上都从心里上来说,是他的龙兴之地,所以后来那些个好多蒙古的皇帝继位,一定要跑到上都去,至少有六个皇帝是在上都继位的,那是正统。所以这几样东西加在一起,决定了忽必烈要实行两都巡幸。即保留了北方民族这种基本的习性,另一方面呢,他又保留了一块地方,政治、军事和经济的需要,所以他每次去的时候,有人把它看成一个夏宫,是一个避暑的地方,那不是。
就这样,两都巡幸从忽必烈开始成为了元朝历代皇帝重要的任务,每年隆冬刚过,浩浩荡荡的队伍都会从德胜门出发,沿着固定的路线前往上都,到了秋天再从上都返回大都。皇帝巡幸出发的日子更像是大都和上都的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起在大都,六月十五日起在上都,都要举行盛大的迎佛仪式和游行活动,称游皇城。皇帝和后妃、公主、贵臣、近侍全部穿着华丽的服装,坐在彩楼上观看表演,富人商贾争相拿出珍藏的珠宝、奇玩互相夸耀,游行队伍首尾长达三十余里。参与仪式或游行活动的有五千人,所穿衣服和所饰道具均由朝廷发给,队伍因此显得鲜丽整齐,可谓“珠玉金秀,装束奇巧”。往来两都之间的巡幸线路有四条:驿路是一般官员和商人等走的主要通道,设有11个驿站。东路有两条,一条专供监察御史和军队使用,另一条是皇帝的专线,也称为“辇路”,西路皇帝南返大都的路线,也称东出西还。
从事考古研究的魏坚教授,正带着他的学生们进行一次实地考古,他们出发的路线基本接近于当年元朝皇帝北巡上都的路线。魏坚教授曾经在二十年前全程参与了元上都的考古发掘,他特意将两都巡幸的遗址设置在了此次考古研究的线路上。
魏坚:目前我们所在的遗址就是河北沽源的小宏城子古城址,这个是元代的察罕脑儿行宫所在地,这是东西御道上来合围的地方。所以你往回翻还是往上走,都要在这儿合拢,除了正中央中心偏北的地方,就现在我们看到蒿草里面高出来那一块—大殿,而且明显地看出前面一块后面一块,就是元朝在中国这种宫殿的前朝后寝式的这种建筑,前面是朝堂,后面是住人的地方。一般是工字型的,中间有一个亚腰,细一点,然后前面一个大殿,后面一个大殿,所以这是一个主要的殿址。
巡幸线路的行营,多设在这样水草丰美的地方,既可以驻足渔猎稍作休整,又可以在行营处理政务。皇帝巡幸两都,中央机构主要长官也需随驾,议理朝政。一些重要的衙属,在上都均设有分支机构,他们有近半年的时间在上都避暑理政,只留中书平章政事、右(左)丞居守大都处理庶务。
魏坚:过去人们认为是马上打天下,马上治天下,其实元朝本身它自己,好像是武功比较强盛些,但是他们对这个文化并不摒弃,对这些文人非常友好,而且也经常把他们收在帐下,为他们做一些诗词歌赋这些东西,特别是两都巡幸的时候,叫扈从诗人。现在那些诗,扈从诗,有专门的集子,那描写的非常清楚,所以我们通过这些扈从诗,了解好多元代的历史。
从各类文献资料统计显示,有关元朝上京纪行诗近千首,主要就是描写皇帝巡幸驿路的风光景物,这些诗歌中,虽难有今人熟知的传世之作,却成为了研究元代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此时的上都城水草尚未青绿,但随着皇帝巡幸队伍的到来,这里很快便会热闹起来。军队安营扎寨,人们开始为上万人在这上都半年的生活、贸易做着准备,草原上的各路宗王、西亚和欧洲的使节们都已经在前往上都的路上。
魏坚: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元上都外城西北角,再往西北方向一公里左右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龙岗的一部分,叫哈登台敖包,偏北、偏西点的地方,我们管它叫西山敖包,敖包下面就是著名的元代的两个粮仓之一,万盈仓,那么另一个仓房,就在东面,叫广济仓。它的布局和万盈仓的布局完全一样,也是存放粮食的地方。北边的小山包下面这一块,我们调查发现了两处兵营,指挥系统、仓储系统、居住的系统,房子一排一排非常整齐,跟咋们现在排的房子一样,我们当时算了一下,如果每间房子住四个士兵算的话,大概可以住八千人,而上都当时两都巡幸时候的卫戍部队,连汉军带蒙军,大约有两万人。
冷冷清清的上都城很快便成为了十万人聚集的大都市,各国贸易在这里展开,一年中最为隆重的祭祀、宴请、岁赐、议政等活动陆续在上都进行。在今天的元上都,还有一处被称为羊群庙的祭祀遗址,这里出土的几尊石像,曾见证了上都隆重的祭祀仪式。
魏坚:羊群庙遗址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当年是因为这个地方有盗墓的现象,我们来处理盗墓的现象来的,结果来了后一挖才发现,前面出来四尊,有三尊是没有头的,其它都完整,第四尊只有脚跟前一部分了,不完整了,一共是是尊汉白玉的石雕像。而这个地方呢,又恰恰是在元上都西北,大概35公里远的地方,从元史里边记载的在元上都西北70里地,是元朝皇家祭天祭祖的地方,那正好是这个地方,每年的七月初七和七月初九,他们这个黄金家族,帝王之家要来这儿祭天祭祖。
隆重的祭祀之后便是上都一年一度的诈马宴,这不仅是一场隆重的宴会,更是蒙古王室贵族们商议帝国朝政的重要聚会,宴会之后,庞大的巡幸队伍就将从上都返回,前往元帝国的另一个政治核心—元大都。
正是因为这每年的一次往返,元朝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就发生在巡幸两都之间的路途中。
公元1323年农历八月初四,英宗在结束上都巡幸后启程南返大都。当天夜里,扈从队伍刚刚抵达西道第一站南坡扎营,即发生震惊全国的“南坡之变”。以御史大夫铁失、英宗两位怯薛长失秃儿、也先帖木儿为首的贵族官僚,发动军事政变,杀死英宗皇帝及其亲信大臣。
公元1328年,元泰定皇帝去世,一派贵族官僚在上都拥立泰定帝之子为帝,另一派则在大都拥立元文宗图帖睦尔,双方为争夺皇位展开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战火一时遍及黄河以北广大地区。“两都之战”持续将近一年,最后元文宗获胜。在此期间,元朝还一度发生过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三个都城同时并存的现象。
公元1307年,新即位的武宗在两都之间的要道旺忽察都行宫建立新的都城。
魏坚:公元1307年,海山从漠北南下,在大都继位,后来史书叫做元武宗,武宗继位之后,很快就下令,在旺忽察都之地创建中都,旺忽察都是哪里呢,就现在我们中都所在的这个地方,过去是两都巡幸过程当中的一个驿站。当时大臣们都反对,但是武宗执意要做这个事情,大都也罢,上都也罢,都跟他关系不大,而且那些地方盘根错节的这些势力,甚至有的是敌对势力,对他都是不利的。他需要有一个自己的根据地来扎下根来,以图发展,可能因为这样一些原因来建中都。
武宗在位四年,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建造繁荣中都城并未完全建成,近年的考古发掘使中都城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中都的规模要小于大都,大于上都。整个城市分外城、皇城与宫城三部分,但不同的是,中都最核心的宫城位于整个城市的正中央,符合都城建设的传统布局。
公元1311年正月,武宗去世,其弟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他立即下令停止中都城的营建,中都建制,实际上仅存在了两年零十个月,成为元代都城建设史上转瞬即逝的插曲。
元朝的历史就这样在皇帝的两都往返中落下帷幕,上都城维持了九十九年。公元1358年,刘福通系的红巾军挥师北伐,攻克上都,一把大火,将这座积百年之力繁荣起来的塞上城市及其宫殿化为灰烬,元朝两都巡幸制自此停摆。
宫阙残破,荒草萋萋,繁盛一时的上都城从此长眠在大草原上,往日的繁华终成追忆。
十年后,公元1368年八月初二,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带兵北上,攻占大都,更名北平,中国历史又一次改朝换代。
元朝实施近百年的两都巡幸制彻底终结,然而,元朝的两都巡幸制对于巩固元朝政权,稳定局势,加强汉地与蒙古的联系,促进蒙汉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交融,都曾起过重大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元大都,这座曾经的国际大都市,来自全世界的各色人等汇聚在这里,进行各种交易和交流,七百多年过去了,北京城长盛不衰,举世瞩目。什么是盛衰?什么是兴亡?什么是大浪淘沙?大都,上都,两座城的命运进行了形象的诠释。
欢迎光临 智学课程网 (http://zxkc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